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 尋根追夢丨贛南開國將軍之陳奇涵(附珍貴照片)

贛南是紅色的土地,也是將軍的搖籃,134位開國將軍是贛南兒女的傑出代表,是贛南人民的驕傲和自豪,他們的英雄事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紅土兒女飲水思源、感恩奮進、逐夢前行。

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銘記革命英雄的豐功偉績,展示英雄家鄉的巨大變化,凝聚感恩奮進的磅礴力量,本報官微今天推出“贛南開國將軍”系列之陳奇涵。

製圖:劉平中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黃埔軍校上尉隊長陳奇涵。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抗日戰爭時期,陳奇涵任綏德警備區司令員。此為1937年攝於陝北綏德。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40年,任軍委參謀部部長的陳奇涵(右三)與延安留守兵團部分領導同志合影。肖勁光(右一)、周士弟(右二)、肖向榮(左三)、莫文驊(左二)、耿飆(左一)、曹裡懷(左四)。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48年,綏德警備區及所屬部分領導的合影,後排右起為陳奇涵,前排右一為賀晉年,右二為陳先瑞,後排左三為文年生,左四為閻紅彥。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49年,陳奇涵任江西軍區司令員。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陳奇涵(前排右三)與陳正人、陶鑄等出席在廬山召開的省軍區剿匪工作會議。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53年,陳奇涵(右五)在江西軍區黨代表大會上。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54年,在九江嫩江艦上視察,前排:羅榮桓(左六)、肖勁光(左七)、陳奇涵(左八)、劉亞樓(左五)。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上將陳奇涵,1955年攝於北京。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58年春,陳奇涵(右二)與羅榮桓(右一)、林月琴(右三)、肖勁光(左二)、賴傳珠(左一)在昆明合影。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59年,國慶10週年時陳奇涵與衛彬、友西、祝東、崇北、道南、定中合影。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60年10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接見出席軍委擴大會議代表時合影,前排右三為陳奇涵。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62年,陳奇涵(右)陪同朱德上井岡山,左為黃知真。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64年,陳奇涵(左二)與肖勁光(左一)、滕代遠(右二)、粟裕(右一)合影。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1980年,晚年的陳奇涵和他的孫子孫女們(毛毛、江江、牛牛、娜娜)在一起。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陳奇涵(前排左三)和胞弟陳奇治(前排左二)與家人歡聚。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陳奇涵墨跡。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陳奇涵將軍雕像。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興國縣將軍園陳奇涵上將紀念亭。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在興國將軍園舉行的紀念陳奇涵將軍誕辰120週年活動。

注:以上文字和圖片來自賴聯明編著的《贛南將星耀中華》

圖片所有權歸將軍後人和編著人共同所有

陳奇涵:贛南農運的一面旗幟

興國縣瀲江鎮東部有一個村子叫壩南村,這是開國上將陳奇涵的出生地。該村人多地少、建築密集,是一個典型的城郊村落。

陳奇涵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16年畢業於贛州省立第四中學,之後邀集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興國縣城孔廟辦學。

1919年,“五四”運動浪潮把陳奇涵從“武訓式”辦學小圈子推向立志改造社會的大舞臺。當年6月,他毅然投筆從戎,揹著幾斤蠶絲作盤纏,南下廣東,投考滇軍講武堂韶關分校。

1925年春,陳奇涵辭去桂軍軍官學校區隊長職務,進入廣州黃埔軍校,擔任學生隊上尉隊長。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他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澎湃等共產黨人,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救國真理——馬克思主義。同年春,經陳賡、許繼慎介紹,陳奇涵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莊嚴宣誓:“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鬥終身!”

1925年5月,國民黨中央通過所謂的“整理黨務案”,規定跨黨的黨員,只能從中做出一種選擇。陳奇涵當時升任黃埔軍校少校中隊長,待遇豐厚,“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陳奇涵堅貞不渝,不改初心,毅然聲明:“寧當普通的共產黨員,不當國民黨官。”他辭去官職,脫離了國民黨。這年秋,他脫下皮鞋穿草鞋,帶領學生蕭韶、陳奇洛、鄢日新等共產黨員離開廣州返回江西,在贛南開展工農革命運動。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革命進入一個低谷。蔣介石給陳奇涵寫信請他擔任侍從室主任,陳奇涵婉言謝絕。然而,陳奇涵很快接受了朱德的邀請,出任軍官教育團參謀長,秘密任該團地下黨支部書記,掌握密碼和電臺,與在武漢的中央軍委保持聯繫,籌備“八一”起義。

起義爆發後,陳奇涵隨軍由臨川調往南豐駐防警戒,掩護南撤的起義部隊,戰鬥中被衝散,同部隊失去聯繫。他率領部分同志返回興國家鄉,遵照中共江西省委指示,聯絡從各地失散歸來的共產黨員,恢復興國縣在大革命後期遭到嚴重破壞的工會、農會、學生會和黨組織,重振旗鼓,領導全縣勞苦工農開展轟轟烈烈的“抗糧、抗債、抗租、抗息、抗稅”的五抗鬥爭。

1928年,陳奇涵任中共贛南特委委員和軍事部長。國民黨第七師師長劉士毅懸賞5000大洋買陳奇涵的人頭,放火燒了他家的房子,殺了他兩個胞弟。陳奇涵沒有退縮,而是更加積極組織興國縣農民暴動,創建了贛南紅軍第二十五縱隊,使北起永豐東固、南到于都橋頭、東至寧都青塘、西達萬安良口綿亙數百里的區域形成了赤色割據局面,為1929年毛澤東、朱德從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建立了一個良好的落腳點,也為贛西南及中央蘇區的開闢奠定了堅實基礎。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三縱隊來到興國。此後,陳奇涵緊跟毛澤東投入到南征北戰的革命事業中。1955年,陳奇涵被授予上將軍銜。陳奇涵一生光明磊落、實事求是、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革命風範,一直激勵著後人。

走進壩南村,一棟青磚灰瓦的建築特別顯眼,這就是陳奇涵故居。時代更迭,這裡的村莊呈現新氣象,路通了、電通了、水通了,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舒展開來。2018年,壩南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1萬元。(陳鵬 實習生陳鈺潔 記者蕭森 相關史料由贛州市委黨史辦提供)

來源:贛南日報綜合《贛南將星耀中華》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陳昱鑫

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饮水思源 寻根追梦丨赣南开国将军之陈奇涵(附珍贵照片)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