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藥材是治療什麼,又是傷哪裡的?

我家喵喵叫豆豆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國寶,是經過幾千年實踐經驗的總結,目前知道的有幾千種藥材,常用的也有一二百種,對藥材的藥性、主治、歸經、副作用等,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這是經過了歷朝歷代,多少人的嘗藥、試藥、用藥、炮製等,總結出來的珍貴經驗,人們從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那些藥材是藥食同用的,那些是有毒的,那些藥材是大毒的,對於這些藥材的炮製、配伍都有詳細的記載,古人從實踐中知道了藥材的藥性、配伍方法、如何炮製等,以及怎樣增加療效和降低副作用,什麼病用什麼藥治療,以及有什麼副作用,都已經非常清楚,從最早的《黃帝內經》和“神農嘗百草”,到《傷寒雜病論》,中醫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為治療疾病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治療方法,那麼古人最早是怎樣知道,什麼藥材可以治療什麼疾病的?又是怎樣知道藥材的副作用的?



古人最早的就是親自嘗試,用各種不同味道的藥材試用,經過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了,什麼藥材可以治療什麼病,以及有什麼副作用,都是通過嘗試和服用總結出來的經驗,用藥材的五味酸甜苦辣鹹來治療不同的疾病,中醫治療疾病就是利用了藥材的這些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寒熱虛實,因為人的五臟六腑各有所喜,這就是肝喜歡酸,酸味的藥材養肝,脾喜歡甜味的藥材,所以甜味的藥材健脾,心喜歡苦味的藥材,苦味的藥材養心,肺喜歡辣的藥材,因此辣味的藥材養肺,腎喜歡鹹味的食物,鹹味的藥材可以健腎,利用藥材的無味,來調理五臟六腑的陰陽失調,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古人從實際中總結出了五味的作用,酸的藥材可以收斂、止痛,甜味的藥材可以緩和藥性和健脾健胃,有緩和止痛作用,苦味的藥材可清可降,有清熱降火的效果,辣味的藥材能發能散,能夠發散風寒風熱,鹹味的藥材可以潤下軟堅,有利尿祛溼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是根據這些經驗,來辨別藥材的特性和作用,從而知道了什麼藥材可以治療什麼疾病,什麼藥材副作用大,不可長期服用等。

古人就是根據這些道理,來調理和治療疾病,外表的疾病可以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外感風寒的可以用辛溫的藥材發散風寒,外感風熱的可以用辛涼發散的藥材治療,內裡的疾病,可以根據五臟六腑所喜歡的味道用藥,肝病用酸味的藥材,可以收斂肝氣,用甜味的藥材可以緩解症狀,心臟的病可以用苦味的藥材調理,肺的疾病可以用辛辣的藥材治療,腎的疾病可以用鹹味的藥材,脾胃的疾病可以用甜味的藥材調理,所以血管的病治心,筋脈的疾病治肝,氣和皮毛的疾病治肺,水溼和骨的疾病治腎,肌肉的疾病治脾,因此根據藥材的味道不同,就可以治療五臟六腑的疾病。



是藥三分毒,任何的藥材都有自己的偏性,長期服用都會有副作用,所以古人也總結出了,藥材對五臟六腑的的損害,因此鹹味的藥材傷心,長期服用鹹味的藥材,會造成心腦血管的損傷,辣味的藥材傷肝,過食辛辣的藥材會損傷筋脈,肺最怕苦味的藥材,過於寒涼的藥材傷肺,腎不喜歡甜味的藥材,過食甜味的藥材會損傷腎臟,脾不喜歡酸味的藥材,過食酸味的藥材會損傷脾胃,所以五味對五臟各有喜惡,過食都會對臟器造成損傷,古人就是從這些臟器的喜惡和藥材的特性,分析出什麼藥材可以治療那裡的疾病,用藥材的寒熱溫涼來平衡身體的寒熱,用藥材的補瀉可以彌補臟腑的虛實,用藥材的升降可以治療人體上部和下部的疾病,用不同的引經藥,可以使藥材能夠到達身體的不同部位,因此就可以達到治療不同疾病的目的。

藥材的毒性可以通過炮製、配伍、久煎,達到去除毒性和增加療效,對於服用大毒的藥材,古人也有成熟的經驗,大毒的藥材治病,十去其六就要停藥,以免再服用損傷身體,中毒的藥治病,十去其八就要停藥,這些有毒的藥材也是經過古人的多次嘗試,然後得出來的結果,這些都是長期實踐經驗的結晶,像中藥材生何首烏,人們通過長期的實踐發現,服用超量或者服用時間太長,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因此不可盲目服用,像大毒的草烏、附子等,需要久煎或者配伍其它藥材,用來減輕它們的毒性,所以一般人不可擅自服用,使用不當會造成中毒,再像洩下的大黃,因為過於寒涼,通下的力量太大,所以體質虛弱和脾胃虛寒的人要少用或者不用,當然有熱症內結的也可以用,因此用藥是由症狀決定的。



古人就是從不斷的積累、實踐和驗證中,總結出了這些寶貴的經驗,經過實踐、分析、驗證,知道了什麼藥材可以治療什麼疾病,那些藥材服用過量或者不當就會有副作用,這些成熟的經驗和理論,是中醫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的法寶,中醫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作為中華兒女應該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


中醫雜症


大家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吧?

出自《淮南子·修務訓》,原文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沒錯,中藥的藥性如何,能治療什麼病,都是嚐出來的。

所謂“藥食同源”,中藥材也包含在神農所嘗的百草之中。

中藥的藥性,即溫、涼、寒、熱四氣(性),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如何嘗出來的?

嚐出來的藥性又是如何知道是用來治療什麼疾病的?

這就涉及中藥性味的內在含義,中醫的病因和病機轉化,以及治療原則等多個方面。

嚐出來的中藥藥(毒)性——“神農嘗百草”

中醫所謂的“藥食同源”是指藥物和食物都是來自於自然之物,凡是嚐起來氣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氣味較為偏執的就是藥物,這就是中藥所謂的四氣五味。

在最古老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中,“藥”其實不叫藥,而幾乎都是毒和藥連在一起的稱“毒藥”。

這裡的所謂“毒”並不是現在意義上具有危害性生物作用的意思,而是指偏性,氣味為寒熱和辛苦的就是有“大毒”,而氣味為溫涼和甘鹹的就是有小毒。

藥物的毒性值得其實就是藥物的偏性,即藥性本身。

比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稱:“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這樣,中藥性味中的“五味”,自然是可以嚐出來,雖然現在已知辛(辣)其實並不是味覺。

剩下的就是中藥溫、涼、寒、熱四氣為什麼也能嚐出來?

這個也不難理解,比如,薄荷,我們就可以嚐出來是涼的,辣椒就能嚐出來的辣(辛)的。

中藥的這些“性”既然不是味覺,我們又是如何嘗出來的?

這涉及一大類感受受體,稱為瞬時受體電位(TRP)家族,目前發現的已經有十幾個成員,都屬於陽離子通道受體,可以被很多物質和因素激活產生感覺。

而這些受體又幾乎都可以被不同的溫度激活,產生不同的溫度感覺。

比如,TRP家族中第一個被發現的是TRPV1,發現時被認為是辣椒素特異性受體,因而被稱為辣椒素受體。後來研究,它可以被很多因素激活,包括傷害性的溫度(>42℃),傷害性PH值(<5.9),以及像酒精,大蒜素、胡椒素、姜醚,以及

樹脂毒素,等等。

也就是說,可以激活TRPV1的物質也都是有溫度的,即熱辣的——這其實很多中藥可以被嚐出具有“辛”“熱”大毒性的科學原理。

其它很多中藥中的某些成分也可以分別激活不同的受體,“被嚐出”不同的氣味。比如,薄荷就是其中薄荷腦通過激活TRPM8受體(感受17到24℃的非傷害性溫涼溫度)而被嚐出涼性的。

再比如,很多既是香料又是中藥的丁香、肉豆蔻、肉桂中的的百里酚和香芹酚等是通過激活TRPV3(34℃-38℃)和TRPV4(27℃-34℃)而產生“溫”性的。

而肉桂醛芥子油、大蒜素、icilin(涼爽型衛生巾中添加)和姜油等可以激活TRPA1(低於17℃)而產生“寒”性。

可見,中藥的氣味是完全可以嚐出來的。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中藥的藥性也叫毒性。

中醫的病因和病機轉化

中醫認為,導致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前者為風、寒、暑、溼、燥、火等六種外部邪毒過盛,故而稱“六淫”;後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過度,即所謂“七情”。

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作用於身體都會造成傷害,並最終在體內轉化成致病的“內毒”,分別為“寒毒”“溼毒”“熱毒”“清毒”“燥毒”等。

比如,《素問·五常政大論篇》就稱:“寒熱燥溼,不同其化也。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蒼丹。陽明在泉,溼毒不生,……。”

中藥是如何治病的?

由上所述,顯而易見,中醫中導致疾病的“內毒”與中藥的毒(藥、偏)性具有很好的對應關係。

而中醫最原本意義上的用藥治療原則正是利用兩者之間的這種對應性來“以毒攻毒”:

比如,《素問·五常政大論篇》就稱:“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注意,這裡的“清”和“涼”同義,可以互換,使用不同的字只是為了避免重複。

——用中藥的毒性(偏性)來對抗疾病之毒性,這才是中醫“以毒攻毒”的真生的含義。

——也就是說,中醫最為經典的治則,實際上也是對抗療法。

這也就是中藥是如何來治病的。

“是藥三分毒”——題主“又是傷哪裡的?”之問

題主“又是傷哪裡的?”之問問的應該是今天我們說的中藥的毒副作用,或者說是毒性。

在《內經》,對此也有論述。

簡單來說,就是中藥的偏性也同時指今天意義上的毒性。

比如,《素問·五常政大論篇》: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

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意思就是,不同中藥的偏性對人體在治病同時也具有傷害性,用藥時要“中病即止”,不能濫用。

如何拿捏分寸呢?要根據病情輕重和藥物的毒性大小——藥物毒性分為“大毒”“常毒”和“小毒”三種:

——但凡是藥物,毒性可以分為“大毒”“常毒”和“小毒”三種,簡單說就是“是藥三分毒”。

這才是“是藥三分毒”真實的含義。

這裡的“分”是說“可以分為三種”,就如同曹魏孫吳蜀漢“三分”天下一樣;而不是說,凡是藥物都會有“十之三分,即三成”的毒性。

如果“是藥三分毒”中的“分”是指“十之三分”,豈不是等同於說,像“天下的烏鴉一般黑”一樣,天下的藥物都具有相同的毒性。

豈有此理嘛!

神農嚐出來的“毒性”準不準呢?

準就怪了。

比如,現在毒理學已知具有劇毒的硃砂,因為嘗不出什麼偏性,就被《神農本草經》列為無毒上品第一名。


掙脫枷鎖的囚徒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中醫西醫都是通過摸索和經驗累積出來的。

舉個例子,遠古時代,某人感冒發燒了,偶爾吃了某種野草,病竟然好了,那他就會記住,感冒的話可以吃這種草,然後又把這經驗告訴了親朋好友,慢慢的就傳開去,大家都知道這種草有醫治感冒的功效,這草就成了一種草藥。

遠古時,是沒有醫生的,部落裡由巫師兼任治病的職責。但有病人來了,巫師開始的時候會隨便在外面摘各種各樣的植物來熬成湯,然後給病人喝。那時人命賤,喝死是你命不好,萬一治好了就是巫師的神奇力量。治療次數多了,巫師自然也會發現草藥的特定功效。

醫學就是這樣靠著摸索和積累經驗發展起來的。

中醫的發展離不開許多古代的名醫(如華佗)和醫書的創造者(神農李時珍)。

中國有著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看到民眾深受病痛折磨,立定決心要找出能治病的草藥。根據經驗,每種中藥都有它特定的性味,苦味可以清熱解毒;甜味可以滋補,酸味就可以收斂,辛味就可以行血散瘀。


就是靠著這簡單的經驗,後來才有了《神農百草經》,為中醫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神農最終也因誤嘗斷腸草,死於神農架。

還有李時珍,也是親身嘗藥,才寫出了《本草綱目》。


我們經常聽說某個醫生什麼祖傳秘方,可以治好什麼什麼病。其實這就是古代先人無意中發現了某些草藥加在一起,可以治好一些奇難雜症,就記錄下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秘而不宣。

這種祖傳秘方,或許真的能治好一些病,但絕不可能包治百病,大家還是要理性對待。

我是愛說歷史冷知識的how8,歡迎關注


how8


肯定是長年累月的積累的結果,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就積累經驗,都是依靠摸索,那時候部落族人只要一生病,存活的幾率很渺茫,一般情況下都會由巫師來醫治,整個部落裡最有學問的人,巫師或是巫醫在醫治沒有記載的疾病時

也會不斷嘗試,肯定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與失敗都會由巫師記載。

後來人也是如此,要麼依靠記憶一代代口口相傳,在這中間也會有記錯或是傳錯的可能,直到文字的出現,才使得前人實踐總結出來的結果,得以文字的形式流傳,後人只需按前人的理論進行完善,逐步分析草藥成分,由於疾病的增多,也會逐步探索創新且加以改進,經過數千年,一代代改進、創新、探索並總結記錄下來,時間久了,肯定能夠摸索出各個草藥的藥效。加上後人在此基礎上不斷摸索精進,中醫自然會形成體系。


宋德文


練氣士用感應的辦法,而不是經驗積累,給你一萬年你能積累出什麼經驗?神農日嘗百草,能用吃的嗎,而且還知道要怎麼炮製增強藥效與去毒。西醫試了那麼多藥,最後還不是全部推翻。


手機用戶2729853262


與人類怎樣認識食物的同理。


杜嶸盆景


一句神農嘗百草足以證明古代先祖完全憑藉勇氣實踐探索,一點一點積累經驗,最終形成一套具有完整體系的中醫藥理論。


wenhedezhangzhe


一代又一代的中醫人通過幾千年的嘗藥品藥 製藥 治療疾病 不斷的傳承與總結經驗而積累起來的。就象南極地區的冰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健康希望使者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聽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