近代天津教案(火燒望海樓)前後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駐足小站看歷史


1870年6月21日(同治九年),在天津望海樓教堂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教案-天津教案。涉案的主要相關人員是天津望海樓教堂的天主教徒和當地的民眾,清朝被迫處決人犯8人,流放苦役25人,賠款40萬兩。


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教堂怎樣進入清朝。有清一朝,封建專制發展到極點。為了方便統治階層管制百姓,清朝對內長時間施行閉關鎖國政策,斷絕與外界的聯繫,對外將不聽指揮或議論朝政之人殘酷打壓,致使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

隨著鴉片戰爭的戰敗,清朝的“大門”被列強硬生生的轟開,許多外國文化也隨之傳入其中,而教堂文化也正式進入中國, 天津教案的背景 教堂最開始建立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區,用於吸納群眾,成為自己的教徒,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在當時的清朝有很多無依無靠的孤兒,為了收納他們,把其培養成當一名合格的天主教徒,天津望海樓教堂建造了育嬰堂。

1870年(同治九年)4、5月間,天津發生了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份,天氣酷暑炎熱,瘟疫疾病大肆流行,天津望海樓教堂的育嬰堂有三四十個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百人到墳地圍觀,挖出孩子的屍體查看。民間就有傳言說“外國教徒以育嬰堂為藉口,實則是為了把嬰兒殺死,當成藥材”這等荒謬謠言。 隨著謠言進一步傳播,越來越多的不清楚狀況的百姓也參與聲討大軍中。



1870年6月20日,一名叫武蘭珍的匪徒供出他和教民王三,望海樓天主堂有關聯,這徹底激怒了民眾。民眾們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

天津知縣劉傑帶人犯武蘭珍去教堂對質,但沒有發現教堂有王三這個人,也對不上武蘭珍的口供,“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事實證明兒童失蹤綁架案跟天津望海樓教堂無關,人們被誤解了,可是當時群眾已經分辨不清真假,不認可這個答案。

天津教案的過程 數千人群眾包圍天津望海樓教堂,教堂教徒和周圍的人發生口角爭紛,雙方甚至大大出手,局面一度混亂。

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要求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派兵鎮壓,但沒有得到很好的答案。前往教堂路上碰上了知縣劉傑,與之理論,對其不滿意,怒而開槍,打傷了知縣的遠房侄子劉七,民眾憤怒之下先殺死了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還焚燬瞭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位於教堂旁邊的法國領事館,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一直持續了3小時。



1870年6月24日,外國軍艦來到天津,法、美、英、德、俄、比、西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其中以法國為代表要求清朝處死仇外最兇的陳國瑞將軍以及天津知府和知縣並給予七國賠償。在當時清朝官員認為身為大國不能退讓,寧可與其一戰。

而以曾國藩為首的大臣則認為清朝現在只是一個紙老虎沒有實力,無法與之抗衡,應當妥協,以退為進, 最後清朝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賠償白銀四十六萬兩,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併發布《諭天津士民》,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

“冀終歸於一命一抵了案”一命換一命,在10月19日處死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剩下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等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 天津教案的影響 自此事後,清朝各地百姓對教堂產生了不信任感,此後也多次發生教堂事件。


夏目歷史君


“火燒望海樓”又稱天津教案。發生在1870年,即清同治九年,總的來說,天津教案是近代歷史上我國公民反洋教奮鬥的一個典型事件。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派大批傳教士,以傳播宗教作“外衣”,進行蒐集情報、培植惡勢力、摧殘大眾的罪惡活動。這激起了我國各地公民的憤怒,南北各地都發生了許多起反洋教奮鬥,稱為“教案”。1870年,天津陸續發生兒童失蹤的事。人們在查找時發現誘騙兒童與法國天主教在天津的望海樓教堂的育嬰堂有關。名為“育嬰堂”,實為摧殘兒童的陰間。憤怒的市民們抓住誘騙兒童的人並追查到天主堂指派的人,要求天主堂交出兇手。

6月15日,大眾與教堂的人講理,傳教士用棍棒、槍支和狼狗相威脅,雙方發生衝突。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開槍射擊我國官員,打死一名侍從。大眾忍無可忍,當場打死了他,又放火燒了望海樓教堂,救出被誘騙的150多名兒童。事後,清朝政府派直隸總督曾國藩“查辦”。

按理來說,大清是受害者,但是在那個黑暗的時代,註定這個事情不會有好的結局。

清政府不但賠款,還把一些官員免職充軍,並殺害了馬宏亮等20名愛國大眾。可是,天津教案掀起了我國公民的反侵略高潮,人們把這件事編成唱本,刻成版畫,廣為宣揚,由於它實在反映出了公民對侵略者的怨恨,更顯示了民眾的力氣。

謝謝大家的觀看


溪風332


過程已經被回答的很清晰,我簡略說一說個人看法

天津教案在晚清不是特例,而是常例,這個教案的結局同樣是賠一筆款,罷幾個官,然後一筆勾銷,只不過他的不同之處在於牽扯進了晚清名臣曾文正公。

曾國藩在這場教案中沒有表現的很清醒,當時他已經有了一把年紀,老眼昏花,疾病纏身,命不久矣。他想和之前的教案處理一樣,做做樣子,平息事端。

可他沒想到法國正在和普魯士作戰,中國只要強硬一些,就可以維護正當權益。可曾文正公已經老了,沒有平息太平天國的豪情。所以他的舉動被視為賣國,毀了一世英名。

這場教案更多是一場教訓,弱國無強權,弱國無外交。更警醒統治者要看清國際局勢,不能一昧退讓。

現在好多人藉此苛責曾國藩賣國,然後抨擊其虛偽,要把他拉下半聖的神壇。其實不需要如此,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我們要記著曾文正的道歉,他“外慚清議,內烱神明”,我們要體會到國之重臣的責任與不易,這才是歷史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