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古墓葬 ——明光歷史遺蹟概要之十

舊縣古墓群 舊縣古墓群即女山湖古墓群,位於今女山湖鎮西面輪窯廠邊上。1987年秋,輪窯廠取土燒磚,在面積約1000平米範圍內挖掘出多座小型豎穴土坑和宋代墓葬,土坑墓墓坑一般長2.25米-3米。寬2米左右-2.5米。隨葬品以陶壺、鼎、缽、甌居多。文物部門得知消息,趕到現場時,墓葬和部分器物以北毀壞。僅從農民手中收回出土文物11件,其中甌2件、罐型鼎1件、壺1件、缽氏香薰1件、影青子母盒1件、銅鏡4件(八菱形湖州鏡、葵瓣形湖州鏡、葵花型湖州鏡、素面鏡各一);古錢幣10枚,其中漢五銖錢3枚、宋錢7枚(祥符元寶2枚、皇祐通寶一枚、元豐通寶3枚)。據瞭解,這些墓葬均居於地表1米以下。據出土文物有判斷,該古墓群上限為西漢早期,下限至宋代。舊縣古墓群的發現印證了這裡漢初置縣的歷史記載,為研究招信古城的歷史沿革、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佐證資料。

津裡漢墓群 津裡漢墓群位於原津裡鎮(今屬石壩鎮)津裡街的北端,七里湖岸的坡地上。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80米,面積約4000平米。1976年,津裡圍湖造田修建紅旗圩,取土築圩工程中,挖出12座土坑穴墓,全被破壞。 墓內出了大量的隨葬品,大部分被毀壞,僅收集了31件。其中有雙系侈口圓腹灰陶罐2件,泥質灰陶鼎夾砂紅陶鼎各1件,泥質紅陶缽1件,泥質紅陶盆1件,雙系獸面耳帶蓋陶罐4件,甌6件,雙系高頸壺11件,銅弩機2件,連弧紋銅鏡3面,銅佛2尊,弘治十三年(1500)銀元寶半隻,鐵劍一把,以及大量器物殘片。根據出土的器物分析,該墓群為漢代墓群。其上可能又疊壓有唐、宋、元、明各代墓葬。

張崗漢墓群 張崗漢墓群位於今明光市明東街道辦事處張崗村、蔡庵村一帶,北距309省道0.5公里。1983年春,張崗村村民曹大軍在平整土地是,發現漢墓2座,磚石結構,墓地及鋪地磚皆為空心。墓長約2米,寬約1.2米。挖開後,獲得漢武帝時期至東漢時期四乳蟠螭紋鏡3面,惜已破碎。還有藍色琉璃珠16顆、五銖錢數枚(小部分為西漢後期,大部分為東漢時期)。有關部門判斷已開掘的2墓為東漢早期。1985年,文物部門普查結果表明,這裡還有漢墓10餘座沒有發掘。根據溼地查看,對已開掘的幾座墓坑加以分析,墓群呈平行排列形式,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50米,面積近4000平米。沒有封土堆,均處於菜園、農田、宅基之下。綜合判斷,應為西漢晚期和東漢早期墓葬。說明該地附近西漢晚期和東漢早期有人群集中居住生活。

韓山古墓葬 韓山古墓葬位於原韓山西南山腳下,池河大道邊上。原為韓山延伸地,後夷為平地,建成道路。池河大道東側原嘉山縣生資公司大樓就坐落在韓山古墓葬之上。1986年5月,生資公司大樓基建時,墓葬遭到破壞。文物部門收集了部分隨葬品:泥質灰陶陶俑首2件、夾砂灰陶陶鴨2件、彩繪陶豆2件、泥質灰陶罐1件、泥質灰陶陶壁1件、陶匜1件、泥質灰陶陶勺3件、夾砂泥質灰陶陶鴨腳2件等,具有較高製作工藝水平。這些文物以戰國末期和西漢初期為主。由此推斷韓山古墓為西漢初期古墓葬,也許在韓山其他處還有相似墓葬,尚未被發現。

石壩古墓 石壩古墓位於今石壩鎮石壩村,被掘毀,出土有花香磚、銅鏡等文物,墓葬年代為漢代。

曹莊古墓 曹莊古墓位於原馬崗鄉(今屬明西街道辦事處)曹莊,被掘毀,出土有陶罐、陶俑等文物,墓葬年代為漢代。

魏橋古墓 魏橋古墓位於今石壩鎮魏橋村,被掘毀,出土有虎子等文物,墓葬年代為六朝。

映山古墓 映山古墓位於原卞莊鄉(今屬明光街道辦事處)映山村,被掘毀,出土有陶罐、陶俑等文物,墓葬年代為宋代。

揚王墓 揚王墓位於明光市澗溪鎮官山村(原官山鄉)松山組,南距官山村2公里,西距七里湖1.5公里。墓冢封土呈圓丘形狀,高約30米,佔地約700平米。墓前原有神道、碑刻、石雕等,文革期間均遭破壞,部分石刻殘件現湮沒土中。光緒《盱眙縣誌稿》載:“揚王墓,治西牧羊山西北。又揚王墓東北有木場河,乾隆志:發源嘉山,北通淮河,可行舟。今入七里湖。”明時這裡屬盱眙縣太平鄉所轄,為當時交通要津。故舊史之中有以木場河,代稱太平鄉,又有以木場津裡代指朱元璋出生地靈蹟鄉之說法。

《明史·外戚傳》載:“陳公,逸其名,淳皇后父也。洪武二年追封為揚王,媼為王夫人,立祠太廟東。明年有言王墓在盱眙者,中都守臣按之,信。帝乃命中書省即墓次立廟,設祠祭署,奉祀一人,守墓戶二百一十家,世世復。”揚王於宋末曾從南宋大將張世傑與元兵戰,後世傑師大潰,士卒多溺死。王幸脫死達岸。宋亡後,王歸維揚,因不樂再為軍伍,避之盱眙津裡鎮,以巫術行。王無子,生二女,長適季氏,次即朱元璋母。晚以季氏長子為後,年九十九薨。清時《盱眙縣誌》中曾將揚王誤刊為楊王,因王世維揚人,即揚州人,是故,同馬皇后父封徐王例,追贈為揚王。

朱元璋御文中有“祭外祖揚王文”,另曾自制《揚王行實》,並諭翰林學士宋濂文其碑。宋濂作墓誌銘曰:皇帝建國,克展孝思。疏封母族,自親而推。錫爵維揚,地邇帝畿,立廟崇祀,玄冕袞衣。痛念宅兆,卜之何墟,閭師來告,今在盱眙。皇情悅豫,繼以涕洟,即詔禮官,汝往葺治,毋俾蕘豎,跳踉以嬉。惟我揚王,昔隸戎麾,獰風蕩海,糧絕阻飢。天有顯相,夢來紫衣,挾以登舟,神力所持,易死為生,壽躋期頤。積累深長,未究厥施,乃毓聖女,茂衍皇支。蘿圖肇開,鴻祚峨巍,日照月臨,風行霆馳。自流徂源,功亦有歸,無德弗酬,典禮可稽。聿昭化原,扶植政基,以廣孝治,以敦民彝。津裡之鎮,王靈所依,於昭萬年,視此銘詩。

揚王墓地表建築均被毀,墓冢保存尚為完整,未被挖掘。

太原長公主墓 太原長公主墓俗稱汪小姐墓。位於明光市石壩鎮包集村汪郢村民組東北,距明(光)津(裡)約4公里。墓呈圓狀,面積200平 米,封 土 基 本 完 好,高 約 5 米,冢 堆 上 松 樹 、槐 樹 茂 盛 。“文革”期間 ,該 村村民擅自挖掘一次,僅出土墓碑二塊,墓體結構堅硬,未再繼續,故使小姐墓至今保存完好。現被當地一戶人家建上豬圈,得意倖存,未被盜掘。

《明史·公主傳》載:“太原長公主,淳皇后所生,嫁給王七一,早卒。洪武三年,追冊並贈王七一為榮祿大夫。”乾隆《盱眙縣誌》載:“俗呼為汪小姐墳即汪駙馬墓也,在縣西八十里太平鄉內牧羊之西南。公主為明太祖之姊,適附馬都尉汪清,清死於鄱陽之戰,柩歸,合葬於此。清陣亡,無首,刻木為首葬之。墓門內石柱聯雲:帝乙聯姻,戚里恩波流世澤;鄱陽取捷,康山廟祀報奇勳。……”考其墓誌銘與史載基本吻合。墓內出土二塊墓碑尚存。其一。長2米,寬0.83米,由於長期磨損,近三分之二的字難辨,其大意簡述墓主的生平事蹟;另其二,長0.60米,寬0.54米,碑文為篆書:“故汪母王氏德入壙志”。

曹國長公主墓 曹國長公主墓俗稱“曹姑墳” 位於明光街道辦事處東南1. 5公里的大李村。原墓冢幾經挖掘,“文革”中又遭 受 破 壞,現呈“凹”狀,周長約200米 。據《 盱 眙 縣 志 》載 ,曹國長公主墓 位於“治西靈蹟鄉”。《明史·公 主傳 》:“ 曹國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之仲姐,太原主母妹,嫁李貞。主性純孝,助貞理家尤勤儉,早卒。貞攜子文忠避兵,依太祖於滁陽。洪武元年二月追冊主為孝親公主,封貞恩親侯駙馬都尉。先是,兵亂,主未葬,命有司具禮葬於李氏先墓。詔曰:‘公主祠堂碑亭,其制悉視功臣之贈爵為王者。’三年改冊主隴西長公主。五年,以文忠貴,加冊曹國長公主,並進貞右柱國曹國公。貞性孝友恭謹。初,文忠守嚴州,屢以征伐事出,皆委貞權掌軍務。文忠克桐廬,以所俘卒送嚴。嚴城空虛,俘卒謀叛去。貞饗其眾,醉而縛之,以歸應天。太祖嘉之,累授官如子爵,賜甲第西華門玄津橋之西。帝數臨幸,太子諸王時往起居,親重無與比。晚歲尤折節謙抑,嘗曰:‘富貴而忘貧賤,君子不為也。’十二年冬卒。贈隴西王,諡恭獻。”

曹國長公主墓為磚室墓,據汪雨湘《嘉山縣誌手稿》載;“相傳墓內公主居中,貞居左,淑德夫人陳氏居右。”墓門是券門,經重修並記有“萬曆三年孟秋穀旦裔孫庭竹”。墓前的神道有華表一對,石神獸五對及頌功碑一塊,益顯莊嚴肅穆。現神道已被破壞,僅倖存石馬一匹。

現在當地人很少人知曉是李貞墓,或李貞與妻合葬墓,都知道是曹國長公主墓,簡稱“曹國墳”或“曹姑墳”。其實,曹國長公主墳只是禮葬之所,並無屍骨及衣冠等其他遺物。當年,曹國長公主去世只是草草安葬,二三十年之後,物去人非,矮墳早已成為平地,荒草遍野,荊棘叢生,葬在何處,也無人知道,無法尋找到具體地點。真正安葬此處的乃是被追贈為“隴西王,諡恭獻”的李貞。朱元璋還同時追贈姐夫李貞“三世皆王爵”,封李貞繼配陳氏淑德夫人。 

洪武十二年(1379年)秋,李文忠回到故里盱眙縣靈蹟鄉鬥光山之原(即冷水澗之原)祭奠父李貞、母朱佛女。太祖朱元璋為此派遣內臣持自己御製《祭仲姊曹國長公主文》,隨李文忠祭奠二姐曹國長公主:

“感傷父母鞠育之恩,思惟姊孝父母之專,時刻有省,悠然動心。更思父母初逝,兄弟相離,姊我是別。當是時也,天各一方,悲傷痛切,惟鬼神知我。此時雖居至尊,未嘗有忘。今也節屆孟秋,特遣內臣奉御徐慶齎衣儀詣姊墳所,。姊其享牲醴,衣儀詣,悅父母之英靈,尚饗!”

兩年後,洪武十四年(1881年),李文忠回鄉祭奠父母,為父親李貞立碑一塊《先考隴西恭獻王壙志》,概述了李貞一生及岐陽李氏與朱家關係,李氏所獲殊榮,整個明朝無人能比。

明萬曆三年(1573年),朱佛女裔孫李庭竹重修了曹國長公主與李貞合墓曹國墳,墓冢前有神道、華表、石獸,莊嚴肅穆。文革時被大李村民破壞,安徽省文物所於1969年冬和1970年春作了搶救性發掘,出圖玉牌坊等玉器銅器若干,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現在,曹國長公主墓,即曹國墳,遺蹟已經漫滅,但當地人都知道曹國長公主墓的墓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

明光古墓葬  ——明光歷史遺蹟概要之十

明光古墓葬  ——明光歷史遺蹟概要之十

明光古墓葬  ——明光歷史遺蹟概要之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