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分析出药材是治疗什么,又是伤哪里的?

我家喵喵叫豆豆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经过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目前知道的有几千种药材,常用的也有一二百种,对药材的药性、主治、归经、副作用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这是经过了历朝历代,多少人的尝药、试药、用药、炮制等,总结出来的珍贵经验,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那些药材是药食同用的,那些是有毒的,那些药材是大毒的,对于这些药材的炮制、配伍都有详细的记载,古人从实践中知道了药材的药性、配伍方法、如何炮制等,以及怎样增加疗效和降低副作用,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以及有什么副作用,都已经非常清楚,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尝百草”,到《伤寒杂病论》,中医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集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治疗方法,那么古人最早是怎样知道,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的?又是怎样知道药材的副作用的?



古人最早的就是亲自尝试,用各种不同味道的药材试用,经过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病,以及有什么副作用,都是通过尝试和服用总结出来的经验,用药材的五味酸甜苦辣咸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中医治疗疾病就是利用了药材的这些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寒热虚实,因为人的五脏六腑各有所喜,这就是肝喜欢酸,酸味的药材养肝,脾喜欢甜味的药材,所以甜味的药材健脾,心喜欢苦味的药材,苦味的药材养心,肺喜欢辣的药材,因此辣味的药材养肺,肾喜欢咸味的食物,咸味的药材可以健肾,利用药材的无味,来调理五脏六腑的阴阳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从实际中总结出了五味的作用,酸的药材可以收敛、止痛,甜味的药材可以缓和药性和健脾健胃,有缓和止痛作用,苦味的药材可清可降,有清热降火的效果,辣味的药材能发能散,能够发散风寒风热,咸味的药材可以润下软坚,有利尿祛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是根据这些经验,来辨别药材的特性和作用,从而知道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什么药材副作用大,不可长期服用等。

古人就是根据这些道理,来调理和治疗疾病,外表的疾病可以用发散的方法治疗,外感风寒的可以用辛温的药材发散风寒,外感风热的可以用辛凉发散的药材治疗,内里的疾病,可以根据五脏六腑所喜欢的味道用药,肝病用酸味的药材,可以收敛肝气,用甜味的药材可以缓解症状,心脏的病可以用苦味的药材调理,肺的疾病可以用辛辣的药材治疗,肾的疾病可以用咸味的药材,脾胃的疾病可以用甜味的药材调理,所以血管的病治心,筋脉的疾病治肝,气和皮毛的疾病治肺,水湿和骨的疾病治肾,肌肉的疾病治脾,因此根据药材的味道不同,就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是药三分毒,任何的药材都有自己的偏性,长期服用都会有副作用,所以古人也总结出了,药材对五脏六腑的的损害,因此咸味的药材伤心,长期服用咸味的药材,会造成心脑血管的损伤,辣味的药材伤肝,过食辛辣的药材会损伤筋脉,肺最怕苦味的药材,过于寒凉的药材伤肺,肾不喜欢甜味的药材,过食甜味的药材会损伤肾脏,脾不喜欢酸味的药材,过食酸味的药材会损伤脾胃,所以五味对五脏各有喜恶,过食都会对脏器造成损伤,古人就是从这些脏器的喜恶和药材的特性,分析出什么药材可以治疗那里的疾病,用药材的寒热温凉来平衡身体的寒热,用药材的补泻可以弥补脏腑的虚实,用药材的升降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下部的疾病,用不同的引经药,可以使药材能够到达身体的不同部位,因此就可以达到治疗不同疾病的目的。

药材的毒性可以通过炮制、配伍、久煎,达到去除毒性和增加疗效,对于服用大毒的药材,古人也有成熟的经验,大毒的药材治病,十去其六就要停药,以免再服用损伤身体,中毒的药治病,十去其八就要停药,这些有毒的药材也是经过古人的多次尝试,然后得出来的结果,这些都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像中药材生何首乌,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服用超量或者服用时间太长,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因此不可盲目服用,像大毒的草乌、附子等,需要久煎或者配伍其它药材,用来减轻它们的毒性,所以一般人不可擅自服用,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再像泄下的大黄,因为过于寒凉,通下的力量太大,所以体质虚弱和脾胃虚寒的人要少用或者不用,当然有热症内结的也可以用,因此用药是由症状决定的。



古人就是从不断的积累、实践和验证中,总结出了这些宝贵的经验,经过实践、分析、验证,知道了什么药材可以治疗什么疾病,那些药材服用过量或者不当就会有副作用,这些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是中医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寿的法宝,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杂症


大家都听说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吧?

出自《淮南子·修务训》,原文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没错,中药的药性如何,能治疗什么病,都是尝出来的。

所谓“药食同源”,中药材也包含在神农所尝的百草之中。

中药的药性,即温、凉、寒、热四气(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如何尝出来的?

尝出来的药性又是如何知道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

这就涉及中药性味的内在含义,中医的病因和病机转化,以及治疗原则等多个方面。

尝出来的中药药(毒)性——“神农尝百草”

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之物,凡是尝起来气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气味较为偏执的就是药物,这就是中药所谓的四气五味。

在最古老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药”其实不叫药,而几乎都是毒和药连在一起的称“毒药”。

这里的所谓“毒”并不是现在意义上具有危害性生物作用的意思,而是指偏性,气味为寒热和辛苦的就是有“大毒”,而气味为温凉和甘咸的就是有小毒。

药物的毒性值得其实就是药物的偏性,即药性本身。

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这样,中药性味中的“五味”,自然是可以尝出来,虽然现在已知辛(辣)其实并不是味觉。

剩下的就是中药温、凉、寒、热四气为什么也能尝出来?

这个也不难理解,比如,薄荷,我们就可以尝出来是凉的,辣椒就能尝出来的辣(辛)的。

中药的这些“性”既然不是味觉,我们又是如何尝出来的?

这涉及一大类感受受体,称为瞬时受体电位(TRP)家族,目前发现的已经有十几个成员,都属于阳离子通道受体,可以被很多物质和因素激活产生感觉。

而这些受体又几乎都可以被不同的温度激活,产生不同的温度感觉。

比如,TRP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是TRPV1,发现时被认为是辣椒素特异性受体,因而被称为辣椒素受体。后来研究,它可以被很多因素激活,包括伤害性的温度(>42℃),伤害性PH值(<5.9),以及像酒精,大蒜素、胡椒素、姜醚,以及

树脂毒素,等等。

也就是说,可以激活TRPV1的物质也都是有温度的,即热辣的——这其实很多中药可以被尝出具有“辛”“热”大毒性的科学原理。

其它很多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以分别激活不同的受体,“被尝出”不同的气味。比如,薄荷就是其中薄荷脑通过激活TRPM8受体(感受17到24℃的非伤害性温凉温度)而被尝出凉性的。

再比如,很多既是香料又是中药的丁香、肉豆蔻、肉桂中的的百里酚和香芹酚等是通过激活TRPV3(34℃-38℃)和TRPV4(27℃-34℃)而产生“温”性的。

而肉桂醛芥子油、大蒜素、icilin(凉爽型卫生巾中添加)和姜油等可以激活TRPA1(低于17℃)而产生“寒”性。

可见,中药的气味是完全可以尝出来的。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中药的药性也叫毒性。

中医的病因和病机转化

中医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前者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部邪毒过盛,故而称“六淫”;后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过度,即所谓“七情”。

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作用于身体都会造成伤害,并最终在体内转化成致病的“内毒”,分别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等。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就称:“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阳明在泉,湿毒不生,……。”

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由上所述,显而易见,中医中导致疾病的“内毒”与中药的毒(药、偏)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而中医最原本意义上的用药治疗原则正是利用两者之间的这种对应性来“以毒攻毒”: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就称:“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注意,这里的“清”和“凉”同义,可以互换,使用不同的字只是为了避免重复。

——用中药的毒性(偏性)来对抗疾病之毒性,这才是中医“以毒攻毒”的真生的含义。

——也就是说,中医最为经典的治则,实际上也是对抗疗法。

这也就是中药是如何来治病的。

“是药三分毒”——题主“又是伤哪里的?”之问

题主“又是伤哪里的?”之问问的应该是今天我们说的中药的毒副作用,或者说是毒性。

在《内经》,对此也有论述。

简单来说,就是中药的偏性也同时指今天意义上的毒性。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

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意思就是,不同中药的偏性对人体在治病同时也具有伤害性,用药时要“中病即止”,不能滥用。

如何拿捏分寸呢?要根据病情轻重和药物的毒性大小——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和“小毒”三种:

——但凡是药物,毒性可以分为“大毒”“常毒”和“小毒”三种,简单说就是“是药三分毒”。

这才是“是药三分毒”真实的含义。

这里的“分”是说“可以分为三种”,就如同曹魏孙吴蜀汉“三分”天下一样;而不是说,凡是药物都会有“十之三分,即三成”的毒性。

如果“是药三分毒”中的“分”是指“十之三分”,岂不是等同于说,像“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一样,天下的药物都具有相同的毒性。

岂有此理嘛!

神农尝出来的“毒性”准不准呢?

准就怪了。

比如,现在毒理学已知具有剧毒的朱砂,因为尝不出什么偏性,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无毒上品第一名。


挣脱枷锁的囚徒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中医西医都是通过摸索和经验累积出来的。

举个例子,远古时代,某人感冒发烧了,偶尔吃了某种野草,病竟然好了,那他就会记住,感冒的话可以吃这种草,然后又把这经验告诉了亲朋好友,慢慢的就传开去,大家都知道这种草有医治感冒的功效,这草就成了一种草药。

远古时,是没有医生的,部落里由巫师兼任治病的职责。但有病人来了,巫师开始的时候会随便在外面摘各种各样的植物来熬成汤,然后给病人喝。那时人命贱,喝死是你命不好,万一治好了就是巫师的神奇力量。治疗次数多了,巫师自然也会发现草药的特定功效。

医学就是这样靠着摸索和积累经验发展起来的。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许多古代的名医(如华佗)和医书的创造者(神农李时珍)。

中国有着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看到民众深受病痛折磨,立定决心要找出能治病的草药。根据经验,每种中药都有它特定的性味,苦味可以清热解毒;甜味可以滋补,酸味就可以收敛,辛味就可以行血散瘀。


就是靠着这简单的经验,后来才有了《神农百草经》,为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神农最终也因误尝断肠草,死于神农架。

还有李时珍,也是亲身尝药,才写出了《本草纲目》。


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医生什么祖传秘方,可以治好什么什么病。其实这就是古代先人无意中发现了某些草药加在一起,可以治好一些奇难杂症,就记录下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秘而不宣。

这种祖传秘方,或许真的能治好一些病,但绝不可能包治百病,大家还是要理性对待。

我是爱说历史冷知识的how8,欢迎关注


how8


肯定是长年累月的积累的结果,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积累经验,都是依靠摸索,那时候部落族人只要一生病,存活的几率很渺茫,一般情况下都会由巫师来医治,整个部落里最有学问的人,巫师或是巫医在医治没有记载的疾病时

也会不断尝试,肯定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与失败都会由巫师记载。

后来人也是如此,要么依靠记忆一代代口口相传,在这中间也会有记错或是传错的可能,直到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结果,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后人只需按前人的理论进行完善,逐步分析草药成分,由于疾病的增多,也会逐步探索创新且加以改进,经过数千年,一代代改进、创新、探索并总结记录下来,时间久了,肯定能够摸索出各个草药的药效。加上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摸索精进,中医自然会形成体系。


宋德文


练气士用感应的办法,而不是经验积累,给你一万年你能积累出什么经验?神农日尝百草,能用吃的吗,而且还知道要怎么炮制增强药效与去毒。西医试了那么多药,最后还不是全部推翻。


手机用户2729853262


与人类怎样认识食物的同理。


杜嵘盆景


一句神农尝百草足以证明古代先祖完全凭借勇气实践探索,一点一点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中医药理论。


wenhedezhangzhe


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通过几千年的尝药品药 制药 治疗疾病 不断的传承与总结经验而积累起来的。就象南极地区的冰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健康希望使者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听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