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書法技巧對比中找到書法的美,感謝分享轉發

古人云:"學習不可已."就是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當我們靜靜地坐下來思考的時候,會感到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我們不斷的補充營養.找到我們的弱點加以修正,發現優點發揚光大.如果我們在學習書法中不去思考,並不加以研究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而在這充滿詩意一樣的生活裡,如何把書法在傳統與現代中不斷搜尋書法美的再造,是我們今天努力學習進步的切入點.在美學的空間中,用兩個字"對比"在摸索我們將走的書法之路,去總結,提升點是很有必要。

如何在書法技巧對比中找到書法的美,感謝分享轉發

我覺得對比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具有很厚重的美學理論基礎.而在視覺的對比中,書法的美無處不在.下面就幾個方面看看書法簡約的對比關係,使我們收到一些啟發:

一、漢字結構上的對比: 疏密.輕重.曲直.開合.聚散.伸縮.縱斂.主從.點畫形態的長短.對稱.粗細.正斜.方圓.凹凸.顧盼.虛實.映帶.避讓.迎讓.高低.左右相撐持.橫平豎直.內緊外鬆.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小中見大.大中見小.間隔距離.平衡與險峻.因果相應.。

如何在書法技巧對比中找到書法的美,感謝分享轉發

二、字體上區別特點:

各個時代帖與帖,碑與碑,作品與作品,拓片與拓片相對比.格調,風格,特點上的粗細.繁筆與簡筆,粗曠與典雅,單獨體與混合體.楷書的穩重端莊.嚴謹.寧靜.筆法的規範,用筆的起筆.行筆.收筆.藏鋒.露鋒.回鋒.放鋒.折處的收前起後.頓筆見方;行書中的起.行.收筆.快捷.流動.廣泛性.連帶下筆的帶法.順接上筆的接法.點畫間牽絲的連法.省筆與變形.上字連下字.下字承上字.結字的避讓揖讓;甲骨文書法的簡練.精巧.撲拙.古意;金文的厚實.憨重.天真.稚趣;隸書的精熟.完美.柔潤多姿.草書的簡易省捷飛動.個性十足.出神入化。

如何在書法技巧對比中找到書法的美,感謝分享轉發

三、章法上的講究:

書寫的形式,格局與布白,略度與細節,疏能走馬,密不通風,亂石鋪路與行面有序,行距的寬敞與緊湊,補充與省略,結字的避就揖讓.大小的錯落間插,留距煉行與行間布白,縱橫有勢,開闊清朗,左右行距大,上下字距小,落款的細節.筆法的一字結構,字距與行間的布法,整幅的佈局謀篇。

四、運筆中的注意:

筆肥墨潤,筆瘦墨枯,運筆快與慢,節奏對比的把握,停頓與急促,墨多或墨少,濃與淡,干與枯,溼與焦,飛白與漲墨,用墨的好壞,液體墨與磨墨的區別,效果特性,硃砂與彩墨的運用.草書與正書,行中有草,行中有正,大小錯落,連筆與省略,寫實與留白,以及筆與筆之間的區別與講究。

如何在書法技巧對比中找到書法的美,感謝分享轉發

五、書法用材的對比

紙與紙相對比,紙與絹,皮紙與宣紙,毛邊紙與報紙,貢紙與生宣,泥金紙與泥銀紙,各種纖維紙的特點.色紙與色彩的對比在裝裱中的效果,字體與紙張的搭配. 以及作品大小形式的運用.展廳群體作品不相同俗但求異雅.精典大方與樸實拙雅的運用,專家愛"色"與特點用材,素色與一般用材等等。

這些都構成書法對比的基本要求.在對比中找出差異和差別,看到矛盾的衝突,看到構圖的趨勢,達到對立統一.在書法中精心造勢,掌握平衡,營造跌宕的曲線美,在縱橫中突破平正,在虛實中構造空靈的妙境,使作品形成千姿百態的差異。

總之,筆墨當隨時代,中國書法藝術已經深深地烙下了中國文化鮮明的特點,具有中華民族國風的特徵,而我們在認真學習書法中不斷努力,不忘書法對比的美學關係,必然會使書法找到美的效果,找到成功的喜悅,得到一種幸福的感受,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