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母親最深的記憶是什麼?

硬沙礫


媽媽,永遠定格在記憶裡

2019.05.10

8歲:“媽媽,我的襪子又破了。”

“脫下來馬上給你補一補。”

18歲:“媽媽,我今天好累不想洗衣服。”

“好,脫下來我給你洗。”

28歲:“媽媽,明天我女朋友要來……”

“好啊!她喜歡吃什麼?我去買。"

35歲:“媽媽,您孫子後天要上小學了……”

“行,明天我就過去。”

50多歲:“媽媽,這幾天我感冒了就不去看您了。”

“50多歲了,還不會照顧自己……。我叫你弟弟妹妹們去看你。”

65歲:“媽媽,我想……。”

再也沒有媽媽的聲音了!

“媽媽,我想……”變成了:我想媽媽!

娘在的日子,永遠定格在日常生活的記憶裡!


黎恆69260566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母親在每個孩子的記憶中也是不同的。

我的姊妹多,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母親沒留下個兒子,是她心中的遺憾,在農村是要靠男丁來頂門壯戶的。母親的性子急躁,無論是誰,只要戳中了她的痛點,她便毫不留情地懟你。

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母親也一樣,她很厲害,性格潑辣,但更愛助人,村子裡幾乎每家都願意請她來,給調解家裡的諸如婆媳矛盾啦,夫妻鬧氣啦,兒女不孝啦這些,母親言談爽利,說話條理清楚,半天就把矛盾利索地解決啦。

這印象刻在我的記憶深處。

到城市工作後,一進家門就會問父親:“俺娘去哪啦?”

“村西頭二強家。”或者加一句,“在山上練招子鼓呢。”

母親是家裡的支柱,回家看她不在,心裡是空虛的,彷彿抓不住家的溫暖。

於是趕緊去找,直到看到她的身影,抓住她的手,那顆虛無縹緲的心才會放到肚子裡。

母親已經去世兩年了,但她爽利的笑容,依然印在我的心裡。

母親不是文學作品中完美無瑕的人,她就是那樣一個普通人,有七情六慾,也會發脾氣,也會在俺們做錯事的時候,用笤帚疙瘩教訓,但是她活得真實,這是我最欣賞而且記憶最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