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以下文章全部来自「青云计划」获奖文章。「青云计划」是今日头条推出的鼓励优质原创内容创作的激励计划。

11月28日,“基因编辑婴儿”项目牵头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现身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亲口承认“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国出生的消息。此前,在11月26日,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报道称,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基因编辑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引起全球争议?今天就随着青云君的步伐,来看看头条号的各位创作者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吧。

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由于改变了其中一个基因,她们出生后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基因编辑这件事,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头条号作者 指出,首先,该试验并不能100%保证两个孩子未来不感染艾滋病。其次,由于目前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在精确度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敲掉其中一个基因,会对其他基因产生哪些负面效果,我们无法预估。贺建奎团队这一行为,无疑将中国科学家,推到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作者看来,科学虽无上限,但科学家应该有底线。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随着科学家贺建奎和一对双胞胎姐妹走红网络,越来越多的头条号创作者们加入了事件的讨论中。头条号作者 在文章中写道,完全健康的CCR5△32宝宝也许是不切实际的期盼,另外,让宝宝携带HIV免疫基因,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更何况,该研究未经过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进行人体基因编辑尝试,更是备受科学界诟病,被称为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在贺建奎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之前,他的名字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虽然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在基因测序界有很大名气,以至于“业内都知道他”。头条号作者 通过独家调查找到了贺建奎背后的神秘关键人林志通,“林志通与贺建奎的关系非常紧密,一个是做医疗投资的商人推手,一位是试图将科研不断向商业化运作的研究人士,二人的组合可谓互补”,文中这样提到。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首例”、“艾滋病”、“基因编辑”,让这则只用21个字就能概括的新闻瞬间刷屏了。这篇新闻通稿的的话题爆炸程度甚至可以和当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相媲美,但是与“屠呦呦获诺奖”相比,贺建奎这位“基因编辑婴儿之父”收获赞美的同时,收到更多的是“砖头”。头条号作者 提出了疑问,基因商人贺建奎,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业内人士用“聪明、疯狂、天才”三个词来形容他。而在其斯坦福导师的显著影响下,如今的他,更像是一个基因商人。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基因编辑在学术界一直面临极其严重的伦理问题。在美国,除了实验室研究之外禁止编辑基因。中国规定人体克隆非法,不过没有明确禁止基因编辑。中国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生,无疑震动学术界,遭到了众多专家的批判。头条号作者 调查发现,贺建奎任八家公司高管,主做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这篇报道带你了解基因编辑婴儿之父背后的那些故事: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团队宣布首次获得基因编辑的人类婴儿,而这件事的背后,无论技术还是伦理,都笼罩着重重阴云。头条号作者 提出,我们是否需要定制一个“完美”小孩?作者认为,首先,伦理的大前提是任何人都拥有自决权,人类无权成为未来人类的设计者。除了伦理问题,CRISPR技术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这项技术诞生不过十余年,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在使用之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何遭到谴责?这些文章带你了解

通过今天的文章盘点,相信各位都已经非常明了:国内外对于胚胎基因编辑的立场是一致的——必须非常慎重。而贺建奎团队应用于胚胎的基因编辑技术,直接让进行基因编辑的胚胎出生,已经是对科学共识和底线的公然践踏。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