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變成世界首富的工具

技術的進步到底會帶來怎樣的不公?

文 | Brian McIndoe

圖 | pixabay

每當談起財富問題,總是非常揪心。從今年3月份美國《福布斯》發佈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來看,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身家淨值高達增至1,310億美元。當然榜單裡每個富豪的財富值都讓人愕然。

此外,今年樂施會(Oxfam)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擁有著更誇張的數據——僅去年一年,全球億萬富豪們的財富就增加了9000億美元,平均每天增長25億美元;26 位世界頂級富豪擁有的財富幾乎相當於全球最貧困的38 億人(全球一半人口)的財富之和。

2017年的數據是43位,現在緊縮到了26位。

那到底是什麼在推動這社會財富不公的局面,且越來越天差地別?

技術是社會不平等的推動者?

毫無疑問,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財富主要是通過破壞一箇舊行業,通過軟件的應用,通過零售業來建立的。亞馬遜自1997年成立以來,它的崛起令人震驚。我們可以看看它的股價變化(如下)。

当人工智能变成世界首富的工具

資料來源:Brian McIndoe

亞馬遜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其股價仍然有著驚人的增長速度,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技術壁壘。許多初創公司想成為下一個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已經成為商界的搖滾明星。

不幸的是,亞馬遜的員工,尤其是大批的倉庫工人,他們的工作環境要糟糕得多。為了完成工作目標,員工不得不在瓶子和垃圾桶裡小便的恐怖故事已經變得很常見了。

然而亞馬遜的技術升級將給工人們帶來新的挑戰。近日有外媒曝出亞馬遜利用人工智能(AI)監管工作人員,只要工作效率不符合系統標準即自動遭開除,一年來已開除超過300名員工,有懷孕員工抱怨工作環境“比監獄還糟”。

当人工智能变成世界首富的工具

員工維持生計苦不堪言,卻朝不保夕。那些像亞馬遜一樣改變商業模式的人,他們擁有了成為大富豪的機會,畢竟他們的企業學會了如何在更艱苦的條件下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在早期,自然資源的開發、交通網絡的建設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的實行提供了動力。在20世紀後期,隨著微處理器和互聯網的發展,這一切開始發生變化。新技術的出現使得數字化趨勢呈指數級急劇增長。如今,知識產權成為一種新型“黃金”,資本家生產“黃金”則是通過軟件來實現自身想法。

幾年前,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闡述了軟件對許多行業造成的創造性破壞,並用簡明扼要的話概括了形勢:“軟件正在吞噬世界。”

自那時起,隨著自動化滲入零售業的自助結賬、語音激活數字助理等新領域,被破壞的行業越來越多。

從18世紀晚期的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新技術的應用一直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核心。技術和資本主義已經緊密相連,以一種共生關係相互服務,這也為社會帶來了不少好處。

如今,觸手可及的世界知識、鼠標點擊就能購物、智能手機能給予我們太多便利,這些在我們看來都不算什麼,但早期的幾代人會覺得非常神奇。

然而,社會成本也隨之而來。失業、缺乏再培訓的選擇以及工資競爭是成本的主要因素。技術改變了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權力狀態。當你能被自動化淘汰時,你真的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能力。

將一切變為自動化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情景:企業幾乎擁有了實時優化業務所需的一切。他們擁有即時通信功能,通過大量傳感器來收集數據以進行詳細處理分析,達到從銷售點到原材料的供應鏈集成,超強的計算能力和雲存儲,所有的這些都與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相結合。

這些技術通過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為資本家提供端到端的利潤最大化,這對股東來說是件好事,但對工人來說並不太好。事實上,自動化現已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如果員工未能達到生產目標,就會自動被解僱。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亞馬遜員工被AI取代的例子。The Verge透露的一份文件稱:“亞馬遜的系統會跟蹤每個員工的生產率,並自動生成關於質量或生產率的警告或終止工作的訊息,無需通過主管。”

亞馬遜的一名發言人事後聲稱,主管可以推翻解僱決定,這一爆料引發鋪天蓋地的公眾關注,雖然其中並沒有提供關於這個系統使用頻率的數據,或者是否使用過此功能。

在實施新理念方面,亞馬遜是公認的先驅者,它為其他公司鋪平了道路。毫無疑問,在不久的將來,由於未能滿足指標而自動被裁將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

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

工作性質和謀生能力現在正遭受嚴重威脅。一種新的技術發展潮流已出現,這種技術可以從經驗中學習,並做出利於人類的決策。

IBM的首席執行官羅睿蘭(Ginni Rometty)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道:“我預計人工智能將在未來5到10年內會100%地改變工作性質。”

她是在討論IBM開發的一個新系統時發表的這一言論,該系統可以預測員工何時計劃離職,準確率高達95%。從表面上看,在找到其他更有創造性的用途之前,研發這個系統的意圖是為了提高員工的保留率。

然而,和許多企業領導人一樣,羅睿蘭認為這些新技術是有益於我們的,它可以增強人類實現目標的能力,並降低人類的傷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章指出IBM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將其全球人力資源部門的規模縮減了30%。”

對於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在工作場所的應用,其他人的想法並不那麼樂觀。在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回顧了多項研究的結果,這些研究預測平均就業影響為38%。他們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項研究,即這些技術的應用“將導致收入不平等的現象大幅加重,無法就業的人增加,以及社會秩序的崩潰。”

失業率或就業不足的增幅相對較小會產生巨大的政治影響。十年前的經濟大衰退時期,10%的失業率使得茶黨(Tea party)得以出現,並最終幫助了特朗普成為總統”

試想一下,更高的失業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此外,技術的高速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其他威脅。科學家們已經增強了人臉識別技術中檢測情緒的能力,這是通過向機器學習算法展示數百萬張描述人類情感的標記圖像來實現的。儘管有人聲稱這項技術是建立在錯誤的科學基礎上,但這項應用的使用率依然在增長。

《衛報》採訪了一名研究人員,他描述了招聘公司如何使用該技術去分辨“這個求職者是否會成為一名優秀僱員”。其他公司也在使用這種技術來分辨一個人是否是同性戀,該技術如今正肉眼可見的被濫用。

反烏托邦

如果你是一個超級大富豪,並且可以通過投資維持一種炫耀性的生活方式,顯然這一本萬利且舒適無比。你無須擔心令人討厭的求職面試,無須為因沒完成工作指標被解僱而感到悲傷。不過,如果你假裝是異性戀,你可需要擔心自己會被公開為同性戀。

對其他人來說,即使你是該行業的高薪擁有者,生活也將會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現在看來,我們似乎已經無法阻止這些技術的發展,而在未來所造成的社會後果可能是無法想象的。

新的財富將被創造,被資本主義所監視著的國家也會建立起來。

我們正進入未知的領域中。

《探索訪談》往期回顧:

●能訊半導體:5G時間窗口只有三年

●曼普拉斯:AGV導航傳感器的市場進階路

●美圖半導體: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生存啟示錄

●慧聞科技:傳感器“細嗅薔薇”

●三榮高科:四十年經驗日本芯片設計服務公司如何看中國市場

●美思迪賽半導體:在電源管理IC市場“攻城略地”

●銳成芯微:IP生意的尬與順

●TTM:PCB技術發展兩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