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期普京之後還會有普京嗎?

小吳搞笑


普京之後再出現一個普京式的政治人物可能性是不大的。

如果把蘇聯和俄羅斯看做一個連貫的歷史區間,再套用我們熟知的歷史敘事方式,普京可以說是俄羅斯的中興之主。

蘇俄的巔峰期無疑是二戰後,通過與納粹德國的血戰,蘇聯收回一戰喪失的大片土地,在東歐扶持了包括波蘭、羅馬尼亞等衛星國,使蘇聯的國防縱深向西推進了近千公里。與英美法等肢解了德國,減少了俄羅斯的一大敵人。



在東方,收回了日俄戰爭丟失的薩哈林島,並佔據南千島群島,勢力直逼日本海。而且二戰後的蘇聯已經有實力與美國展開全球競爭,在歐洲、中東、南亞、東南亞以及美洲,處處都是美蘇博弈的戰場。一直在解體前,可以說俄羅斯處於前所未有的盛世。

而蘇聯解體使這一盛世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衛星國分崩離析,加盟國紛紛獨立,以車臣為代表的獨立勢力引發戰火,經濟凋敝下民眾生活困難,甚至連退休金都發不出去。這一段時間內,是俄羅斯的低谷期。



普京上任後,以軍事打擊車臣獲取足夠的政治威望,藉著21世紀初石油漲價的機遇期,大力發展石油出口業,緩和了內政外交的困局。使俄羅斯有精力和實力逐步處理20世紀90年代留下的地緣政治風險,這也就有了俄格戰爭,俄羅斯干涉敘利亞危機和克里米亞危機。

加上車臣戰爭,這四場戰事奠定了普京的歷史功績和個人形象,也奠定了普京中興之主的地位。如果沒有這些根本性的決策,普京只能淪為說大話的滑稽形象。



後繼的俄羅斯領導人,能不能達到普京的高度,取決於能否有普京的歷史機遇,實現俄羅斯的中興或者強盛。中興需要俄羅斯再度陷入危機之中,繼任的領導人接過亂攤子後,逐步將俄羅斯的局面穩定下來。而再興,需要俄羅斯保持目前的勢頭,進一步擴張俄羅斯的影響力。

這兩者都需要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對於現在的俄羅斯而言,一言以蔽之就是油價興則俄羅斯興,油價長期處於低迷期,俄羅斯就將陷入經濟困難期。在全世界都在尋求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大環境下,油價並不會長期處於增長期,這就導致後繼的領導人想成為普京,也沒有普京的時運。



對於政治家而言,作為的上限取決於歷史時機,作為的下限取決於個人手段。漢武帝若是漢朝開國之君,也不可能立下北擊匈奴的偉業。普京之後的領導人即使個人能力再高,缺乏普京的歷史機遇,也難以達到普京的高度。




L夕惕若


當然不會有,因為就算普京兒子繼承普京衣缽,他的名字也不會叫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但是,就像懲治了一個貪官,並不能徹底根治貪汙腐敗一樣。沒有了普京,不意味著俄羅斯不會出現下一個普京式的人物。事實上,俄羅斯面臨的內外國情已經決定了,普京之後,俄羅斯必然會出現和普京一樣強硬的人物。

因為是俄羅斯造就了普京而不是普京成就了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在未來出現普京式的強硬派毫無懸念。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蘇聯解體徹底改變了俄羅斯。

1991年12月25日,在西方世界沉浸在聖誕節的歡樂中時,他們的對手蘇聯送來一個天大禮物,即蘇聯解體。

作為被斯大林模式桎梏已久的國家,擺脫了蘇聯的俄羅斯終於有了脫胎換骨的歷史機遇,但俄羅斯的蛻變卻並不簡單。

首先是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這個親手埋葬了蘇聯的俄羅斯領導人,在蘇聯解體後一心想要加入西方,並聽信西方的觀點奉行“休克療法”,企圖以快速私有化的方式抹掉斯大林模式的痕跡,實現俄羅斯的民主和自由,真正成為西方國家。

但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和實踐的休克療法,非但沒有讓俄羅斯脫胎換骨,反而讓破舊但無法立新的俄羅斯陷入更大的經濟危機中。

非但如此,自勃列日涅夫時代培養起來的特權階層,在充當瓦解蘇聯的急先鋒後,又利用手中權力以低價大量攫取蘇聯國家財富,成為富可敵國的寡頭集團。

因為寡頭集團的存在,俄羅斯貪汙腐敗橫行,貧富差距加大,階級矛盾激化,社會陷入風雨飄搖的深刻危機中。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趁機大量收購蘇聯國有資產,徹底毀滅俄羅斯的工業體系,使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淪為靠出賣資源為生的國家。

對於半死不活且對西方世界搖尾乞憐的俄羅斯,西方國家非但沒有接納俄羅斯加入西方世界,反而對俄羅斯進行變本加厲的制裁,除了操控國際原油價格進行經濟扼殺,在俄羅斯的外線還對親俄的南斯拉夫聯盟進行軍事打擊,即科索沃戰爭,拔除俄羅斯在全球的戰略支點。

蘇聯解體後,以圍堵蘇聯為宗旨的北約並沒有解散,而是不斷東擴,將昔日蘇聯的東歐衛星國波蘭、斯洛伐克等納入朋友圈,將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收入囊中,極力擠壓俄羅斯的迴旋空間。

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暗中支持車臣等反抗勢力,讓俄羅斯焦頭爛額。

通過多管齊下的打壓,失去完整工業體系的俄羅斯如同一隻被拔掉利齒的北極熊,徹底失去了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雖然葉利欽在第二個總統任期開始,重拾疏遠和對抗西方的路線,並與東方大國搞好關係,但休克療法中的俄羅斯,但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長時間內依然沒有起色。在俄羅斯滑落到二次崩潰的邊緣時,葉利欽選擇了普京。

普京上臺後,重拳打擊寡頭集團,恢復總統權威。在建立起“強總統、弱議會、小政府”的俄羅斯特色體制後,普京趕上了國際油價上漲的春風,囊中鼓鼓的普京政府重拳出擊,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又在2008年吊打格魯吉亞,在2014年奪回克里米亞,對西方國家的咄咄逼人進行了強有力的回擊。

從普京執政的20年時間來看,俄羅斯民眾已經意識到低三下四討好西方沒有前途,強硬的俄羅斯才有一線生機,而強硬的普京迎合了俄羅斯民眾的期望,成為戰鬥民族的典型標誌。

而俄羅斯之所以要強硬不要軟弱,除了國際環境的需要,更多的是俄羅斯內部的需求。因為強硬的普京並未改變俄羅斯工業體系缺失,經濟結構單一的窘境,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勢必要受到國際社會的制約。油價上漲福利提升民眾自然高呼普京萬歲,但一旦油價暴跌,社會怨聲載道,俄羅斯就特別需要以鐵腕手段保持俄羅斯內部的穩定和統一。

所以,普京是俄羅斯人民的選擇,當然也適應了俄羅斯的社會現實。即便沒有普京,俄羅斯依然會強硬到底。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普京以後的俄羅斯當然不會有普京,但是“普京主義”或者說“沒有普京的俄羅斯”依然會長期奉行普京的基本路線;因此從這個邏輯出發,普京主義會長期存在。

普京主義的提法,最早當然是俄羅斯人,近期,普京的一個重要政治智囊人物——蘇爾科夫發表了一篇重量級文章,名為《普京的長久之國》;

這篇文章裡,蘇爾科夫談到了他對普京近二十年執政的理解,因此這篇文章對我們如何理解什麼是普京主義,普京以後的俄羅斯政治走向如何,以及普京挑選接班人的標準是什麼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

所謂普京主義,蘇爾科夫將其歸納為“外生性、軍事性、人民性”這三種存在狀態和行動路線圖。

蘇爾科夫所說的“外生性”是這樣的: 領土擴張、日益強大的多民族一體國家。縱觀俄羅斯帝國乃至後來的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特別是蘇聯解體後,普京上臺以來俄羅斯迴歸世界大國的地位;這些都應證了普京主義的“外生性”;

第二就是“軍事性”。所謂軍事性,蘇爾科夫是這樣解釋的——國家的軍事警察職能一直是俄羅斯最為重要、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職能,軍事的重要性遠遠高於發展經濟。這就從根本上解釋了俄羅斯為什麼不去開足馬力搞經濟,而是不斷拋出各種大殺器的原因;

第三是“人民性”。所謂人民性,蘇爾科夫的定義是,無論俄羅斯今後的國家形式如何發展,如同普京這樣有毅力、有魅力的強人與俄羅斯基本民眾之間的互信是國家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普京每年如此重視與選民們的互動“親民大會”的有力註腳;

外生性、軍事性、人民性;這就是普京主義的硬核;也是如何總結普京執政20年俄羅斯國際地位提升的關鍵;更是“後普京時代”俄羅斯國家的發展方向。


閒看秋風999


如果普京想繼續擔任俄羅斯總統,就必須再次修改憲法,而兩次修憲必然招致各方面的質疑和反對,消耗巨大的政治資源,只要能夠繼續控制著權力,何必要一個總統的虛名呢? 也許有人會說,政客的表態並不可靠,可是作為政治家,普京的上述表態我認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不需要通過繼續擔任總統來保持在俄羅斯政壇的影響力。在當今俄羅斯的政壇上,普京的權威和影響力無可替代,他即使不是俄羅斯總統,也仍將在俄羅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論憲法如何規定,普京擔任總理,俄羅斯就是總理制;普京擔任總統,俄羅斯就是總統制,這就是俄羅斯政壇的現狀。


瀏覽世界風雲


俄羅斯強大的民族的精神,它流淌在人家每一個公民的血液裡,不會因一個總統的退休而變得軟弱,以後不一定還會出現一個比普京更勇敢,內心更強大的總統。


天山打獵人


還會延生小普禿!


用戶2635991503541


除非上帝讓它復活!


敬重美國Z


實勢造英雄。是俄羅斯的短暫歷史,國際,國內形勢,俄的地理位置,加以蘇聯短暫輝煌歷史,北方民族的特質,培養,教導,造就了普京的人生成就。

形勢不變會成就多〈普永


手機用戶51860108538


肯定會有~因為俄羅斯壞人太多~普京才可以做惡20年!!


用戶1339372754197


木有必走葉利欽老路。溫水煮青蛙,俄羅斯還要大分家,交出核武,賣油圍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