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身體真的變好了嗎?你怎麼看?

深水藍矜


每天跳廣場舞的大媽身體真的變好了嗎?我覺得的確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僅僅是身體變好了,心情也會跟著好,人也變得更開朗一些了!

廣場舞跳起來往往伴隨著很歡快的節奏,運動一陣子下來,身上就會出汗,其實這也是一種鍛鍊。對於年輕人來說,可以去健身房,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廣場舞的意義不僅僅是健身,還是老年人的一種社交場所。



廣場舞跳久了,其實也就是相當於身體每天都做運動,對於不經常鍛鍊的老年人,真的會感到身體變好了,活動能力強了,也不會動不動就累的氣喘吁吁,肺活量也增加了,感覺活動活動,身體更利索。

有的老年人,退休後沒啥事兒,孩子孫子都大了,難免有些空虛寂寞。還有的獨居的老年人,晚年失去了伴侶,跳廣場舞可以讓老年人的心情更好,走出家門結識更多的朋友,心情也會變得開朗。

我家外面不遠就有一個很大的公園,每天晚上都會有老人在那裡跳廣場舞,聽說有一對老人還因此結緣,最終結為伴侶,可以說也是跳舞帶來的緣分吧。

所以,這個廣場舞,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不錯的運動休閒方式的,想跳就跳,身體好了心情好了,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婦產科女司機


那可不一定。我們單位有一個同事,經常跳舞,她跳的是交誼舞,然後就得病了這是,腦血栓之類的。我也覺得很奇怪,經常跳舞,高高興興的,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疾病呢?有病以後,後來是腿腳有點兒不方便,都再也沒去跳了。說跳舞鍛鍊身體也不假,愛跳舞的人都是愛活動,這樣的人體質本身就比較好。那種懶洋洋不愛動病焉焉的人不喜歡跳,所以並不是說他不跳舞身體不好,是因為他身體就不好才不去跳,別把因果關係弄翻了。我就是一個愛動的人。所以喜歡跳舞。有人說跳舞能減肥,我發現我跳舞之後腰又粗了好多,肥不肥的和跳舞好像沒關係,和吃飯有關係,吃的多吃得好就會胖,怎麼跳也瘦不下來。我是喜歡跳鬼步舞的,每一次跳下來渾身汗流汗,還是沒有瘦,但是身上的肉結實,不是虛膘的肉。



醉美綠葉廣場舞


個人親身體會,真的會變好,我媽之前跳廣場舞的時候我跟著跳過,因為不好意思和其他人一起,怕跳得不好,所以我們倆就關了門在家偷偷跳(農村的自建房,不會影響樓下鄰居,也沒那麼大勁)。有時候是照著視頻連一些簡單好看的舞,有時候也會做健康拍打操之類的,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跳半個小時左右吧,每次都很認真跳,跳的出汗了或者累了就不跳了,那一段時間我和我媽身體精神都很好,我們的體重也一直保持得很好。

後來我上班忙,不能陪我媽跳,我媽就自己跳,再後來我結婚了,有寶寶了,一堆事兒,就更沒有時間跳了,現在感覺明顯的精神體力都不如以前了,體重也上升了,減不下來。我媽在家也是有一段時間沒跳,就和我說長胖了,幹活也不如以前了,但是我媽說是年齡大了的原因,我覺得沒鍛鍊身體也是一方面。有時候晚飯後我爸媽會一起去散步,但是感覺效果不明顯,所以我媽現在又跳起廣場舞了。

我也想鍛鍊身體,但是上班忙,下班帶孩子,有時候我也會在家陪寶寶一起跳跳小朋友的舞,但是寶寶還小,我不能堅持,說到底還是懶。

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叫“什麼樣的女孩會變成將來的廣場舞大媽?”裡面說命好的女孩才會變成廣場舞大媽,並不是所有女人都有那個命去跳廣場舞的。能在這跳廣場舞說明:第一她們不為生計發愁,第二身體沒大毛病,能蹦能跳,第三不為家務所累,這樣的晚年生活並不是人人都有的。

所以,在不影響其他人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還是多跳跳廣場舞吧,當然其他健身方式也可以,只要是適合你的。希望我們都是命好的孩子。


每日精彩視頻推薦


我今年五十二歲,跳廣場舞五六年了。我對那麼多人對廣場舞大媽的偏見,甚至攻擊謾罵,不屑於去爭論辯解。既然提到這個話題,不妨說說我的感受。一是,跳廣場舞的人不都是沒文化的大媽。我是重點大學畢業,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跳舞能夠緩解每天工作的疲勞,放鬆心情,讓我更好地投入工作中。二是跳廣場舞是一項低成本的便捷運動。我也曾辦理過各種健身卡,但每次去都需要開車停車,花專門時間,難以堅持。跳舞就是鄰家運動,吃了飯,走幾步就到了,有事耽誤了,可以晚去會兒,非常好堅持。三是大家在一起跳舞很快熟悉成為朋友,說話交流,甚至一起逛街旅遊。四是愉悅心情。廣場舞曲大多是歡快上口的歌曲,隔幾天學段新舞,不單調,跳舞的人不論舞姿怎樣,都陶醉其中。我們還拍攝製作跳舞視頻,每年製作舞蹈隊集體相冊。將來老了跳不動看看也是份美好的紀念。總之,廣場舞是一項健康運動,對於緩解女人更年期大有好處,總比喝酒打牌閒聊張家長李家短健康太多。人們對廣場舞的偏見主要是因為噪音和佔地引起。這個需要政府的規範和跳舞人的自律。我們小區很大,很多空地,但我們不在小區跳,到小區外面空地跳,人不多,拿個小機子,機子方向儘量避免衝著居民區。另外,我制定了跳舞公約,凡是跳舞的人都簽字,規範行為,界定跳舞中偶發各類事故責任,避免連帶。


砂子915


每天都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身體真的有變化。

每天到時就去廣場跳舞,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到廣場聽聽音樂,也很享受,愉悅心情;再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胯搖搖頭,確實能鍛鍊身體。

我知道一個退休的大媽處於更年期,整天在家裡煩悶,而且感覺身體很多地方不舒服,看病看了很多醫院,也沒有見好。後來她的姐妹勸她去廣場跳舞,起初她不願意去,每天姐妹們都邀請她去,去了不到一個月,她就願意去了。現在她身體狀況很好,原來的那些毛病都消失了。

我認為大媽們出去跳跳廣場舞,有百利而無一害。既能強身健體,又能調節心情。特別是退休的大媽們,出來和老姐妹們聚聚,說說心裡話,確實很好。


平原春秋


每天堅持跳廣場舞對身體的影響,我是深有體會的。我以前工作忙,孩子小,沒有時間鍛鍊,身體狀況很差,每次流感都會找上我,每次得了流感不打點滴也從不好,還不到30歲就得了三次帶狀皰疹,醫生說我身體抵抗力太差了,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要加強鍛鍊身體。

嘗試過多項運動後,我選擇了公園裡廣場舞中的排舞,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舞動,能夠暫時忘卻工作中生活中的煩惱,放鬆心情!每天晚飯後去跳1個半小時左右, 堅持了近十年,我現在很少感冒,即使有點傷風吃兩三天藥就好了,體重也一直保持100斤左右(我身高162)。長時間的堅持,我的身體不再像以前那麼僵硬,精神也充沛!

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長期的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思語06


站在醫生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回答問題:跳廣場舞強身健體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現在去江濱逛的時候看到的廣場舞也是五花八門,個人建議中老年人還是跳比較緩和輕柔的廣場舞比較好。除非是常年都有全身運動的人,要不然中老年人全身肌肉、韌帶都已經部分萎縮或者硬化不適合跳很勁爆的廣場舞。

廣場舞一般都是晚飯後1-2個小時去跳的,這個時候去運動是很適合的。踏著音樂的節拍舒展全身肌肉筋骨,經常持續進行廣場舞鍛鍊不僅改善心肺儲備功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幫助消化,消除大腦疲勞和精神緊張情緒,長期鍛鍊肯定能增進中老年人健康,延緩衰退達到全民健身的良好效果。而且如果跳熟悉了踩著有節奏的音樂節拍舞蹈可以沉醉其中,不僅陶冶心靈,心情愉悅,長期這種鍛鍊還可以防止中老年人肌肉萎縮、關節廢用,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促進食慾,降低血壓、控制血糖、血脂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環。並且跳廣場舞還可以認識很多一起跳舞的朋友,生活也會變得樂觀開朗,做到調節情緒、調節生活、改善交際。真是一舉多得。

沉醉其中都很開心!

恩,我爸這一年去跳廣場舞后我感覺他就年輕了很多,60多歲的人看過去跟50多歲差不多。哈哈

所以我還是挺贊成廣場舞的。如果去江濱跳的話比較好,空氣還比較新鮮,如果在小去下面跳建議音樂開小聲點,避免打擾到低層住宅的人。


消化內科葉醫生


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不在堅持跳了,因為腰疼,腿疼等原因,這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跳廣場舞👯作為鍛鍊身體的方式的。比如:心臟病,骨膜炎,滑膜炎,骨質疏鬆,哮喘等患者。

我常常對骨關節病患者說,適合自己的鍛鍊是健身,盲目的鍛鍊是自殘!

所以,對於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我的看法是,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身體方式,科學的,循序漸進的,堅持鍛鍊,這樣才能有益於身心,健康長壽!


骨康園


廣場舞雖是群眾體育運動,但更具有交際和娛樂功能。

若說鍛鍊身體,廣場舞確實是一項被國家列入全運會比賽項目的體育運動。但參加廣場舞鍛鍊的有老中青三大群體,所以運動量不同,鍛鍊功效也就各有不同。

我觀察到的廣場舞者們,因其年齡段的不同,自然抱團組成了適合各自參加的群體。比如年紀大的老人,她們的動作就極其簡單,主要是轉轉圈,擺擺手而已。而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是廣場舞的主力軍。她們中運動基礎好,身體靈便,又有點舞蹈天賦的,就自然組成了相對“高難度”的舞蹈群體。其舞蹈動作就要複雜些,運動量大些。

不過,在一天的家務勞作後,多數婦女只進行一兩個小時的廣場舞運動,主要也就是放鬆一下,鍛鍊效果也因人而異,但其精神面貌和身體素質,肯定要比不鍛鍊之前要強。另外,廣場舞的主要功能,還是在娛樂和交際。要不鍛鍊身體的方式多著呢,可大夥聚在一起就特別樂意。

中國廣場舞正是這樣一種融交際,娛樂和體育為一體,舞蹈動作可複雜可簡單,老少皆宜的活動,才受到了老中青段婦女們的熱愛。至於更年輕的舞蹈高手們,好像就只是在電視臺主辦廣場舞大賽的時候,由單位出面組織參與時她們才露面。因此她們的練習廣場舞的時候,並不確定。

上面的視頻是央視廣場舞教學《小草》。其舞蹈動作就非常簡單,只要會甩甩手,跺跺腳就行。適合一般水平的廣場舞者學習。請欣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3f1000466e8560a8bd7\

默金cc


我很不喜歡對廣場大媽的無差別攻擊。


身體變沒變好,沒有統計,不好說。但身體是一方面,關鍵是身心愉悅,身體和心情應該是統一的。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手段,是他們能融入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平臺。


現在醫療手段這麼發達,營養供應這麼豐富,50、60幾歲的人,身體機能各方面與幾十年前的老年人不可同時而語。但中國人退休年齡太早,就是這樣的國情下,不得不退出工作舞臺,那讓他們幹什麼去發洩精力?年輕人可以K歌可以泡吧,他們這些人去哪兒?都給兒女去看孩子?天天在家看電視劇?也不能都去老年大學吧。


誠然,這些人的綜合素質確實有待提高,但這個不僅僅道德批判就完了。凡事都要疏通,而不是咒罵和責備,問題始終在,總歸要由掌握社會資源和權力的中年人和年輕人,想一個更適合的辦法,從長遠、中期、短期目標,來引導和規範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