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多模監視雷達,適合無人直升機偵察

萊昂納多-芬梅卡尼卡公司2016年宣佈,美國海軍最新升級的無人直升機MQ-8C“火力偵察兵”的監視設備,將採用“魚鷹”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型直升機將從美國海軍戰鬥艦船的甲板上起飛,可以監視遠方威脅。

“魚鷹”多模監視雷達,適合無人直升機偵察

根據合同,萊昂納多公司(LEONARDO)將向美國海軍採購組織——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交付首批5套雷達,用於測試和評估工作。後續,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可以購買更多的雷達用於實際部署。

萊昂納多公司已經生產了一批“魚鷹”雷達,因此該合同的主要任務是與MQ-8C“火力偵察兵”集成,以便及時完成首次生產交付。

通過高空掃描電子束技術,船員甚至可以發現那些藏身在艦載傳感器標準監視範圍之外的威脅。使用高頻無線電波“觀察”,一架裝備“魚鷹”雷達的MQ-8C“火力偵察兵”,可以在夜間甚至在能見度極低的暴風雨天氣條件下,探測到極遠距離的目標。雷達的平面控制板技術還意味著,雷達可以安裝在直升機的模具線內,而不必使用下垂的腹部吊艙。

“魚鷹”多模監視雷達,適合無人直升機偵察

選擇“魚鷹”雷達的部分原因是,它提供了所需的覆蓋範圍,不需要機械活動部件,也不需要大型的外部雷達罩,雷達所有部件都安裝在MQ-8C“火力偵察兵”上的輕型吊艙中。未來,MQ-8C“火力偵察兵”將與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的兩種改進型集成,並廣泛用於作戰。

美國海軍選擇了“魚鷹”雷達的2面板版本,它將提供240°瞬時視野,具有包括天氣探測、空空瞄準和地面動目標指示(GMTI)在內的一系列數字模式。電子掃描設計中沒有機械活動部件,這意味著與其他雷達相比,“魚鷹”雷達的維修和維護成本大大降低。“魚鷹”雷達也採用一種開放式架構,美國海軍可以自主安裝新的軟件。

“魚鷹”多模式監視雷達

“魚鷹”多模式監視雷達是主要的機載傳感器,具備第二代有源相控陣(AESA)監視功能,可以應對21世紀面臨的挑戰。

目前,“魚鷹”有源相控陣雷達處於高級技術準備水平(TRL),芬梅卡尼卡公司正在生產用於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魚鷹”雷達。“魚鷹”雷達的前身是第一代機械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Seaspray”。

45年來,“Seaspray”雷達一直為軍隊和準軍事用戶提供高性能的監視能力。“魚鷹”雷達採用最先進的緊湊型處理器和多通道接收機,組合使用寬方位角和仰角電子掃描(E-Scan)的固定天線。

“魚鷹”多模監視雷達,適合無人直升機偵察

主要優點

▪ 一流的海上監視能力

▪ 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小目標跟蹤模式(STM)

▪ 高分辨率、寬條帶的SAR成像能力

▪ 小雷達反射截面(RCS),最小可檢測速度(MDV),多通道動目標指示(MTI)

▪ 空空監視、跟蹤和攔截

▪ 瞬時多模交錯

▪ 高空疑難目標探測

▪ 實現持久運行的高可靠性

▪ 配置、安裝和集成靈活

▪ 多個固定天線,可以選擇天線尺寸

▪ 無遮擋,360°全覆蓋

▪ 開放式標準接口

▪ 緊湊、輕巧的可更換組件

主要特點

“魚鷹”雷達具備對海、對地和對空多域功能。具有高性能的海上監視能力,特別是對“疑難目標”的監視;具有寬視距的陸地監視能力,可進行高分辨率的地面測繪,小型和低速地面目標指示;具有高性能的空空監視,跟蹤和攔截能力。

上述功能,再加上雷達快速交錯模式以及獨立波束控制功能,使“魚鷹”雷達非常適合複雜環境下作戰,例如在沿海地區。

“魚鷹”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和功率小(SWaP)的雷達系統,可用於其他天線、傳感器或武器系統。根據方位覆蓋範圍要求,至多可以安裝4個固定天線,幾乎可以自由地適應陌生地形。

“魚鷹”雷達特別適合無人機系統(UAS),具有很高的持續監視可靠性,以及高空疑難目標探測能力,便於平臺組織視距(LoS)通信,提高平臺的油耗效率。

“魚鷹”雷達配置靈活,天線尺寸和安裝方式可選,它體積小、重量輕和功率小,有風冷線路可更換組件(LRU)以及開放的標準接口,所有這些使集成變得簡單。

技術規格

“魚鷹”多模監視雷達,適合無人直升機偵察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優點

電子掃描能夠同時進行多域廣域搜索,聚焦感興趣目標(ToI),進行超快波束掃描,可以極大改善雜波抑制,優化檢測性能。通常,無人機系統在視距數據鏈範圍內飛行時,可以在高空持續進行電子掃描。

優越的可靠性和操作可用性

有源相控陣雷達設計的核心是,具備承受單個組件故障的能力。與傳統雷達系統相比,陣列中的組件故障會導致性能下降,但不會完全導致系統故障,具有較高的操作可用性。

它的高可靠性和操作可用性降低了維護需求,並可以減少備件數量,系統的生命週期具有顯著的成本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