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1000多平方米的村史民俗館即將動工

阮嘯仙紀念大橋五一前掛網招標,下半年動工

東源縣黨校選址下屯村

……

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很忙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近年來,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更高標準、更高層次,以綠色農業撬動鄉村產業興旺,以紅色文化凝聚鄉村奮進力量,使全鄉鄉容村貌美起來、農民口袋鼓起來。如今,紅色文化成為該村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天,跟著阿妹一起去阮嘯仙故居所在的紅色下屯村,感受這裡“紅”與“綠”相互融合的鄉村特色遊。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在阮嘯仙紀念館,據參觀學習簽到簿上的初步統計,自去年9 月開放至今,參觀人數已超過兩萬人次。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下屯村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特色遊。

遊在下屯

阮嘯仙紀念館參觀人次超兩萬

廣東革命史上著名的“東江三傑”之一阮嘯仙的故里就坐落於下屯村,阮嘯仙故居是河源紅色旅遊的一張“名牌”,給這古村添上了濃濃的人文氣息。

從渡口沿著景觀小道入村,沿途民居統一刷好的紅色文化牆畫讓人感覺到濃濃的紅色文化氣息,而紅色下屯的核心就在阮嘯仙故居,這裡是國家審計署掛牌建設的審計幹部教育基地,也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史國情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及河源市新時代紅色文化講習所。

走過村口小廣場,遠遠就可以看到兩棟白牆黑頂的仿古建築相隔200米遙相對望,那就是阮嘯仙故居的兩棟主體建築——阮嘯仙紀念館和大塘面老屋。去年,下屯村大舉修繕故居,同時,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美化亮化,做到修繕一處,美化一處,讓那些獨具特色的紅色遺址串點成線,既盤活了當地的紅色資源,也吸引了各地黨員幹部和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瞻仰參觀學習。

從大門進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阮嘯仙銅像,後面是一幅講敘他輝煌光輝而短暫一生事蹟的背景牆。在這裡,有一本參觀學習簽到簿,根據簽到簿上的初步統計,自去年9月開放至今半年多時間,參觀人次已超過兩萬人次。整個展館分阮嘯仙生平事蹟、阮嘯仙精神、紅色審計專題和紀檢監察專題共四大部分,按照阮嘯仙對革命事業各個領域所作貢獻的路徑為序,參觀路線循序漸進。參觀完畢後順著大門出來,大門外的小廣場綠化完善,旅遊廁所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參觀學習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優美舒適的場所。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東江國家溼地公園

玩在下屯

打造田園風光,發展休閒農業

從義合渡口開始,下屯村的“綠”讓人眼前一亮,東江水悠悠,兩岸竹翠綠,給這南國的畫裡水鄉塗抹上一筆清秀、亮麗的色彩。據瞭解,下屯村地處東江國家溼地公園,北面是蜿蜒起伏的群山,南面是滾滾而來的東江,平均海拔220米左右,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綠色村莊。隨著下屯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深入開展,該村率先啟動以EPC模式推動新農村示範村創建,完成洋洞8公里村道硬底化及主村道路面優化、村道美化綠化亮化等工程,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綠色鄉村更美麗宜居。

在“綠”字上,如何再做文章?下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坤指向村委會前正忙碌著的村民,“這裡有33畝地,他們正在種植蓮花。”據介紹,村口的這片蓮花預計今年夏天開花,屆時還有采蓮子體驗活動。

李坤介紹,面對大眾旅遊時代,體驗式旅遊成了遊客的新選擇。比如,遊客到鄉村採摘園體驗農家式採摘,這種體驗之旅,對長期生活在市區的遊客而言,別有一番情趣。下屯村抓住了遊客的心理,引進了陽光綠源企業,種植蔬菜、百香果、蓮花等,讓遊客體驗採摘百香果、蓮子等農田樂趣。同時,該村計劃在東江邊打造一條深度融入紅色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等特色的景觀綠道,並配合網紅點吸引遊客。“突出紅色旅遊、休閒農業兩大主題。”李坤說,他們將把紅色景觀與生態觀光巧妙融合,讓遊人遊歷紅色景觀的同時感受田園風光與山間野趣,讓“故居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實現“農業強、生態美、百姓富”。

東源縣下屯村立足資源優勢做足綠色文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啟激活鄉村振興的“密碼”

▲阮嘯仙故居

吃住在下屯

把“廚師專業村”的品牌擦亮

你知道嗎?全國首創中外廚藝競技真人秀《廚王爭霸》總決賽冠軍阮仲孟正是下屯村人。據李坤介紹,下屯村共有200多名廚師,分佈深圳、海南等各地,是名副其實的“廚師專業村”。

接下來,下屯村將以這一特色優勢為依託,結合河源客家菜師傅工作,把“廚師專業村”的品牌擦亮。“如今村裡的農家樂不多,生意也不好。”李坤直言,他們計劃從培養一戶農家樂致富帶頭人開始,把客人留下來吃飯,讓當地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從培訓客家菜製作入手,把“廚師專業村”的口號打響。

“從單純參觀的一兩個小時,到參觀吃飯的幾個小時,但這還不夠。”李坤說,隨著阮嘯仙紀念大橋即將掛網招標、東源縣黨校遷建選址確定、“阮嘯仙幹部學院”的籌建啟動,下屯村建成“愛國主義學習、幹部廉政教育、機關企業培訓、生態旅遊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文旅綜合發展體的雛形越來越明朗了。

在不久的將來,阮嘯仙紀念大橋建成,東源縣黨校、“阮嘯仙幹部學院”建好了,下屯遊就更有深度了。從義合高速下來後,從跨江的阮嘯仙紀念大橋到東江對岸,漫步下屯古村,聽古屋故事,浸養紅色薰陶。午餐,在東江邊享受最土的農家樂,品嚐義合鴨、義合酸筍等特色菜餚。傍晚,或騎行步行,到東江邊深呼吸;或採摘百香果、蓮子,體驗山村農家生活……我們相信,這樣的深度遊將引來八方遊客,讓下屯更美、更富!

值得一提的是

2019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三站·東源義合)

將於6月22至23日在這舉行哦!

讓我們相約一起漫步下屯古村

聽古屋故事

浸養紅色薰陶吧~

| End |

抖音號:搜“河源旅遊”加關注

1、內容部分來源網絡,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2、此公眾號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時效因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本網頁如無意中侵犯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電告之,我們將立即予以修改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