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以下文章全部來自「青雲計劃」獲獎文章。「青雲計劃」是今日頭條推出的鼓勵優質原創內容創作的激勵計劃。

11月28日,“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牽頭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親口承認“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此前,在11月26日,賀建奎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報道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舉世譁然。

基因編輯究竟是何物?為何會引起全球爭議?今天就隨著青雲君的步伐,來看看頭條號的各位創作者們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吧。

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由於改變了其中一個基因,她們出生後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基因編輯這件事,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頭條號作者 指出,首先,該試驗並不能100%保證兩個孩子未來不感染艾滋病。其次,由於目前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在精確度不能完全保證的情況下,敲掉其中一個基因,會對其他基因產生哪些負面效果,我們無法預估。賀建奎團隊這一行為,無疑將中國科學家,推到了世界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在作者看來,科學雖無上限,但科學家應該有底線。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隨著科學家賀建奎和一對雙胞胎姐妹走紅網絡,越來越多的頭條號創作者們加入了事件的討論中。頭條號作者 在文章中寫道,完全健康的CCR5△32寶寶也許是不切實際的期盼,另外,讓寶寶攜帶HIV免疫基因,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更何況,該研究未經過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進行人體基因編輯嘗試,更是備受科學界詬病,被稱為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在賀建奎11月26日向世界宣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之前,他的名字並不為普通大眾所熟知。雖然據業內人士介紹,其在基因測序界有很大名氣,以至於“業內都知道他”。頭條號作者 通過獨家調查找到了賀建奎背後的神秘關鍵人林志通,“林志通與賀建奎的關係非常緊密,一個是做醫療投資的商人推手,一位是試圖將科研不斷向商業化運作的研究人士,二人的組合可謂互補”,文中這樣提到。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首例”、“艾滋病”、“基因編輯”,讓這則只用21個字就能概括的新聞瞬間刷屏了。這篇新聞通稿的的話題爆炸程度甚至可以和當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相媲美,但是與“屠呦呦獲諾獎”相比,賀建奎這位“基因編輯嬰兒之父”收穫讚美的同時,收到更多的是“磚頭”。頭條號作者 提出了疑問,基因商人賀建奎,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業內人士用“聰明、瘋狂、天才”三個詞來形容他。而在其斯坦福導師的顯著影響下,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個基因商人。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基因編輯在學術界一直面臨極其嚴重的倫理問題。在美國,除了實驗室研究之外禁止編輯基因。中國規定人體克隆非法,不過沒有明確禁止基因編輯。中國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生,無疑震動學術界,遭到了眾多專家的批判。頭條號作者 調查發現,賀建奎任八家公司高管,主做第三代基因測序儀。這篇報道帶你瞭解基因編輯嬰兒之父背後的那些故事: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團隊宣佈首次獲得基因編輯的人類嬰兒,而這件事的背後,無論技術還是倫理,都籠罩著重重陰雲。頭條號作者 提出,我們是否需要定製一個“完美”小孩?作者認為,首先,倫理的大前提是任何人都擁有自決權,人類無權成為未來人類的設計者。除了倫理問題,CRISPR技術本身也並非十全十美。這項技術誕生不過十餘年,尚且處於發展階段,在使用之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清楚。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遭到譴責?這些文章帶你瞭解

通過今天的文章盤點,相信各位都已經非常明瞭:國內外對於胚胎基因編輯的立場是一致的——必須非常慎重。而賀建奎團隊應用於胚胎的基因編輯技術,直接讓進行基因編輯的胚胎出生,已經是對科學共識和底線的公然踐踏。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