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領導根本沒有能力,卻能一步一步上來?

一隻會叫的小狼


為什麼有的領導根本沒有能力,卻能一步步上來? 這個問題問得好。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那些看起來能力還不如你的領導,一步步爬到高位,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職業發展到了一定高度,拼的根本就不是淺層的崗位技能,而是才幹!接下來我用一個模型——【能力三核】來說明一下。



很多人對於能力的認知是淺層的,但其實,能力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不同的職業發展時期,不同的崗位,比拼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能力的最外層構成部分是知識,往裡依次是技能、才幹。那麼,怎樣理解能力的三個構成要素以及不同職業階段的運用策略呢?

1、對知識的認知以及運用策略

什麼是知識?通俗點講就是指你懂什麼。

舉個例子。

十幾年前,我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人力資源部的助理。有次與技術部對接一項工作,旁聽了他們開會的內容。我發現雖然他們說的都是中國話,但是很多東西我都聽得不大懂,這就是專業知識的壁壘。

在我之後的職業生涯中,陸續在企業推行了一系列變革,一些人力資源的專業術語,比如KPI、OKR、OJT等等,也需要給非人力資源專業的同事做“科普”。

所以這些東西就是能力最外層的東西——知識。 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通常在學生時代我們拼的是知識,在畢業求職的時候需要拼知識。也就是說,職業發展的早期會比拼知識。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特別是國企、事業單位、五百強企業等)在招聘的時候對知識有硬性要求,他們要求學生是211或985高校畢業的。

這個時候,如果你在知識體量方面有積累、有沉澱,就會比較佔優勢。等到真正工作的時候,光拼知識是不夠的,這就進入到能力的第二個層面——技能。

2、對技能的認知以及運用策略

什麼是技能?通俗來講就是:你能做什麼。

舉個例子。

你是一個新媒體編輯,你看了很多關於如何寫出十萬+爆文的文章,這就是知識。當你自己也能寫出一篇十萬+文章的時候,這才是技能。

知識和技能最大的區別就是,知識強調的是你懂什麼,技能層面強調的是你能做什麼,也就是價值和結果的產出。

在職業發展中,通常職場初期和中期,都需要拼技能,因為工作要以結果為導向。

我有個來訪者,是某重點大學財務專業畢業的。他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實習,公司給他配了一個“師傅”帶他。 對於這個師傅,他挺不服氣的,他問我:“那個人學歷比我低,憑啥給我當師傅?”

我問他:“工作中有哪些問題是你搞不定,而你師傅能搞定的?” 他想了想說:“從納稅申報到稅務籌劃,不少事情的流程我還是需要問我師傅。”

我直言不諱地告訴他:“你在學校學習的是知識,職場比拼的是技能,你師傅工作十年沉澱下來的技能,值得你好好學習。”這就是知識和技能最顯著的區別。

技能雖然重要,但它並不是能力的全部,很多人對於能力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技能層面,認為那些技能不如自己的人,憑啥升到自己的前面,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狹隘的認知,因為越到高級管理層,拼的越是才幹。

3、對才幹的認知以及運用策略

什麼是才幹呢?就是指一個人的才華與才能。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人的天分、稟賦。

高層管理職位需要整合資源、駕馭人才、有大局觀和對趨勢的精準判斷。而有些領導在這方面有超乎常人的天分。

比如駕馭人。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他對群臣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

論單項技能,劉邦認為自己不及張良、蕭何和韓信。但在駕馭人才方面,他有別人不能企及的才幹,因為像張良、蕭何和韓信這樣的曠世英才都願意為他所用。

放到今天,在我們的職業發展中,特別是職業中後期,當你不斷向更高層的管理職位或更精深的技術領域邁進時,就要比拼才幹,而不僅僅是技能。

另外,說明一下,有些領導由於特殊的家庭背景、社會資源、裙帶關係等等,即便沒啥能力也能爬到你的頭頂,這種特殊個案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所以,我們要認清,能力是分層級的。最外層是知識,它只能幫我們入門。再往裡,第二層是技能,它能保證我們有一個持續性的競爭力。最內層的是才幹,這才是我們在職場不斷增值和樹立個人品牌的東西。

而領導之所以能力不如你卻爬到了你頭上,因為人家根本就不在技能層面和你比拼。

從能力的最外層知識到最內核才幹,要有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所以在職業發展中,不要嫌棄自己一開始位低權輕。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我是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感謝你的關注、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瑞希。


瑞希


這個問題我雖然沒有被邀請,但是我也想回答一下,不好意思哈。

我也曾經是一箇中層(國營企業)幹部,且工作成績,已經受到了集團公司的表揚與重視,當時我工作上調,科級提到副處級應該順理成章吧,反過來說,只讓當一個助理,等半年後再提升。當時我也並非是計較職位多麼高,而且提升以後,並非工資可以像現在也可以提高,工資不多增加呀。後來知道,原來他只是想安排自己情人的姑爺來嘀!

當時所謂的助理我只工作了一個月,果斷停薪留職,自己安排自己: 從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恩愛把家還.......😂😂😂


藍天白雲176238431


千萬不要這樣想!能當上領導的人,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是技術型的人,或自己在專業領域裡強人一頭。

要記住了,領導型人才在專業領域裡越是強悍,一旦走上領導崗位,很容易看不慣看不起手下人的專業能力,很容易扼殺掉下屬創造力,影響下屬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的發揮。

往往專業人士,看不起那些專業不夠精深當領導的人。

知道美國的航天飛機怎麼上天的嗎?是因為有一個協調能力特強,並在眾多科學家間遊刃有餘的非科學家。在我25歲的那年,我在電工班做高壓電工,我們的班長是一位40出頭的中年人,工閒時他叨叨說我們的徐廠長如何的低能,說自己當廠長一定比他做的好。當時我就覺得這位班長太幼稚,能當上廠長一定有他道理。

在歷史上這樣的經典例子多的很,比如說漢朝劉邦三國劉備;再比如美國國家游泳隊教練不會游泳,卻把游泳隊帶向了世界冠軍。

至於那些真的沒有領導能力的領導,我們不必去過分理會它,因為社會很現實,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適應社會的和能力,要最大程度地優化自己的人脈關係,也要最大限度地優化自己對一些負面現象的觀察角度以及處理方法。我說的並不是讓大家慫恿走後門拉關係這種行為,而是真的沒有領導能力的人不可能一直有這樣幸運,至於我們自己應該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自我能力發展與培養上。

非常歡迎有不同意見與想法的朋友參與到討論中來,對仙言俗語的職場乾貨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本賬號就能獲得持續的乾貨分享!



仙言俗語


不要相信某個領導沒有能力,不要想當然,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高度或者閱歷不夠無法領悟領導的能力而已,有些事明明發現領導安排得不合理其實是政治任務,有些事明明安排得有遺漏其實是故意的只是我們不明白道理而已。我有同事平步青雲一路升職,開始我也不明白這人怎麼什麼事都馬虎大意莽夫一樣瞎搞怎麼會被重用的?後來我才明白不是人家不懂瞎搞,而是人家故意事事留漏洞讓領導指正的,所以人家成了管理者我還是普通員工。這社會很複雜很套路,能冒尖的一定都有自己的本事,或許只是我們自己不懂而已!


一直在路上88397681


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你看到的或許只是結果,為什麼他能做到領導而我不能?但是你有沒有了解到他當領導背後的經歷或者說原因?

我們單位中層領導,一共有十幾人,這裡面除了3個空降的,是對他們在之前企業中的成績讓企業信服,聘用他來公司做管理層的;其他人都是從基層員工提拔上來的,有財務、人事、客服、研發、生產、營銷和品質,就像我們財務,雖然不是科班出身,當時公司成立的時候就進來,從出納開始做,自己工作之餘上各種會計培訓課,考到會計證、初級、中級,去年又拿到了註冊會計師,他從財務部2個人的時候,公司往來、成本、總賬都是一個人在做,在後期公司壯大,業務量增加,財務部增設人手,他才逐漸脫手,他下面幾個會計都是科班出身,有的也在大企業待過,其中也有人表示不服,認為經理的專業沒有他紮實,有一次那個人工作出錯,是經理第一時間發現,將他賬目修正過來,才避免了公司的損失,那個人問到為什麼經理會發現,經理說:我雖然一開始不是學會計的,但是我瞭解公司的業務,知道你這樣做是不合理的。他們只看到了財務經理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們沒有看到下班後他去參加各種培訓,週末來公司加班,翻翻公司考勤記錄,一個月八十幾個小時的加班,他在工作上的付出是別人無法感受的。

任何一個被提拔為領導的人,都是有可提拔的理由的,紮實精進的專業知識、為人處世的品德、對企業的忠誠度、強大的人脈資源等等只要是對公司發展有利,能促進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都可以作為提拔一個人的理由;而不被提拔也是有很多理由:價值觀跟企業不一致、忠誠度不夠、正能量不足、德行不匹配等等。

與其在這裡埋怨領導沒能力,不如跟領導對比,發現領導的閃光點和自身的不足,加以改善,總有一天,你也會得到公司重用


小話梅青青


在中國,把人脈和拉關係,請客送禮,定為情商很高,定義為是一種大智慧,大能耐,並不是看專業能力和工作能力,理念都已經傾斜了,你能有什麼辦法。說白了,權利氾濫,沒有制衡,絕對的領導權威,不靠阿諛奉承,溜鬚拍馬,行賄受賄,只靠專業能力確實也是晉升無望,在權利面前,你沒有發言權,只有服軟,奉承,請客送禮,逢迎,領導才會龍心大悅,施捨給你一點職位。綜上所述,並非中國人軟骨頭,愛鑽營,其實本質上是權利太過氾濫造成的這一現象!如果給一個民主公平的氛圍,遇到不公平我們可以投票否決,投訴有門,低層人民合理的意見能得到重視,靠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展現,靠民主的投票來實現晉升,而不是領導一個人說用誰就用誰,那麼,我相信沒有人天生賤骨頭,自願把自己的血汗錢拿去行賄送禮,討好領導給領導用。往往都是靠正道無門,人心就開始琢磨著斜道晉升了,曲線求進步有時來得更快,直線行不通耳!試想,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誰還會盡心的去專研學術,攻讀專業知識,國家的技術領域怎能突破?他們都把功夫花到專研攻心計,如何討好領導這一學問上去了。這是對整個民族的發展非常不利的,專業頂尖人才將越來越少,努力的方向已經偏離。


謹言慎行馮Y偉


領導不一定要會某方面的專業能力,只要他擁有權利後,又很有威信,也就是具有權威了,依然是個好領導,依然是算有能力,而不是說領導必須要有你會的專業能力。

比如學校吧,領導可能教書不如教師,甚至教書很爛,知識文化不如教師,但他很會管理學校,管理教師,將學校搞得風生水起,井井有條,大家都佩服他,服從他,他這就是一種超強的管理能力,這也是一種能力,且這種能力,如果拿歷史上名人比較,如果你是帶兵多多益善的韓信,他就是統帥大將的劉邦,顯然劉邦更勝一籌。

當然,你可以說,在領導上臺前,他在專業上很爛,為何選他,這不是很不公平嗎?



由於我們目前制度選拔上的瑕疵,的確讓一些在專業能力很差的人上位了,但他既然能上位,依然可能具有某種特殊能力:

一能喝酒

大多數能當領導的人,特別是如果層級還不是特別高時,能喝酒幾乎是必備技能,你既然想往上爬,在我們目前的環境下,為了獲得廣泛有效的人脈,參加各種飯局是少不了的,上了飯局你不能喝酒,氣量就短了三分,別人喝得稱兄道弟特別瀟灑,在人際關係上也遊刃有餘,如果你一直乾坐著,傻乎乎的樣子,自己都會不好受,這樣的領導當著可能也會憋屈。

當然,你越爬越高了,又注重養生了,沒人敢整你酒,但為了籠絡下屬,有時你不喝,人家敬你酒,你也不能總推辭吧,何況還有和你平級或者級別更高的呢,有時推無可推。

所以,想當領導,你要問問自己能不能喝?如果身體不允許,命比官重要,沒那個命不要強求,可以向其他方面發展。



二能吃

有人覺得這也是能力,定然覺得這是胡扯。

其實不然,能吃絕對是一種能力,在人際關係裡大圈,飯局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不說天天吃,一月少不了參加各種酒席。

吃的太多又經常吃,常年累月,絕不是好事,很多人肥胖大肚子,即使有的鍛鍊,身形還不錯,如今的食品,不要以為高級的場合,就多好,還是可能吃出不少問題。

所以,想當領導,要問問自己能吃嗎?如果不能,還是搞好專業,如果你真有才,依然能發揮很大潛能。



三能拍

有人覺得不就是拍馬屁嗎?這還不簡單,只要我低三下四像條狗,還不拍的領導溜溜轉。

當然,一個人連做人的起碼的尊嚴都不要了,像狗般跪舔領導,可能也有機會,也能向上爬,但這絕不是拍馬屁的高境界。

我們看到了電視裡,特別是那些死太監,不但沒了根,連一點人格都沒有,簡直賤到了極致,拍皇帝馬屁讓人噁心痛恨。

這絕對是對拍馬屁的誤解,電視裡導演可能為了影視效果,可能為了塑造人物,可能為了表達一種憎惡,也有可能就是一種對拍馬屁的意淫,才會呈現一種噁心的拍馬屁。

其實,最高境界的馬屁,是帶有一種目的的讚美,這種讚美讓你感覺是自然而他又是發自內心的對你的誇讚。

區別是真的讚美,目的性不強,人格是平等的,是看到領導某方面真好才有的誇讚,而馬屁披著讚美的外衣,隱藏有強烈的個人利益目的性,有違心的誇讚。

但我真正見過馬屁高手,每次見到領導,就好像是他親人一般,完全沒有一點違和感,他說出領導的好話,自然而不生硬,似乎完全是一種真情的流露,每次領導見到他,領導都喜歡和他聊聊,似乎領導只有和他站一出了,有時才沒有找不到話說的尷尬,特別厲害。

所以,想當領導,自己會不會說話,也特別重要,甚至比能喝能吃更重要。



四膽大能走

再好的領導,總有愛憎的,和領導關係不一定都是非正當的,但多走走,聯繫聯繫,對於想往領導崗位走的人,絕對必不可少的。

我們說的能走,當然不是說的走路。這種走有兩層含義,一種是你真到領導家去走動,或者和領導一起做些私事,比如領導愛釣魚啊,沐浴什麼呀,你有膽去還放得開,能松能緊,不但和男領導能處好關係,領導愛人面前要討喜,要會和女人打交道,絕對能幫你不少忙。

還有一種走,就是你能活動關係。

所以,想當領導,你得問問自己膽壯不,張不張得開嘴不,邁不邁的開腿不。

如果你獲得了不當利益,膽大不,不然一有風吹草動,你就嚇得坐臥不安,膽小了真的嚇死你(誇張了點)

當然,有人說某某人這些能力都沒有,或者這些能力不全,就當領導了,我不服啊。

即使他沒有這些能力,如果他通過某種手段上位了,只要學會了管理能力,依然是合格的人才,因為管理能力有時比某一專業能力更高,更有用,更重要。



所以這也給某些領導提了個醒兒,姑且不論你如何上的位,如果要下屬服你,那怕你之前專業某方面能力不如別人,一定要有胸襟氣度,且既要有權也要有威,不能有權無威,那是沒能力的領導,如何樹立威信,絕不是簡單拿權壓人,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在你當領導前,幹得的確不如別人好,更不能簡單拿權炫耀壓人這麼做了。

所以,領導可能沒你說的專業能力,但他可能有管理能力和權威,依然算是好領導了,可能領導既沒專業能力,也沒管理能力和權威,但他可能有我們上面所說的能喝,能吃,能拍,大膽能走等能力。

當然,從社會和單位或者企業發展來說,領導具有管理能力和權威,已合格了,如果又懂專業能力就非常棒了,那種只會吃,喝,拍,送的領導越少越好。

最後要說的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吃,不能喝,不會拍,又無能力,上臺了也不會管理,那就絕對是一個垃圾領導了,正經能力不會,連歪經也不會,那種純粹靠利益輸送上位的,上了也未必過的開心吧。

這些現象在公家單位稍微嚴重點,如果你真有才,不願那樣兒,可以去私有企業,私有企業以公司發展至上,會相對好些,如果還是不滿,如今自己創業的也很多,你若成功,不是可以在一定範圍裡改變這種現狀嗎?


0小叔談情感


在職場上這種現象並不少見。有些員工,你明明覺得能力比他強,可是職位卻是沒他高,待遇也比他低。眼看著一個“能力”比自己“弱”的人高高在上,自己心情很難平靜。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既然能夠成為領導,必然有他的“金剛鑽”,且不可只看人的一面。

領導到底哪裡比你強?

作為領導,因為所處崗位的關係,需要更強的統籌能力、社交能力、判斷能力以及目標的認知能力等。

領導的“能力”與下屬的評判並不是同樣的標準。如果非要進行一番比較的話。

1.領導更懂得如何用人

領導是團隊的負責人,是團隊人力資源的掌控者、配置者和效率推手。所以,必須能夠了解自己團隊的成員,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同時根據不同人的不同情況進行任務安排和指導。

他們表面上看上去什麼都不幹,但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粘合”作用,將大家凝聚到一起,能夠把任務完成的比較穩妥。這樣的人,靠的不是百米賽跑一樣的衝刺能力,非要自己個人拿到第一名,而是設法讓整個團隊具有高效的戰鬥力。自己只做幕後默默無聞的那個人。

2.領導的“單幹”能力可能比較弱,但是卻比你更會做人

有些領導的專業能力確實一般般,真的討論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方案,可能不如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但是,團隊是一個整體,只要有人能夠解決問題就好了。你能力很強,可是老闆並不清楚。可是領導卻知道在適當的時間到老闆面前邀功,為大家爭取獎勵和福利,為大家爭取更好的辦公條件和寬鬆的辦公環境。

他不用去做一個“強者”,只在背後做一個為大家服務的後勤方面的“好人”。

有些人覺得只要能力強就可以當領導,實在不然。因為老闆要的是兩方面,一方面是目標的達成,另一方面是能夠幫他分擔工作,給他足夠的“安全感"。相對於下屬來說,領導對老闆更加了解,更能夠進行有效溝通,不但幫助大家,同時幫助老闆一切把問題都解決了。

3.領導“做事”的能力差,但是籌劃工作、達成目標的“謀事”能力卻比你強

一個任務完成,一個目標達成,對於老闆或者公司來說,不會過多瞭解誰完成的,也不會過多在意到底怎麼完成的,只要能夠完成、能夠達到目標就OK。

一個團隊,可能有各種不同專長的人組成,論技術,領導不如專業的技術人員厲害;論文案,領導不如專業的文字編輯人員厲害;論管理,不如具體的方案擬定者厲害。但是領導卻能夠站在公司高度,整合這些各有專長的人,形成一致意見,同心協力去工作。知道讓大家如何配合,知道如何揚長避短。

反觀之,如果不是領導的作用,讓這些各有所長的人自己進行路徑選擇,可能各自為是,甚至否定老闆的想法。因為老闆的“能力”也不如員工。

單純按照“能力”來進行領導和下屬的區分並不合理,一方面領導的能力界定與下屬不同,另一方面侷限於所謂的能力來進行員工優劣的衡量也不符合職場的特徵。職場上員工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不是一對一的擂臺PK,更不是單兵式的突破,職場的環境更復雜,職場人的整體工作也需要以資源的形式進行最佳的組合與優化才可以。

對於員工來說,比“與領導比誰的能力強”更重要的是學會“被領導力”

現在職場上、管理上都在強調“領導力”。領導力是領導要做的事情,作為下屬,就要反向塑造好自己的“被領導力”。

1.與能夠領導別人是“能力”一樣,能夠成功的”被別人領導“也是一項能力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職務和薪資能夠不斷晉升,但是憑什麼?因為你的工作和業績得到了公司的肯定,也就是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每個人一旦職務晉升之後就會由原來的被領導者成為領導者,如果你不是真正清楚被領導者的心態、被領導者與領導者之間如何在路徑上和思維上保持同頻,不清楚被領導者之間是如何形成協作並同時配合領導工作,一旦成為領導,你何以處之?

學會被領導才是成為真正好領導的臺階。所以,與其盯著領導的能力,不如在自己被領導的方式和方法上多下點功夫。

2.被領導並不是卑躬屈膝,而是一種自我境界提升的慾望和不斷追求進步的謙虛姿態

一方面,要能夠看到領導的長處,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與領導有更多的接觸。真正搞明白,為什麼他的”能力“一般卻做了你的領導,找出他人的長處進行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另一方面,在被領導過程中,站在領導的角度看待問題。徹底搞清楚領導的思維特點和待人處事的作風,能為己用則為己用,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對於員工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更重要的了,往小處說可以升職提薪,往大處說有助於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反之,不會有真正的進步,因為你的眼光都盯在了自己的優點上,已經給自己封頂了。

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長,也沒有人無緣無故進步或者成功,領導也是一樣。他的進步後面肯定有著自己的專長和心得,他能夠在領導的位置上,是得到了公司的認可的,換句話來說,是滿足了公司的需求的。

呂布能力很強,最後落了個悲慘的結局,劉備”能力“很弱,一樣雄踞一方。



指尖視野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沒當過領導,活得太低端了,整天覺得領導不如他。

我告訴你,如果是私企,領導不如你的概率非常小。為什麼?因為私企追求的是利益,不能給公司帶來利益你覺得老闆會讓他拿這麼高工資嗎?

你以為老闆是傻逼啊?你拍個馬屁,和他關係好,他就讓你上位,多給你發工資?搞清楚,多花一分錢那都是從他腰包裡掏出來的。

你拍個馬屁對他有毛用?還不如省下你那點工資出去找個外圍爽一下。你覺得比起馬屁來說哪個更爽?

就算是中低層管理崗,不會直接對接老闆,可是他的上司一樣kpi掛頭上,直接與他的利益掛鉤。

你覺得一個能做到高層的人會傻逼到犧牲自己的利益,就為了讓你這個關係戶、馬屁精多拿點工資嗎?是你你願意嗎?

我曾經親眼看到某500強企業項目經理kpi不達標,述職的時候被就地免職,高層直接打電話讓人事結算工資。

如果是國企或者體制內,有很大概率你的領導看上去不如你。注意,是看上去。

為什麼呢?我們拿國企來說,高層都是經常調動的,比如我們集團內部,今天你是投資公司總經理,明天可能調你去地產公司做總經理。

兩個領域有關聯性,但並不強。投資公司總經理過來後,很大可能對於本行業的瞭解程度還不如公司中層,甚至不如基層管理。

這就造成了你認為他能力不如你。就好比你讓諸葛亮和一個士兵單挑,士兵雖然不一定有多高強的武藝,但畢竟天天操練,諸葛亮很大概率打不過士兵。所以你就可以說諸葛亮還不如一個士兵嗎?

體制內我不太清楚,但我們集團而言,部長想要再上一級,要麼有高級職稱,要麼是碩士學歷,這是硬性要求。而部長這個職位,也要求本科學歷加中級職稱。

你以為職稱那麼好考的嗎?

另外就是國企和體制內大多數領導很低調,有些做到領導崗位之後年紀也不小了,人家就想混工資圖幾年清閒,所以不願意去做很多事,得過且過。以至於讓你覺得領導沒什麼能耐。

國企和體制內高調是大忌諱,風頭被你佔了你的領導就會有意見。至於混日子這個事嘛,國企和體制內本身工資水平就低於私企,想掙錢的誰來?都是拖家帶口圖個穩定。

混到一定程度也就知天命了,知道自己爬不上去了,那還不如混日子。別說別人,我現在就是國企部長,等我爬到副總,我也管幾個清閒部門混工資,心思放在別的地方了。

所以不是人家沒能力,而是人家覺得沒必要展示自己能力,或者不想太高調罷了。單單說高級職稱,你考過就知道了,能拿高級職稱的不可能是傻逼。

總有些社會底層覺得領導不如他,其實不過是自己眼界不夠罷了,站的角度太低了。

類似的扮豬吃老虎的領導我遇到過好多了,都是看上去感覺還不如你自己,人家真正認真起來,能爆你十八條街。

沒事少自以為是了。


三句不過崗


職場晉升,背景、機遇、能力都不可少。

——有的人能步步高昇,就是因為背景過硬。

我的一位朋友,在渤海邊上那個發生過大爆炸的直轄市工作。

一次閒談,聊起了他單位一位退休副職領導。

這個領導是廳局級幹部。

用朋友的話說,人非常好,待人和氣,體恤部屬。

但是——形象、能力都非常糟糕。

人特別瘦弱,說話有氣無力,毫無領導幹部的氣質;帶著眼鏡,但是文化水平讓人不敢恭維,讀講話稿都不順溜。

秘書寫好講話稿,一些多音字、生僻點兒的字,都得註上拼音,要不然這位領導就可能出錯。

之前就曾經因為讀錯字,在一次很嚴肅的會議上,惹得全場鬨堂大笑,經久不息,甚至還有掌聲。

“這樣的人,咋上去的?”

“人家有個好爹啊!”

這位領導的父親,是位級別相當高的領導。

草根子弟,每一步都得在黑暗中摸索;但是有的人,職業生涯是有路線圖的。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一出生就註定至少能到某個位置。


這種情況,體制內有,公司裡也不少見。

小三上位,親戚當家,老鄉同學組團跑步前進,哪家公司都屢見不鮮。

那位“小目標”前首富,說過一句“什麼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很有道理。

但是還有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他一直沒說,“什麼清華北大,都不如有個好爸”。

講真,我非常羨慕思聰公子。

萬達的員工,需要辛辛苦苦、一步一步往上爬。

人家呢,一出生就是主人。

投胎,絕對是個技術活兒。大家有空兒,都要好好鑽研鑽研。


——如果一個人能屢獲提拔,必有過人之處。

前邊所說的那位廳局級領導,還有個弟弟,官做的比哥哥大多了。

現在新聞上,經常能看到弟弟的身影。

朋友說,弟弟和哥哥相比強太多了。

有一次,朋友和他兄弟倆一起吃飯。

弟弟長的好,派頭十足;記憶力驚人,泛泛介紹一遍,十多個人的名字都能記住。

而且,思維敏捷,條理清晰,出口成章。

致祝酒詞,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的感受,讓人非常舒服。

席間,不管誰去敬酒,連不喝酒的司機以水代酒去敬,弟弟都是一口乾。

沒一次是“你幹了我隨意”。酒量之好讓人佩服,謙遜低調更令人動容。

“這樣的人當官,咱真是服氣。”朋友說。

兄弟倆是一奶同胞,資源都差不多,為啥做官差距這麼大?

我覺得,決定性因素,就是個人能力。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如果說一個人步步生蓮、節節高升,全是靠關係,自己毫無本事,打死我都不信。


——搞清楚什麼是能力,才能準確評價別人。

再回到我們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領導根本沒有能力,卻能一步一步上來?"

我覺得題主可能根本沒有弄清啥叫能力,至少對能力的理解非常片面。

人,特別是當領導,最重要的能力,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領導主要幹什麼?

不是從事某項具體工作,不是機械出故障了跑去救火,不是每天鑽研一篇講話怎麼寫,不是研究怎麼編好一段程序。

而是,琢磨誰能幹好,派誰合適,怎麼安排,如何激勵。

當領導,得善於洞悉人性,平衡關係,分配資源。

一些人說領導沒能力,無非是覺得領導幹一線工作水平差,處理具體業務不行。

這樣的人,只看到了領導的短處。

其實,人傢俱有的能力,才是職場最重要的高價值能力。

說句扎心的話,認為領導沒能力的人,大概率是眼界有限、妄自尊大,是真的沒能力。


結語:想當領導,別死盯著領導的短處不放,要善於學習人家的長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