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迎來“至暗時刻”,逆水行舟有訣竅嗎?

盤紹東


傳統經銷商承出現發展瓶頸 車新零售或將成為當前轉型方向

近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公佈了《2018-2019汽車經銷商對廠家滿意度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僅有12.8%的經銷商盈利在500萬元以上;超過一半(53.5%)的經銷商2018年呈現虧損態勢。此外,根據其調查報告,2018年全年,超過70%的經銷商庫存係數超過1.5的警戒線,有6.71%的經銷商庫存係數在3以上,有的甚至超過4。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汽車市場環境日益嚴峻,經濟下行,傳統經銷商承壓明顯,出現發展瓶頸,汽車新零售或將成為當前環境下的轉型方向。

傳統經銷商發展現瓶頸分析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的調查顯示,2018年僅有12.8%的經銷商盈利在500萬元以上;有53.5%的經銷商出現虧損,其中11.63%的經銷商在2018年虧損超過500萬元。另外,27.1%的經銷商在2016年-2018年連續3年虧損,僅有28.9%的經銷商3年全部盈利。

從投資回報週期上來講,僅有22.6%的經銷商的投資回報週期在3年及以下,38.03%的經銷商的投資回報期超過6年。投資回報期在5年及以上的佔到58.1%。業內人士分析,按此數據來看,傳統經銷商行業對未來投資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已經不具備吸引力。

另外,隨著汽車銷售行業發展放緩,絕大部分經銷商均存在庫存積壓問題。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連續15個月位於警戒線之上。庫存積壓變相導致經銷商新車銷售虧損,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經銷商與廠家之間的關係。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汽車經銷商對廠家滿意度均值為66.2%,滿意度均值相對於往年有明顯下降。

傳統經銷商除了在經營上出現了虧損之外,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的調查顯示,傳統經銷商的發展出現了瓶頸。一是廠家強行壓庫,經銷商庫存嚴重超標;二是廠家下達的銷售目標不切實際,經銷商難以完成銷售目標;三是汽車銷售價格倒掛嚴重,新車銷售普遍虧損。

汽車新零售或成轉型方向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汽車市場正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傳統經銷商行業也面臨著消費的升級;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車企和經銷商都在積極求變,汽車新零售或將成為新環境下的改革方向。“隨著供需關係的深度調整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銷售體系已經發生了變革,以數字化、新渠道和新產品為關鍵詞的汽車的新零售得到車企的認可。” 一位分析師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60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3096億元,增長3.5%。

從汽車類零售情況來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汽車類零售額達為426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5%。2018年1-12月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38948億元,同比下降2.4%。截止至2019年1-2月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為59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低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1個百分點。

2018-2019年2月全國汽車類零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備註:8月零售額累計增速為1.3%)

2019年,車企在汽車新零售上的佈局也正逐漸加快,華晨雷諾金盃與京東展開合作;一汽-大眾通過官方電商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寶沃汽車聯合神州優車推出神州寶沃汽車新零售平臺;觀致汽車與聯動雲、京東數科戰略合作佈局新零售模式;上汽通用力推7S新零售生態圈;海馬汽車與京東達成合作,利用其網絡平臺銷售。奇點汽車創始人瀋海寅曾公開表示,誰抓住了汽車新零售誰就有機會勝出。

其中,京東商城和蘇寧汽車超市是車企跨足汽車新零售的首選合作伙伴。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京東商城與華晨雷諾金盃、奇瑞汽車、漢騰汽車、長城歐拉、合眾新能源、海馬汽車等十餘家車企達成合作,蘇寧汽車超市與一汽轎車、華晨汽車等車企達成合作。

除了車企在佈局汽車新零售之外,經銷商集團也在汽車新零售領域加足馬力。3月29日,龐大集團宣佈與新合作瑞通、便便出行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打造新零售全國汽車電商連鎖項目。而廣匯汽車2018年財報也顯示,2018年實現網銷車輛20.17萬輛,佔比達34.1%;2018年融資租賃業務上完成租賃車輛23.03萬輛,同比增長9.33%。

除了與京東商城、蘇寧汽車超市這類電商平臺合作之外,花生好車、大搜車、毛豆新車等創新汽車新零售平臺也成為車企的合作選擇之一。

線下線上融合成為發展關鍵

花生好車聯合創始人陳鵬雲表示,“汽車新零售的本質還是銷售,但是新的是銷售內容、渠道和手段,新零售以客戶為主,最主要通過線上獲客釋放潛力,從而逐漸覆蓋車輛全生命週期,以及更加深層次的渠道下沉。”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看來,“在汽車流通領域,無論是新業務主體的出現還是政策規定的調整,不變的始終是消費者的體驗是關鍵。汽車新零售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可以給消費者很好的體驗。”

與傳統汽車銷售相比,汽車新零售最大的變化是其重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實現線上線下流量無縫的轉化。實際上,當前汽車銷售已經進入多元化零售時代。

麥肯錫預測,隨著新中產以及不斷崛起的汽車文化,汽車新零售在某種程度上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國家層面也在鼓勵汽車新零售,2017年《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中的新規打破了由車企授權的4S店專一品牌銷售模式,汽車新零售也逐漸成規模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


提高產品質量

在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候,很多車企推出一款空間大,外觀漂亮,低價的車就能有不錯的銷量。但是在市場寒冬下,車企間競爭加劇,車價不斷降低,品牌溢價減少,如果再想依靠超低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肯定是不行的。

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消費購車肯定選擇那些質量經過消費者驗證可靠,口碑好的品牌,所以車輛的質量成為車企競爭的關鍵。我們目前也可以看到,在目前市場寒冬的情況下,很多小的國產品牌,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都出現大幅度的銷量下降甚至停產,而口碑比較好的德系和日系品牌下降的幅度則小很多,還有一些逆勢上漲。

所以車企必須提升車輛的質量,建立消費者眼中可靠的品牌形象,才能夠留住越來越少的消費者。

提高服務水平

在之前很多品牌給中國市場的感覺就是一種你愛買不買,總有人來買的傲慢態度,所以才衍生了汽車銷售行業這麼多的亂象,各種附加費用,車輛出現問題各種維權難。還有就是對中國市場區別對待,其他地方發生質量問題能夠及時召回和中國市場就是不認錯。

隨著市場衰退,競爭壓力增多,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如果車企還是維持這樣一種這樣的傲慢的對待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選擇那些服務態度好,售後保障好的品牌。

車企必須放下傲慢的態度,放棄各種坑蒙拐騙的套路,平等對待中國消費者,真誠的為消費者服務,如提供更長的質保,減少各種亂收費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歡迎關注我一起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