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北洋大將無一漢奸,東北王“閥二代”手下為何叛將如雲?

胡超


北洋軍閥的老漢奸不僅有,而且不比“閥二代”張學良手下叛將少。

北洋軍閥領袖像徐世昌、吳佩孚、段祺瑞、張作霖等,確實在日本人面前保持了民族氣節,誓死不當漢奸。但他們手下還是出了不少漢奸,現在舉幾個大漢奸的例子。


齊燮元

直係軍閥齊燮元, 曾擔任北洋軍第六師師長,江蘇督軍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齊燮元馬上當了漢奸,在華北臨時政府擔任要職,充當日軍的開路先鋒,殘殺了很多中國同胞。


齊燮元有點斜眼,他的部下都說“斜眼將軍善辯”,果然不假,日本投降後,他被捕在軍事法庭上受審時還狡辯說:“汪精衛是漢奸,因為他聽日本人的;蔣介石是漢奸,因為他聽美國人的。我齊燮元不是漢奸,因為我只聽我自己的。”不過再怎麼狡辯,也掩蓋不了他的罪行,最終還是逃脫不了人民的制裁。

王揖唐

王揖唐是段祺瑞的心腹大將,曾擔任北洋政府眾議院議長,官至中華民國陸軍上將。日偽時期,不甘寂寞的王揖唐投靠了日本人,出任偽華北自治政府委員長。


王揖唐大肆宣揚“大東亞共榮”,積極為日本人籌集錢糧,是個鐵桿漢奸,日本人投降後,王揖唐被抓,以漢奸罪被處以死刑。

王克敏

王克敏曾是袁世凱手下得力干將,是北洋政府的“財神爺”,擔任過北洋政府中國銀行總裁、財政總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王克敏出任偽華北自治政府委員長。


他真是罪大惡極,自己當了漢奸還不算,還到處遊說以前北洋政府的高官,最終董康、湯爾和、朱深、王揖唐、齊燮元等,被他落下水當了漢奸。


軍統對他採取的幾次暗殺,都被他逃脫。日本投降後,被軍統抓獲,1945年12月25日,王克敏在監獄畏罪自殺。

由於段祺瑞、吳佩孚在民族大義上很硬氣,所以網上很多人吹捧“北洋軍閥無漢奸”,這是不尊重歷史事實的。當了漢奸,這個千古罵名還是要背的!


花木童說史


北洋無漢奸?其實是老的不中用小日本不想要而已!

北洋軍閥,說到底也只是軍閥而已,在賣國這條路上,他們絲毫不比新軍閥差。聽我給你盤點一下出自北洋軍閥的漢奸們。

1,唐紹儀。

唐紹儀是袁世凱在朝鮮時期的好友,辛亥革命期間,他代表袁世凱勢力與南方和談。民國成立後又擔任了北洋政府第一任總理。

唐紹儀在北洋集團中曾擔任北洋大學校長、奉天巡撫等官職,和徐世昌一樣都是北洋文官的主要代表。1938年,唐紹儀有意加入日本人組織的北平傀儡政權,被軍統暗殺。

2,王克敏。

王克敏是段祺瑞財政上的大管家,1917年段祺瑞執政期間出任中國銀行總裁、財政總長。毫無疑問,王克敏是段祺瑞內閣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七七事變後,段祺瑞內閣是日軍控制華北的首選漢奸團隊。

然而,大部分的段祺瑞內閣成員被軍統和杜月笙轉移到香港。只有王克敏糾集梁弘志、董康、湯爾和、朱深、王揖唐、齊燮元等二線政客加入漢奸政府,靳雲鵬、吳佩孚、曹汝霖等相對名氣較大的人,拒絕了日本人。

王克敏、梁弘志、董康、湯爾和、朱深、王揖唐、齊燮元等人,毫無疑問都是北洋軍閥的中堅力量,後來成為日寇組織的北平漢奸政府的骨幹成員。

3,江朝宗。

江朝宗在北洋政府中的勢力,絲毫不亞於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等人,1912年民國初建就被袁世凱委任為北京步軍統領,執掌京城治安大權。這個相當於前清朝九門提督的官職,是北洋系最顯赫的職位,江朝宗因為支持張勳復辟被段祺瑞免職,賦閒在家。

1937年北平治安維持會成立,江朝宗任會長。後來江朝宗擔任了北平市偽市長,1943年病逝。

唐紹儀是北洋袁世凱的財政管家、外交代表,王克敏是段祺瑞的財政管家,江朝宗也是北洋嫡系,這些都是北洋軍閥中最顯赫的人物,後來都做了漢奸,誰敢說北洋沒有漢奸。

北洋的旁支晉系軍閥和奉系軍閥,也出了不少漢奸。比如閻錫山在抗戰期間鼓吹和平,希望能在日軍支持下回太原;再比如張作霖與虎謀皮,被日軍最終拋棄。

東北軍中,當漢奸的人的確不少,但大部分以張作霖的老派為主,張學良的少壯派,幾乎沒有當漢奸的。

東北軍走出的漢奸,張景惠是張作霖結義兄弟,袁金鎧是張作霖頭號軍師,相反在張學良失去權勢之後確實張學良少壯派應德田,苗劍秋、孫銘九、鮑文樾等人當了漢奸,更多的是于學忠、呂正操等抗日隊伍。


歷史知事


北洋系的崛起,始於1895年的小站練兵,袁世凱成為北洋派系的實際領導人,當然,名義上的創始人得算李鴻章。

在袁世凱的努力下,北洋系不僅迅速成為近代最具戰鬥力的新式武裝勢力,而且最大的特點是,“只認袁世凱,不認政府”。隨著袁世凱的稱帝,北洋系逐漸開始分裂什麼馮國璋、段祺瑞、曹錕、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紛紛粉墨登場,成為一方諸侯。

這些軍閥們,有的嗜殺成性、有的貪權愛財、有的沉迷女色……。或許,他們都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或許,他們都與不同的國外勢力眉來眼去。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在民族大義和國家命運面前,他們都不是孬種,即便不是鐵骨錚錚,但也絕對不會賣國求榮,充當敗類。

所以,後世有言“北洋無漢奸”。

一、袁世凱

這是近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不僅做過中華民國大總統,而且還做過中華帝國皇帝,儘管很短暫。因為他與日本人勾勾搭搭,因為《二十一條》,被後世辱罵了許久。但是,我要說,你可以因為恢復帝制而罵他,但不能說他出賣國家,勾結日本。因為,他對於日本,基本上是利用為主,並沒有出賣國家利益,僅僅是在弱勢下做出過妥協而已,和之前的李鴻章有很多相似之處。1916年,袁世凱被迫下臺後,不久就抑鬱死了,享年57歲。

二、馮國璋

北洋系中的直係軍閥,在袁世凱稱帝后,多次公開通電,要求袁世凱取消帝制,成為“北洋派中反對洪憲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之後出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是一個標準的政客,內鬥可以,賣國不行。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在北京病逝,終年60歲。

三、黎元洪

嚴格來說,黎元洪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洋系軍閥,他先後擔任過中華民國副總統、大總統。他是這些人當中,除袁世凱以外,總統資歷最久的一位。可惜,由於他從來沒有掌握過北洋的軍權,始終只是一個傀儡而已,除了“府院之爭”時,基本上沒有多少事蹟。1928年,在天津去世,享年64歲。

四、段祺瑞

北洋系中的皖系軍閥,人稱“北洋之虎”,擔任過中華民國的國務總理。作為北洋系內的實力派,段祺瑞一直身居高位,實際控制了國家許多年,最有名的也莫過於“府院之爭”了。之後,被張作霖驅逐,回到了天津老家。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邀請他組建一個傀儡政府,被段祺瑞斷然拒絕,表示自己不能背棄祖宗,成為漢奸。1936年病逝,享年72歲。

五、張作霖

北洋系後崛起的奉系軍閥,人稱“東北王”,擔任過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這是北洋的最後一個國家元首。張作霖最被人詬病的,當屬他和小日本的關係了。為了擴充實力,他將日本引為自己的靠山,但是,出身草莽的張作霖,對日本更多的是口頭的承諾,沒有太多出賣國家利益的實際行徑,不然,也不會被小日本視為“眼中釘,肉中刺”。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乘火車返回東北時,途經皇姑屯被關東軍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

六、徐樹錚

北洋系的皖系軍閥,也是段祺瑞的盟友。1917年時,為了幫助段祺瑞,策動了張勳趕走黎元洪的“張勳復辟”事件。1919年,派兵收復外蒙古,成為當時赫赫有名的愛國人物。1925年12月29日晚,被馮玉祥所部的張之江劫持,並於12月30日被殺,時年45歲。

七、徐世昌

北洋系的老資格軍閥,與其他北洋軍閥不同,他這個人很愛惜名聲,是袁世凱最值得信賴的智囊和高參,曾經幫助袁世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是,他反對袁世凱稱帝,當袁世凱登基時,他還是堅持共和制,無奈離開了袁世凱。當他上任大總統時,比其他軍閥更體會民間疾苦,並享有“文人總統”的美譽。 1939年,徐世昌死於天津,享年85歲,是北洋一系中最長壽的一個。

八、曹錕

北洋系中的直係軍閥,擔任過民國大總統。他的名聲是北洋系中最臭的,本人能力一般,卻貪得無厭。為了謀求民國大總統之位,他公開以五千大洋的價格賄選,並且多次投票才終於上臺。不過,在晚年時,沒錢沒權沒兵的曹錕,面對日本人的拉攏引誘,堅決拒絕為日本人效力,聲稱寧願不喝粥,也不願為日本人做事。1938年,他死於天津,享年76歲。

九、吳佩孚

北洋系中的直係軍閥,擔任過十四省討賊聯軍的總司令,聽起來很拉風,實際就是拼湊的一支聯合部隊。他在北洋系中屬於後來崛起的勢力,北伐戰爭時被擊敗。但是,兵敗後的吳佩孚,並沒有接受日本的誘降,始終沒有丟掉一箇中國人的骨氣。 1939年,他在吃羊肉餃子時被骨頭碎片損壞了牙齒,結果被一名日本牙醫給治牙治死了,享年65歲,事後證明,他是被日本特務給毒死的。

十、孫傳芳

北洋系內的“東南王”,是後期北洋系內最強大的大軍閥,在北伐戰爭中被擊敗。在“九一八事變”後,他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同學土肥原賢二,多次來天津拉攏他前往東北,他都毫不動搖,拒絕和日本人合作。 1935年,他被仇人的女兒石劍橋暗殺致死,享年51歲。

古來有言,“兄弟睨於牆而外禦其侮”,這句話的確就是對北洋軍閥的真實寫照。他們會為了權力和利益而爭鬥,但當國家和民族出現外敵時,他們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而賣國,而且堅決不當漢奸。無愧於“北洋無漢奸”這句話。





文史不假


因為孔子的大一統觀念已經深入到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中。

當時的每一個所謂的軍閥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都認識到分疆裂土、分裂國家是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將遺臭萬年因此他們會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但是沒有一個人會去真正鬧獨立(蘇聯扶植起來的所謂蒙古人民革命黨除外,一方面他們沒有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們受到蘇聯的所謂主義、信仰洗腦之後已經叛國)建國,更不可能協助日本鬼子侵略中國,而且一旦有機會他們還會促進中國的統一。

這和後來有了所謂主義、信仰的汪精衛之流是不一樣的。


伯樂公


袁世凱政治鬥爭經驗豐富,小站練兵時已經三十七歲,年富力強,經驗豐富。識人用人,獨具慧眼。張學良,1928年掌控東北時只有二十七歲,雖說年輕,但是識人用人經驗缺乏。1925年郭松齡倒戈就是證明。李世民二十七歲就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創貞觀之治。所以,年齡不是藉口,唯一原因就是張學良本人識人用人的能力問題。


藍海173824745


簡單講,就是官軍和民軍的差別。袁本人是清末肱股之臣,其心為漢,可以說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作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和中華帝國皇帝后,其聲望和影響更勝,手下之人也是小站練兵為骨幹,是官軍起家,以其為楷模,皆心向華,所以這個群體裡出漢奸幾無可能。反觀東北軍閥,以土匪起家,高層也是土匪轉型而來,以利相聚,有奶便是娘,政治素質缺乏。出叛將,再回去做土匪,這類狀況就比較多。


振沛


你家大人沒教過你怎麼做人是吧!四百萬偽軍,東北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你他媽怎麼不說偽南京政府有二百萬漢奸,單拿東北說事,回家繼續吃你媽奶吧,傻逼。


善清若水


北洋大將各個是梟雄獨佔一方的人,又怎麼會與人勾搭,為其效力。何況那人是日本人,倭寇本就是我國人討厭之人,他們又怎麼會聯合日本人對付自己人呢?以他們當時的能力與擔當是不會投靠日本人的。

而閥二代是沒有經歷過什麼苦難 ,事業都是傳下來的沒有了那種情懷與信仰,受到點誘惑和壓迫就妥協了。


霸氣農村放牛娃


袁世凱招的那批新兵,有試驗的成分。按特種兵的標準招的。而後來招的兵雖然武器裝備好了。但對兵源沒要求了。土匪招安都能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