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有多少人因為地鐵漲價而改乘公交車的?

我愛茶香


本人住民族大道民院附近,上班漢口堤角,起初不知道,憑想像覺得地鐵不堵車很快,應該比我公交車快,可時間長了,問了公汽師傅,從魯巷到頭道街大概時間,師傅告訴我一般55分鐘,偶爾試坐,果然,後來乾脆直接改坐583到頭道街再轉車212或727,刷卡1.6元,1.5小時內免費轉乘,絕對不比到魯巷坐地鐵轉輕軌慢,今天早上6:21出門,到辦公室打卡7:50!如果地鐵輕軌的話,絕對是不可能到的!

而且自從地鐵漲價後,我發現坐583的人越來越多了!


藍天綻放一枝梅


武漢市的地鐵這幾年發展非常快,二十幾條地鐵星羅棋佈,網橫交錯把武漢三鎮緊密地聯繫到一起,漢口,武昌,漢陽的城市交通像三朵綻開的鮮花怒放在國內同等城市的前列,緩解了武漢人出行難的首要問題,武漢人出行首選一般都選擇輕軌和地鐵,快捷安全正點,不耽誤時間,想到哪就到哪,地鐵的換乘站一目瞭然,南到高鐵武漢站,北到飛機天河機場,以前想一個小時快捷到達實在是夢想,現在鑽入地下乘坐地鐵夢想變現實,地鐵的確為武漢人民解決了大問題,自2019年2月1日起開始武漢市地鐵輕軌票價上漲了,起步價雖然還是2元錢,但只能坐4公里而不是以前的9公里,從4公里開始到12公里每公里漲1元錢,然後對長途乘客實行遞元遞減原則,坐的越遠越省錢,坐的越近越費錢,總體上是百分之二十五,仍然在人們承受的範圍之內,不足的是漲價前應充分安民告示,開好聽證會,而且聽證會必須是真正的人民代表來自於基層。讓民眾有真正的知情權,不能說漲就漲上來了。市民還是非常喜歡地鐵交通的。不能把地鐵價位漲得離譜,一竿子把乘坐地鐵的上班一族都趕到公交上,這不是改變城市交通的初衷。



永遠是學者


武漢除了地鐵,還有一個房租全國最貴,同樣面積租房,比廣州貴一倍,呵呵


雪域8000


我住復興二村。每天坐地鐵轉公汽上班,需要轉3回車2個多小時,先坐車到漢口火車站等地鐵(2號線每天人太擠了)漢口火車站到秀湖,再到高新二路,每天來回需要22元。以前沒地鐵的時候只需要轉一回車,都不要2小時。現在好多公交線路取消了,出行好麻煩。坐地鐵只是不堵車,我感覺並不比公汽用的時間短。主要是地鐵沒有公汽的站點多(至少我們小區樓下和公司門口都有公交站,沒有地鐵站)


忘情508


我現在也沒坐地鐵了,我算過一筆賬,上班早出晚歸12元,一個月坐地鐵300元左右。開車上下班一個月燒油400塊左右(只是說上下班的線路所燒的油),開車上下班一個月多100來塊錢,好處就是不用兩頭走路,最煩的就是堵車,開車時間花得多些!!!!!


吉祥鳥4024006


漲價後我又開始坐公交了,為什麼什麼好事等人們一但習慣後就開始漲價,就跟商販似的,什麼東西好賣立馬漲價。現在為人民服務變成拿錢買服務,有錢啥都好說啥都好乾,沒錢說啥宣傳啥都不管用,是社會前進了還是倒退了,說不請了。


瀟湘217555287


之前上班的地方雖說也不近,但是做公交轉乘一次就到上班地,很方便,只要1.8元。(只能做公交)這個月調了工作地,座地鐵到中南路再轉乘4號線,時間查不多,可地鐵來回快10元,確實有點吃驚。(因為每次沒注意扣多少,還是同事問我座地鐵上班幾多錢,我才看了。現在上班地乘公交又不方便)確實太貴了。原來偶爾坐過也沒這麼貴啊!

真真漲價漲得太厲害了


用戶3297347576101


自從地鐵漲價後每天提前半小時出門改乘公交車,不僅便宜了,而且最重要還有坐位座,坐地鐵時,每次在江漢路換乘2號線去中南,人都是超級無敵多,地鐵確實快捷方便,但對於每天上下班需乘兩趟的工薪族來說,漲價了從長遠的費用核算,對我來說確實坐公交是上班的首選


沙曼520


我覺得武漢地鐵漲價是因為那些老總們老董們和專家們腦子被門夾了一下。漲的太少了,才漲了50%.怎麼跟得上大武漢的大發展呢,步子要大點別怕扯著蛋,應該辦理地鐵卡的時候收取2000的地鐵卡開通費,每年收取地鐵建設附加費2000,根據地鐵人流高峰適當收取擁堵調節費,上班高峰的時候票價上浮100%,不然太擠服務跟不上,影響乘車體驗。推出20000的金卡,VIP的體驗都沒有,怎麼配得上大武漢的稱號,怎麼成為東方的芝加哥?票價嗎讓我想想,10元起步,100封頂,哦,忘記說了,是美金啊,不然沒檔次。

還有什麼??編不下去了,樓下的繼續幫我編,讓那些老總的老董們看看,怎麼搜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讓他們開開腦洞。


破刀阿東


武漢公交、地鐵比杭州便宜多了,杭州公交3元、5元、10元都有,很少2元的。武漢小店啤酒賣兩元伍角。杭州小店賣五元。杭州買一套房,武漢可買三套房。杭州人早歺在家煮泡飯,武漢人都在外面過早。杭州打工工資比武漢略高一點,還是在武漢拿低工資強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