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遠看一塊發黃,近看發黃的地方枯死,怎麼回事?

田俊超白


"水稻秧田遠看一塊發黃,近看發黃的地方枯死,怎麼回事?"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從問題的描述之中分析可知,水稻秧苗出現了發黃、枯死的症狀。然而,信息量太少,畢竟水稻出現這個症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施肥不當或者選錯了種子,也有可能是受到天氣影響,比如"倒春寒"。

根據最近的氣候變化,個人認為水稻秧苗患上立枯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水稻秧苗立枯病的病因和症狀分析

水稻秧苗立枯病,是由隱藏在土壤裡面的腐黴菌,於水稻播種之後侵入秧苗,加上低溫、陰雨、光照不足等外界環境的作用,促使立枯病爆發。其中,低溫和缺水會導致水稻秧苗抵抗力下降,更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被感染的水稻秧苗在發病初期,出現葉尖枯黃萎縮,根毛稀少的症狀,而且是成片發生。隨著病程的加深,秧苗葉片捲縮萎蔫,繼而枯死。



水稻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上面對水稻秧苗立枯病病因進行了分析,認為土壤之中的隱藏的腐黴菌是罪魁禍首。所以,要想起到積極的預防效果,可以在水稻秧苗播種之前,對土壤進行消毒。具體方法就是,使用70%敵克松2.5克,兌600倍液噴霧消毒。為了加強防治效果,可以在播種蓋細土之後,使用1克的70%敵克松,兌600倍液噴霧消毒。注意,每次噴霧之後,都需要交清水一次。

如果水稻秧苗發病初期,才被發現,也可以採取治療措施。建議使用立枯清,用量為1~1.5克/平方,兌水均勻噴灑即可。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