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教師職業危機感來了嗎?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是有二十年工齡的老師,我負責任的說,國家的這個政策,我舉雙手贊成!企業可以倒閉,軍人可以轉業,為什麼教師職業一入侯門深似海?更有能力的人,可以做更有意義的工作,不必做這職業;已經選擇並願意做下去的人,就應該對工作心存敬畏,對孩子負責。國家給的待遇夠好了,淘汰那些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有何過錯?教育是不完善,需要改進;國家並不富裕,但已經為提高教師待遇投入很多。別總問國家應該給你什麼,也要問問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滄浪之水填不滿無底洞,好高騖遠的人永遠不會滿足。只要環節透明,校長不是擅用權力,教師崗位就該是鐵打的硬盤流水的兵!


桃子2420250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這是國家一項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是教育人事制度的一次革命!從宏觀來看,讓人才流動起來,有利於教師積極性的提高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從目前的國情和校情來看,畢竟現在教師的待遇和社會認可度相比一些高薪行業差距還很大,會造成部分優秀教師的流失。所以任何改革都要在試點的基礎上,遂步推進才可。營造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吸引優秀的人才做教育,我國的教育才能做的更優更好更強!


若水頻道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總得來說是很好的改革,有利於優秀教師的選拔,有利於提高教師工作動力。但凡是有利有弊,下面具體談一下利弊。



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有利之處。由於有了退出機制之後,就有了“優勝劣汰”,這就意味著教師職業不再是“鐵飯碗”,中小學教師就有了危機感。這樣,老師們將更加努力教書,也意味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有壓力,才有動力。讓少數“混日子”的老師不敢再繼續混日子,努力的老師更加努力,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讓個別屢教不改、不求上進的教師不能繼續從事教書崗位,一來可以少誤人子弟,二來可以對其他教師起到警示作用。教師隊伍質量提高後,教學質量自然就上來了。



高校教師取消編制的弊端。高校教師編制取消之後,有可能會造成人才的流失。為什麼?其實很多優秀的高校教師的能力很強,他們留在高校,是看中“編制”這個鐵飯碗。一旦取消編制,由於高校教師的工資相對很多好的企業來說,並不算高,必定有優秀的高校教師流向高薪企業。同時,取消編制後,實行聘任制,如果聘任制度執行不夠透明,人為因素太多,也會有部分優秀教師因為不會“為人”而不受重用或流失。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這次改革的出發點很好,不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要有有效的執行機制,透明的執行過程。願這次改革能有效提高我國的教師隊伍素質。

注:歡迎“相互加關注”,共同探討教育問題。


教育之靈


高校取消編制可試行,中小學退出機制萬不可!

高校試行走得通。

一是自有資金充足,優勝劣汰後,不會因有無編制導致教學人員流動,反而能更好地保證優秀師資人才進入;

二是科研經費劃撥數額大,隨時重組科研攻關小組不會聘不到好人才,反而會吸引更高質的教學科研人員加入;

三是高校本身主導生源的優勢強勁,高校學生自學自選自主能力強,不會因教師進出、優劣而受到波動。所以高校取消編制是慧眼識途、揉捏有餘、太極運功。

中小學則不同,義務教育正搞得如火如荼。學生對教師依賴性強,家長選擇學校靈活性大。如果此時搞什麼退出機制的話,本來就飄搖不定的教師隊伍就可能借勢一倒流向他方。師資力量不保,優秀教師更不保,義務教育學校就轟然垮塌。到那時社會的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去向何方?出餿主意的人我看你到時往哪兒躲藏!


東方G819


其實,教育怎麼辦我們普通老百姓說了不算,愛咋整咋整吧!教育什麼時候都是黨和國家的事業,現在已經經濟搞活了,選擇是雙向的,誰也不要抱怨,平衡,是一切存在的根基!教師待遇提高了,報考的人多了,競爭自然就大了,有競爭,就有人拼命幹!教師待遇不高,還整天這個那個的,自然沒人願意幹,競爭就小,別說讓誰退出了,就是一個不退,還不夠用呢,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太累了,還沒地位!信不信由你,不信你就去噹噹看,或是問問你的親戚老師們!當然了,和普通農民工比,和普通打工的店員比,要好不少。如果和公務員,工商稅務,公檢法,電力等部門比,老師真的啥都不是!我說的都是實話,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往事如煙321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高校取消編制待遇,中小學實行教師退出機制,很多人可能覺得都是一項不錯的措施,因為可以解決混在隊伍當中沒有能力的人才。那麼面對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教師實行退出機制到底會不會給老師帶來職業的危機感呢?到底是有利有弊,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我簡單的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無論是高校取消編制,還是中小學實行教師退出機制短時間內都不會給老師帶來危機感。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高校其實現在新進入的老師壓根就沒有編制,所以取消不取消對進入高校工作的人來說並不影響。同樣進入高校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奔著福利待遇去的,或者被人才引進過去的,編制對於它們來說並沒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是能夠提供科研資金,能夠給予多少年薪的問題。同樣關於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短時間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想要在全國推廣開不夠現實的。同時如何評價一箇中小學老師的好壞,都沒有嚴格的定義,困難重重。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的有利一面在哪裡呢?高校取消編制以及中小學退出機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大家對工作態度的熱情,因為面臨競爭壓力,競爭的環境,只有面臨失業的危機感。那麼才可能有效的帶動整個行業欣欣向榮的發展,用一句話說“去除不幹活的,留下幹活的”,從宏觀設計上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否能夠有效的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還需要證明。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的弊端在哪裡呢?首先面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地區經濟不同,工資待遇不同。如果取消高校編制,或者實行中小學退出機制,那麼相當於把教育進行市場化。相對落後的地區,或者西部不發達地區的老師人才流失將會相當的嚴重。我們都知道蘭州大學的老師被達到地區頻繁挖走,西部高校的教師人才流失最近幾年非常嚴重。

同樣針對於中小學教師問題,每年鄉鎮或者偏遠地區能夠招聘到教師的關鍵一點就是事業單位,有教師編制。同樣一般縣城的教師工資待遇也就是三四千塊錢左右,很多老師願意留下,可能就是因為編制問題。如果一旦取消編制,福利待遇跟不上,那麼勢必老師就不會再留念所謂的“鐵飯碗”。老師很大程度可能會進入高薪的輔導機構行業,私立學校行業,畢竟你給不了我高的工資,也給不了保障,任何人都不可能留下。到時候將會面臨公立學校沒有好教師,退出到最後留下來的可能都是最差的教師。


無論是高校取消編制,還是中小學實行退出教師機制問題。如果想政策平穩的實行起來,那麼就面臨的問題提高整個行業的待遇,不然面臨的將是人才不斷的流失。中西部教育,經濟達到與落後地區的教育水平差距會越來越遠。可能鄉村中小學面臨沒有教師的境地,如果一個學校沒有資金,那麼面臨的可能就是招不到教師,到時候教育問題就變成市場化。

高校取消編制能夠推行,是因為高校的財政收入比較高,可以提供高薪來達到吸引人才。而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全部由國家財政撥款,如果達不到很高層次的福利待遇,那麼將面臨的是人才流動性很大,可能公立學校只剩“學渣”老師,優秀教師要麼進入教育機構行業,要麼傾向於達到地區高薪學校,那麼教育將會產業化,一般家庭可能負擔不起教育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應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首先做實配套措施或機制。


雲月孝文


我身處東北省會城市奉天,這裡現實是部分在校老師,不講課,上課就是答題,放學後補課,一年補課費用,估計等於南方10年工資,我說的是最少10年工資,老師一對一初3年級一節課7百,高三一節課1千,平時也在50元起價我說的是大班課,寒暑假跟不用說了,對了這錢沒有稅,有沒有編有意義嘛!


煉珠


中小學退不退出不重要,但是,現有的人浮於事不改那才天理難容,都說農中小學缺編,但是,缺的什麼編?人都有多的!幹什麼去了?不管是幾百教師的大學校還是二三十人的小學校,校長、副校長、工會主席、教導主任、總務主任、會計、出納、保衛科長那是一個都不會少,還一節課都不得上!累死一線我、耍死管理的,這就是農村中小學的現狀


佛門韓哥


呵呵!還退出機制,現在要招收新的教師進來都很少有人報名了,除非確實找不到好一點的工作,有多少人願意往教師隊伍裡鑽?國家再不真正重視教育,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而是任由網絡噴子們肆意貶損,任由教育主管部門打壓,等個十年八年,你看看還有多少老師願意留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