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人民滿意”是公務員的最高榮譽

也是公務員的最高追求

不久前,雲南省第六屆

“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表彰大會在昆明召開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在這次表彰大會里

咱信訪系統的小夥伴也沒有缺席

他樸實的事蹟令人感動

我們這就來認識一下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他,舍小家顧大家,初心不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黨的信訪事業。

他,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是他努力的目標。

他,放得下架子,撲得下身子,受得住委屈,甘當群眾的“店小二”。

他就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信訪局局長謝志傑。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在瀘西縣,說起信訪局長謝志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二十多年來任勞任怨從事著這份“天下第一難事”的工作,人稱“掛筆先生”“風箱先生”“跑腿先生”。對群眾給的稱謂,謝志傑說,這是對自己信訪工作的最高獎賞、最美頒獎詞。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掛筆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謝志傑接待的群眾數也數不清

每個人的困難和訴求

他都耐心傾聽、逐項登記

辦理好一項就銷號一筆

群眾都叫他“掛筆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他常常對同事說:

接待每一位群眾都要認真對待,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這樣他們才會感覺得到了尊重和關心。

謝志傑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書籍材料,接訪記錄、回訪調查、經驗總結……但他心裡還裝著一本民情賬本,誰家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他都一清二楚。一些老信訪戶聽不進去別人的話,卻十分信賴他,每次他一走進接待大廳,大家就把他團團圍住。很多信訪人都直接點名要謝志傑接訪,說他對群眾有感情,見到他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

因長期遭受家暴折磨,情緒激動的崔某到縣信訪局哭訴,場面一度失控。謝志傑第一時間穩住她的情緒,及時派人去她家調解。在夫妻雙方感情破裂、崔某對生活徹底絕望的情況下,謝志傑又聯繫相關部門為她找到一份保潔工作,讓她能夠養活自己。後來,重獲關愛的她步入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風箱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信訪工作一頭連著信訪群眾

一頭連著責任部門

謝志傑很多時候兩頭跑

卻兩頭受氣

有人嘲笑他是“風箱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他常說:

化解社會矛盾,黨員幹部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能夠迎難而上,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受住委屈,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

2010年,一位信訪群眾為了讓自己的問題得到重視,直接“睡”到縣信訪局辦公室。謝志傑白天忙完工作,晚上還耐心地陪他聊家常、聊心事、聊法律、聊政策。得知他的母親生病住院,謝志傑到醫院看望,後來老人家病逝,謝志傑又趕去家裡幫忙。沒有斥責和怨言,只有勸說與引導、問候和寬慰。最終,信訪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搬離信訪局辦公室,臨走時向謝志傑深深鞠了一躬。他逢人便說:“老謝了不起,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跑腿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謝志傑在家裡準備了一個“應急包”

只要接到通知

拎起包就能立刻出發

俗話說得好——“包”治百病

這個“應急包”自然沒那麼簡單

想知道包裡都裝了啥嗎?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原來在謝志傑的“應急包”裡

裝了這些“寶貝”

這是他為解決突發情況做的準備

為了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解決問題

不給矛盾糾紛留有餘地

在家人的眼中

謝志傑就是一個“跑腿先生”


2012年,中樞鎮一位村民因煤礦糾紛被判刑,出獄後他多次去找與自己有糾紛的王某尋仇,雙方矛盾一觸即發,矛盾調解異常艱難。謝志傑不厭其煩去他家做工作,經過184次家訪,終於打開了他的心結,促成雙方和平解決多年積怨。


這些年,在謝志傑的建議下

瀘西縣還建立了接訪新機制

矛盾化解新模式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半小時聯合接訪機制

對急難險重的信訪案件,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半小時內就要到場接訪,快速處置,及時、依法、就地解決信訪問題;理順責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為各類信訪訴求找到最適宜的出口。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矛盾糾紛化解責任

對重點信訪案件實行領導幹部“包調查、包處理、包落實、包反饋、包穩定”,通過各級幹部主動下訪,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把信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信,把信訪事項當家事,把信訪事業當家業。”這就是謝志傑的公僕情懷。

他是群眾的“店小二”

有求必應,有問必答

他是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紮根基層,兢兢業業

他是萬千基層幹部的縮影

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這位信訪局長,為何被大家稱為“三先生”?


(綜合雲南日報、雲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