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稱“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索額圖到底做了什麼?

醉墨客林世偉


與其說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不如說康熙把親兒子(太子)的過錯都歸“功”於索額圖,認為索額圖是太子背後的始作俑者,把自己一手培養的儲君給教壞,走向被廢的道路,從而引發了後來的“九王奪嫡”事件。所以在康熙心裡第一個恨得就是索額圖。



索額圖家族曾經是康熙親政時期最信賴、最依賴的家族。其中康熙為了得到索尼家族的全力支持,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裡為皇后(太子胤礽生母),整個索尼家族可謂是風光無限。


索額圖,是順治皇帝託孤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輔大臣索尼的兒子,同時又是康熙的老丈人。

在康熙剛親政時候,幫助康熙智除鰲拜立下不世之功。


當時鰲拜權傾朝野,朝廷一半官員為鰲拜所用,康熙和孝莊舉步維艱。索額圖就是在這個時候,聽取了父親索尼和孝莊太后的明示,明裡暗裡幫助康熙,在宮裡事康熙的左右膀臂,在宮外又充當康熙監視鰲拜的眼線,正是有了索額圖的全力幫助,康熙才一舉除掉鰲拜。


康熙十四年(1675年)陪伴了康熙幾年的赫舍裡皇后因為難產去世,康熙傷心不已,為了懷念去世的皇后赫舍裡,康熙皇帝違背祖制封了剛出生的胤礽為皇太子,其實康熙這樣做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讓索尼家族的人感受到康熙對其的看重,和獎勵索額圖為朝廷做出的貢獻。


隨著康熙的帝位越坐越穩,索額圖在朝中的官職也是一路高升,曾先後擔任吏部、戶部官職、朝廷議政大臣、內閣大學士等職務,在《康熙王朝》中,康熙更是褒獎稱索額圖為“三眼索相”可見索額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能力。


隨著康熙兒子們逐漸長大,以索額圖和明珠兩黨的政治鬥爭也越來越明顯,索額圖作為太子的姥爺一直暗中結黨營私為太子籌謀儲君之位明珠作為大阿哥的舅舅也同樣如此。正是因為兩人的相互碾壓,搞得朝堂官員分幫結派烏煙瘴氣,讓康熙不勝煩惱。


最讓康熙惱怒索額圖的是,自己費了很大精力和心血培養了近二十年的的兒子,在康熙眼中寬宏仁厚的太子,隨著跟姥爺索額圖的相處變得“悷氣”很重。




從這點可以看出跟什麼人學什麼樣,沒錯的。而且太子變得很有心機,甚至利用太子的威嚴公然收取行賄官員的財務,和向下級官員籠絡人心,培養自己的勢力。


還有就是太子開始變得非常狂妄自大(擺架子),對於其兄弟親屬的態度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沒有了從前的兄友弟恭。

再有就是胤礽對於康熙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康熙在行宮生病時候,作為太子的胤礽竟然沒有表現出來半分的悲傷,甚至還有點幸災樂禍的愉悅,這些康熙都看在眼中。


最讓康熙不能容忍的是,在康熙出征葛爾丹時候,讓太子監國。沒想到索額圖竟然暗中勾結前明餘孽朱三太子,要推翻康熙政權,慫恿太子繼位。


正是因為索額圖的這些教唆,康熙費勁這麼多年的心血培養的儲君,落得個被自己親手廢掉的下場,反思之餘,康熙把這一切太子變壞的根本原因全部算在索額圖的頭上,稱其為“本朝第一罪人”。



微風之語


看過《康熙王朝》電視劇的看官,肯定對索額圖不陌生,康熙時期的權臣,他的老子是索尼,順治皇帝欽點的四大輔臣,康熙皇后的叔叔。少年時,整天陪伴在康熙身邊,與康熙有著濃厚的感情,當初康熙剛登上皇位,鰲拜擅權,索額圖輔佐計擒鰲拜,並將其黨羽一網打盡,故深受康熙的信任。鰲拜及其黨羽被清除以後,康熙開始論功行賞,索額圖的功勞肯定是最大了,從此他便開始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官越做越大。

康熙時期,俄國不斷侵擾我國邊境,康熙多次派兵與俄軍作戰,最後康熙還是派索額圖率團去與俄國談判,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收復了被侵佔多年的雅克薩城,結束了中國多年的邊境戰爭,這與索額圖也是分不開的。

按理說索額圖與康熙關係這麼密切,建立的功勞也是不同尋常,為什麼最後被康熙稱為“清朝第一大罪人”?

因為索額圖晚年做了一件錯事,引起了康熙的厭惡。那就是他參與到了皇室的儲位之爭當中來。

康熙作為千古一帝,他打破了清朝之前的祖制:皇帝生前不立太子,預立胤礽為儲君。康熙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多爾袞事件再次發生。胤礽是孝誠仁皇后,而索額圖是孝誠仁皇后,作為太子的外叔公,在宮中奪儲之爭中,他極力維護太子地位,成為太子黨的首腦人物。在朝堂中,索額圖也處處為太子說話,謀差事。而覬覦皇位的其他皇子也並不甘心,把矛頭一起對準太子及太子黨,他們造謠非標,無中生有,向康熙進言,說太子的壞話,攻擊太子黨,索額圖就首當其衝了,康熙對太子和索額圖的印象逐漸變差。

後來康熙帝南巡到德州,太子得病,召索額圖至德州侍疾。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額圖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視皇太子,其實是藉此觀察太子和索額圖的關係和他們的活動。索額圖陪伴太子一個月左右,太子病癒後,一起回到北京。

值得深思的是康熙給索額圖安的罪名是“議論國事,結黨妄行”,指的就是索額圖和太子在德州時候的一些不軌行為,雖然沒有真憑實據,但是康熙認為索額圖會藉此機會發動宮廷政變,使太子提早奪位。帝王最是無情,康熙本著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原則,將索額圖交宗人府拘禁,不久索額圖便死於禁所。

後來康熙帝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與沙俄在尼布楚的談判外,全面給予否定,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我覺得索額圖在宮廷奪儲之爭了表現的太活躍,不僅導致了其他皇子和其他對立派的群起而攻之,同時也引起了康熙的厭惡,沒落得一個好下場。

回答完畢。

歡迎大家點贊和關注,持續為大家解讀歷史。


小奇奇愛歷史


索額圖,出生大約在崇德元年(1636)前後,生於盛京(瀋陽),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間 大學士,滿洲正黃旗人。索額圖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貴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 。中國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協助康熙帝鞏固清朝政權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平定了“三藩之亂”,成為朝廷裡最有權勢的大臣。 

索額圖平生最大的功績有四個,一是幫助康熙生擒鰲拜;二是為平定三藩出力;三是簽訂《尼布楚條約》;四是從政準格爾。

那麼為何康熙如此痛恨索額圖呢?原因就是在於索額圖帶壞了他最器重也最寵愛的兒子胤礽。索額圖參與黨爭,參與了皇室鬥爭,鬧得父子不合,在康熙親征時設計差點陷康熙於死地,康熙最後的時候把參與黨爭的人統統丟進了天牢,明珠也是。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囚禁後,康熙曾傳諭:“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意思是說,康熙經過深思熟慮,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拿下了索額圖。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廢黜太子胤礽時,康熙曾說:“從前索額圖助胤礽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還是明日遇害,晝夜不得安寧,時時警戒,朕若不先發制人,爾必先發制我。”

康熙兩次提到“先發制人”,還說“潛謀大事”,說明索額圖確實有攛掇太子謀反的舉動。只是康熙及時發現,太子未能成事。


Sylar弈


索額圖參與九子奪嫡,導致朝局更為複雜。導致康熙晚年對於治國有心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