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拒絕伊朗“最後通牒” 美國強化“極限施壓”

【歐洲時報】歐洲各大國9日表示,他們仍支持2015年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但不接受伊朗為保住這項協議而下達任何形式的最後通牒。

與此同時,法新社認為,歐盟面對特朗普軟弱無力,同時又難以取信德黑蘭,挽救伊核協議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小”。

欧洲拒绝伊朗“最后通牒” 美国强化“极限施压”

5月8日,伊朗外長扎裡夫(左)赴俄羅斯進行斡旋,並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右)出席新聞發佈會。(圖片來源:法新社

歐盟:不接受最後通牒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與英國、法國與德國外長髮表聲明表示,歐洲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最後通牒,將依照2015年核協議,根據伊朗在核相關承諾的表現,評估德黑蘭當局遵守協議的情況。

伊朗此前表示,除非其他締約國尋得可避開美國製裁措施的方法,否則伊朗不再遵守核協議對其核活動的限制。美國則批評伊朗此舉是“勒索”。

莫蓋里尼與英法德外長髮表聲明強調,“我們依據協議表達的堅定承諾,包括關於為了伊朗人民利益而解除制裁”,但批評美國的制裁措施。

聲明中指出,與此同時,伊朗必須“依據聯合全面行動方案(JCPOA)徹底履行承諾,一如伊朗至今所為,並且避免採取任何升高態勢的行動”。

法新社5月9日發文稱,面對特朗普決意推翻伊朗政權的立場,歐洲國家無能為力,因為他們對這位美國總統沒有任何影響力。同時,由於歐洲無法彌補美國製裁對伊朗造成的影響,在德黑蘭眼中也缺乏可信度。

據多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對法新社稱,挽救伊朗核協議的機會“越來越小”。一位領導人稱,眼下伊朗的態度還不算是違反或者撕毀協議,但“情勢令人極度憂心”。

美國宣佈制裁伊朗鋼鐵等產業

特朗普8日發表聲明,宣佈簽署行政令,對伊朗的鐵、鋼、鋁、銅等產業進行制裁。

特朗普在聲明中說,上述被制裁產業是伊朗政府除石油外的最大出口收入來源,此舉將進一步強化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

根據行政令,制裁對象包括在伊朗境內擁有或參與運營與鐵、鋼、鋁、銅產業有關業務的個人或實體,參與伊朗上述產業相關的商品或服務交易的個人或實體,以及為被制裁對象提供物質或金融、技術支持的個人或實體等。此外,為伊朗相關產業的產品出口提供重要金融服務的外國金融機構也將受到制裁。受制裁的個人和實體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