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印章,是一個單位合法性、權威性的標誌,直接代表著其權力、憑信和責任。然而,對於公司印章管理的法律風險及其防範意識,大多數企業未必知道,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訴訟案件屢見不鮮。

在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抗字第85號農民日報社訴濰坊新東方藝術學校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抗訴案中,法院認為,單位未盡到管理義務,導致行為人私刻單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單位公章、業務介紹信、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簽訂經濟合同的方法進行犯罪的,對受害人造成損失,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申字第177號徐州開元閥業有限公司與董琪、楊武亮一般借款合同糾紛案中,法院判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向第三人借款,並以公司名義向第三人補出借據,並加蓋公司的公章,應視為代表公司作出自願承擔該法定代表人借款的意思表示,公司應當承擔還款責任。

在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二終字第99號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與吉林華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保證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借款憑證系商業銀行證明已經向借款人發放貸款的有效憑證,債務人在其上加蓋公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財務專用章,對發放借款的時間、數額及已經償還事項進行確認,因此,借款憑證可以作為貸款實際發放的證據。

從以上案件中,我們不難看出,行政印章管理不嚴、亂用亂蓋是造成案件發生的主要因素。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企業的流程管理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合同的審批、簽署。

傳統印章之殤

在現有的印章管理制度下,大多數企業採用的是總部統一蓋章或者分子公司設立印章管理專員,用印人員要詳細登記用印的主要事由、用章次數,連同相關材料交由分管領導籤批。

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企業人員用印登記信息不詳細,用印次數登記不準確,由此就會造成偷蓋,多蓋及違法蓋章的情況。而且,登記簿方式不方便事後核查及核對,因此紙質管理方式給企業的規範用章造成極大困擾。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諸多不可控的潛在風險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讓傳統紙質印章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的運營管控訴求,特別是隨時隨地進行流程審批的業務場景。在此背景下,電子印章應運而生。

目前,電子印章相關產品種類眾多,企業在選擇時往往無從下手。筆者認為,選擇電子印章,應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考量:安全性,是否可以完全杜絕人為干預?移動性,滿足多場景下用印需求;兼容性,與現有辦公系統是否無縫集成;支持印章種類以及使用效率等。

軟硬結合 致遠互聯打造“智能印章”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的先行者和開創者之一,致遠互聯致力於幫助企業及個人提高工作績效和組織運營管控能力。為此,致遠互聯傾力打造了針對企業的智能印章解決方案。智能印章是致遠互聯數字化解決方案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旨在幫助企業提高用章效率,降低運營風險。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印章硬件可與致遠互聯協同管理平臺軟件進行無縫集成,實現印章合同使用的全流程管理,包括流程審批、用章流程監控、異常情況報警等。

具體來說,基於致遠互聯協同管理平臺,智能印章從印章管理和使用的角度幫助企業實現對分支機構的內部控制與有效管理,從保存、審批、使用、監管等環節進行全面記錄和展現,並實行分級(總部、分子公司、辦事處)管理,逐級負責多次審批,權責分明,大大降低了行政和業務印章操作風險。

同時,總部管理部門可以逐級非現場監控各分子公司、辦事處印章使用的詳細情況,使管理人員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進而規避風險,提高行政和印章的電子化、自動化管理水平。

除了固定應用場景外,智能印章也支持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端進行管控,例如,印章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印章外派的情況,通常公司即使安排指定人員攜帶印章,對外派過程中的使用情況仍然不可控。而該智能印章設備中含有GPS實時定位模塊,同時可與手機進行連接,控制印章使用。

多重安全保障 讓用章風險可防、可控

作為一款軟硬一體的企業印章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智能印章包含管理平臺以及設備終端。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基於管理平臺,企業可以實現用印申請、審批、授權、印章使用遠程監控、風險用印遠程終止、文檔管理、印章實時定位、用印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印章設備終端則具有指紋身份認證、驗證碼驗證蓋章、文件自動拍照、實時數據加密回傳、設備遠程定位、非法用印預警、蓋章區域檢查等功能。

相比於市面上其他同類產品,智能印章更加強調安全性及風險防控。一般而言,普通電子印章僅有保護蓋,無法完全杜絕人為干預。而且,如果申請流程不清晰,也會造成在印章使用過程中被惡意篡改,後果不堪設想。

智能印章在設計之初就著重考慮到了企業印章的高安全、可防控的硬需求。例如,智能印章在未授權時章面反轉,授權受人為干預超過3秒會自動反轉預警;在移動場景下,印章GPS定位及印章軌跡可複查;同時,使用人員可以通過可視化流程進行自定義設置,權責一對一,軟硬件匹配綁定。

在安全性及風險防控方面的出色特性,讓智能印章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目前,包括中國國貿集團、雲南建投集團、北京建工路橋集團、河南二建集團、河南五建集團、浙江金圓控股集團、成都勘探設計研究院、中興建設集團等近百家企業正在通過智能印章打造自身的用印管理流程和規範。

多年來,河南省第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河南二建”)由於業務遍佈全國,並在境外設有辦事處、分公司或子公司,導致該公司用章頻率高、用章機構分散、印章種類繁多(涉及上百枚印章)。公司管理層在印章使用管理上一直探索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期間經過多次調研考察,最終選擇致遠互聯智能印章解決方案,並構建了一套由總部統一管控的印章使用規範,具體流程為:

智能印章流程申請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申請人登錄致遠互聯協同管理平臺,通過調用“印章使用申請”模版即可完成用印申請。

審批生成檢驗碼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流程授權後,系統自動生成校驗碼,在完成印章使用後自動記錄用印時間、次數、地點和詳細記錄。

印章使用過程校驗

用的省心、蓋的方便 致遠互聯智能印章盡顯“黑科技”

通過校驗碼開啟智能印章,同時進行拍照留檔,在蓋章過程中同時記錄用章的次數,達到申請次數時,自動鎖定印章,超出電子圍欄區域自動鎖定印章,有效避免亂蓋、偷蓋現象。

基於致遠互聯智能印章解決方案,在滿足項目部現場用章需求的同時,河南二建實現了對項目部章的使用進行風險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用章安全,降低管理成本,有利於業務擴張。

數字化時代,企業需要通過不斷創新和變革,謀求更快速的發展。而這其中,不僅僅體現在提升組織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更需要具備降低法律風險的意識和手段。智能印章,在企業數字化管控流程中,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