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股市歷史大底,那為什麼底部沒有橫盤,直接逼空上漲?

仰躺海底吐泡泡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表達我個人的幾個觀點

第一,目前還不是真正的牛市

很多人包括券商,都在今年春節後的漲勢中表示,大牛市來了,當時股指還沒有站上年線,年線也沒有走平上翹。當時就說牛市來了,顯然是有些言過其實。牛熊的分水嶺就是年線,年線之下去談牛市沒有任何道理和意義。而現在股指已經站上年線,年線也開始上翹,那麼牛市是不是來了?

牛市不僅僅需要股指站上年線,年線上翹,還需要一個紮實的底部,不斷地震盪完成底部的夯實,這是牛市的基礎,當然,還需要基本面的配合,這樣,一輪轟轟烈烈的牛市才會產生。

從月線看,股指經歷了下跌的走勢後,出現了突然的反彈,短期漲幅較大,而且上漲過程中沒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洗盤整理,小幅逼空的走勢,這種走勢之後出現明顯回落也是技術面的要求,底部還沒有真正形成,是需要不斷的震盪不斷地夯實,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股指的快速回落走勢了。

第二,現在就是底部震盪築底的過程

底部不是短時間就能形成的,股市上有句話,頂部一日,谷底百天。築底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而且是折磨人的,築底的過程中,操作股票並不輕鬆,搶反彈如果沒有好的模型,並且如果不能很好的執行,經常會被套。築底就是籌碼不斷的交換和集中的過程,在不斷磨礪股民的意志。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之前底部形成的過程,每一個牛市前,在完成下跌走時候的築底行情,都經歷了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目前,我認為就是底部震盪夯實的階段。

第三,目前的大漲並不代表趨勢的改變

週五股指的觸底反彈,很多人認為是下跌結束了,新一輪的上漲開始了,又開始說牛市來了。我個人認為,週五的反彈是利空出盡的表現,也是對前一階段下跌的修復,可以說是報復性的反彈,從成交量看,雖然有所放大,但是仍顯不足,這就為反彈的空間和時間打上了問號。因此,單純從週五的反彈看就說逼空上漲有所不妥。而對於廣大散戶來說,在趨勢不明朗的時候,持幣觀望是不錯的選擇。


禪壹


股市想要來真正的牛市,確實需要一個底部橫盤的過程,從目前的A股大盤走勢看2440點確實屬於歷史大底附近,但A股還欠缺一個歷史大底橫盤行情。

股市歷史大底,那為什麼沒有橫盤就直接逼空上漲?

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A股下一輪牛市還沒有真正的到來,暫時只是迎來了一波超跌反彈,超跌反彈之後會進入調整,調整結束見底才是進入牛市橫盤構築底部行情,而目前沒有出現橫盤那是因為橫盤行情還沒有到來,還在後面。

其次就是大盤在見到2440點之後由於政策利好,以及市場暖風出來,直接刺激大盤出現逼空上漲拉昇,沒有進行橫盤。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技術面的需求,畢竟大盤已經從2015年開始下跌,下跌至2019年多頭壓抑太久了,多頭只要抓到機會就給快速拉昇一波,提振投資者信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上面三點握個人覺得大盤為何沒有選擇橫盤就直接逼空上漲的真正原因。


老金財經


正當市場沉浸在一種極度亢奮的牛市氛圍中時,從4月份的最後一週開始,上證股指開始了急速調整,僅用了一週多的時間,就吃掉了4月份的全部漲幅。幸虧週五(5月10日)股指有了強勁反彈,才使得股指稍微好看一些,現在喊牛市的聲音已經弱了很多。

不過,一些老股民還是覺得本輪行情走得非常詫異,都說1月份股市2440點區域是未來A股牛市的大底,但為什麼主力在這個位置沒有經過橫盤震盪,就直接發動了逼空式上漲行情?難道2440一線並不是本輪大熊市的底部?未來A股還會有較大的下跌空間在等待著我們?

事實上,2440點是所謂的政策底,就是股市跌到2440點時,政策方面暖風頻吹,然後觸底回升,這就是一個“政策底”。而沒有經過底部的震盪換籌過程,A股卻直接進行了逼空式上漲行情,充其量就是超跌反彈行情。那麼,主力機構為啥會在A股跌至2440點一線時,要發動一波大反彈行情呢?

首先,2440點股市已經跌不下去,同時貨幣政策卻開始寬鬆,本輪反彈行情是情急之下發動的。我們看一下2440點區域,每天成交僅千億元,而且股民雖然對後市並不樂觀,但也絕對沒有割肉的想法,而且還認為股指跌下去會引發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拿不到廉價籌碼。而且,成交量低迷,想砸盤也砸不下去了。

與此同時,1月份央行兩次全面降準,共釋放了1.5萬億的流動性。一邊是機構砸盤沒有人割肉和響應,一邊是貨幣環境全面改善,在這種情況下主力機構只能是由空轉多。很多人認為2440點已是歷史大底。但是真正的大底是靠跌出來的,跌得有多深漲得有多高。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

再者,主力機構要自救,要快速回籠資金。整個2018年A股月線滿盤皆綠。在這種情況下,主力機構必須要發動一波行情,進行生產自救。而在國內經濟形勢並不太明朗。那麼只能發動短期的二三個月的行情,來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數據顯示,由於股市持續向好,一季度多數券商都賺得盆滿缽滿。股市是靠行情吃飯,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最後,A股的熊市底部會遠在2440點之下。通過這波行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大股東都賺了錢退出,近300萬股民跑步入市,悉數被套,本輪反彈行情已經結束。未來股市將跌破2440點,跌到真正的歷史大底橫盤震盪,然後在絕望中才會產生行情。既然,主力在2440點一線並不想展開大牛市行情,那隻要逼空式上漲,高位變現股票就可以了,也不必震盪築底,吸收籌碼這個過程了。所以,後市上證指數跌破2440點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說2440點是A股的歷史底部,但很多人質疑,為什麼沒有出現震盪橫盤,直接逼空上漲?原因很簡單,主力機構只想生產自救,並不想做長期牛市準備,而逼空式上漲本來就是志不長遠的表現。正是因為沒有構築歷史大底的跡象,還有股市也沒跌出做大牛市的足夠空間,我們才會判斷2440點只是A股熊市的下跌中繼。真正的股市歷史大底還遠沒到來,需要長期耐心等待。


不執著財經


底部的形成無非是兩種形態,兩種走法的選擇,一種是近一年左右在市場低位的磨合,市場主力認為政策面,基本面,估值面都適合啟動新一輪牛市時,股指自然拔竿而起。另一種是經歷了長時間的下跌,中途會出現下跌途中的反彈,尤其是近年跌速時間快,跌速較深,讓人對股災心有餘悸的時候,市場會出現股災時的“救市底”,“政策底”,“市場底”,否極泰來時,出現強勁逼空上漲(通常保守謂之是強勁反彈),其實這是一個新的趨勢的更迭,牛一,牛市上漲第一攻擊波,目前的回落屬於技術面的洗盤,(消化在底部低位跟風買入的獲利盤為主)。牛熊分界線,一年線需要時間去震盪,磨合,等待市場整體持股成本趨於一致。目前市場的演繹大慨如此。


手機用戶13712036873


先看一下週五股市的表現吧

高開低走,下行測試2838之後,上漲100點收盤在2939點。振幅高達100點,收盤上漲3.1%收漲88.26點。個股中上漲3516,收平35,收跌56。迎來了久違的一片紅的行情,後市看漲的意味很濃厚。

回到題主的問題。

都說股市的歷史大底?

不知道題主的歷史大底是從何而來,底部到來也就意味著牛市的到來,而在股市中不論是底部和牛市都是走出來才能知道,之前都是交易者的猜測。從技術面角度2800這個位置是2月份跳空的缺口,也是2400點---3288點上漲行情的回調黃金分割50%的位置。這兩個位置共振帶,行情在此企穩向上並不稀奇。通題主說的歷史大底不是同一級別吧?

炒股是一場馬拉松,要有長線的格局和思維,長期依然看好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6-8年的一個牛市週期非常明顯,上一下牛市是2015年到現在以及過去整整4年的時間,下一次牛市的時間窗口越來越近。而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格局總體仍處於平穩向好的形勢。股市的基本面並沒壞。

從時間週期和基本面股市分析,股市依然向好,但需要長線的思維參與。散戶炒股長線操作一定是優於頻繁倒倉換股。

沒要調整直接逼空很正常。

4月下旬啟動的逼多行情一樣沒有調整,快速的下跌並沒有給散戶更多反應的機會,快跌快長完全符合當時股市運行的規律。股市中真正的行情來了,進場的機會稍縱即逝。所以逼空快漲是正常的。

總結:筆者週五已經開始進場,並且是長線的交易計劃。券商,銀行等藍籌板塊是筆者的唯一選擇。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週五的指數出現逆勢大漲88點,很多人會覺得2800點一帶是底部,按理來說既然是底是不是就應該做個底部的樣子,比如說出現以往在底部形成過程中的橫向整理,不斷的出現反覆的低位震盪,這樣底部才顯得更踏實一些,可現在突然出現一根88點的大陽線,難免會讓一些人感到納悶,怎麼這次的底部就沒有橫向整理的過程呢?

其實,問題的定義本身就錯了,週五的陽線壓根就不能看成是底部的信號,是為了逆轉市場人氣所製造出來的一根陽線,隨機的意味比較濃厚,而並非市場真實的上漲的意願,如果這裡要真的成為底部的話,一定會有成交量的持續萎縮過程,人氣的沉澱過程,這些都是伴隨著指數的波動幅度變小,在低位出現一段時間的橫向整理過程,之後慢慢的企穩。

否則,一般急速的拉昇製造出大陽線的行為,都不是底部的重要特徵,即便如此估計未來還會有個回落的過程,終究還是不能擺脫橫向整理。 所以說逼空上漲肯定不是底部的徵兆,歷史大底的出現都是在人氣極度低迷的情形早就而成。


春意萌生


所謂的歷史大底就是市場底,這個底部已經在2440點出現了,前期政策底2449點後走出新低2440點,已經符合了市場底低於政策底的要求,但是缺少了一個駐底的過程,就說明底部並不牢固,存在一個區間震盪的過程,不過從歷史兩輪牛市來觀察,無論是震盪還是再次接近2440點,大底已經在眼前。

觀察歷史兩輪牛市可以發現,2005年1月出現政策底後走出新低成立了市場底,隨後開啟牛市,2007年這輪牛市在政策底之前已經震盪築底過。

2012年出現了政策底後在2013年出現市場底,這輪是走出新低後開啟牛市,直接在政策底和市場底之間形成區間震盪,走出了2015年的牛市。


那如果2449點是政策底,2440點是市場底,大盤眼下的調整是不會下破2440點,會在某個區域下跌後直接上漲。如果悲觀點預期後面走勢,就是大盤需要一個區間震盪的過程,也就是市場底其實還沒有出現,那3200點調整之後就是開始形成市場底的走勢,市場底也可以是震盪,也可以是再次回撤到2440點的支撐,不過無論是震盪還是繼續向上突破,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大盤已經在駐底,後期的指數一旦完成駐底,就是新一輪行情的開啟,投資者們需要做的就是,中長期投資,分倉買股,等待後期獲取回報。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又是經歷了比較深入的調整。雖然大盤只是調整了四百多點,但很多個股居然也出現腰斬了。特別是一些基本面不怎麼好的個股,跌幅更加厲害。

這次大盤的下跌有點突然。都以為五一節後的大盤會有所發力,最起碼也要反彈一下。因為五一期間利好多過利空。只不過,在五一節後臨時出現了一個突發消息。老特的一句話改變了大盤的運行軌跡。盤面再度出現了千股跌停的局面。

一般,股市和彈球的原理是一樣的。如果出現大跌了,股市就會大漲。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也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想當初黃金還是牛了十幾年,這幾年也沒有牛過。美股雖然也是牛了這麼多年,接下來就不一定能再牛下去了。

在這種急速下跌的過程中,不是因為基本面或是經濟數據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完全只是突發消息的影響,當然不會有橫盤的過程了。大盤需要的是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這個過程會非常快速地逼空上漲。當然,這種仍然只能看作是超跌反彈而已。

而說股市是歷史大底,喊了這麼多年,A股還是3000點左右震盪為主。再說歷史大底,有點說不過去了。目前大跌就會引發強力反彈,所以底部沒有橫盤的過程。如果是緩跌的過程就會有橫盤出現。


股海重生2015


股市投資,投資者需要的是什麼?個人認為是“策略”。在股市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是“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如果一位投資者能很好的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就算是將股市的趨勢判斷錯誤,也能通過策略的執行規避判斷執行的錯誤,進而規避更大幅度的虧損。

都說股市歷史大底,那為什麼底部沒有盤整,直接逼空上漲呢?

一、股市投資需要正確看待漲跌,不一定每一次的底部就有盤整。

股市出現上漲,就一定要出現盤整嗎?股市下跌就一定會在牛市尾段下跌嗎?真的都會出現這般嗎?為什麼所有的投資者看重的不是股市的價值,而是股市的形態呢?這種形態,真的有必要嗎?

在股市中投資,有沒有思考過,投資的到底是什麼?所有的投資者進入到股市中來,是為了盈利,但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才能穩定盈利呢?

太多太多問題,環繞在腦海,自己是否又能更好的解決呢?相信,更多的投資者是不能解決的。那麼,應該怎麼辦?

個人認為,股市出現上漲與下跌,橫盤的形態只是一種呈現,而不是股市的本質。雖然,歷年我國出現底部時均有底部盤整,但從成熟市場美股、港股的走勢上看,有盤整嗎?特別是美股,是沒有的。

也就是說,出現盤整與不出現盤整,並不能說明什麼具體的問題,更加不能說明是否處於的底部。那麼,股市的漲跌影響與呈現到底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有兩點:1、股市的價值;2、股市股票的供需關係。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有很多:國際形勢、經濟週期、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軍事、地域經濟等。這些影響的因素,影響的是什麼呢?影響的就是股市的價值與股票的供需關係。

那麼,我們再來看,股市的大底,真的需要盤整嗎?只要價值存在、需求存在,也就不需要過度的盤整階段。

二、從股市走勢特徵以及時間規律的角度上看,2019年很大概率會是下一次牛市的啟動“元年”。

雖然,近端時間頻頻下跌,但從長線趨勢的角度上看,長線仍舊是具有高價值佈局的。個人認為2019年成為下一次牛市啟動元年的時間概率很大。怎麼講?

1、A股的走勢特徵是怎樣的?個人總結為“大起大落,久盤於底”。也就是,呈現著階段上漲,階段下跌,然後更長時間的階段相對底部橫盤震盪。從時間上看,2005年-2007年股市走出了歷史大牛市,階段大幅上漲;2008年A股走出了階段下跌,熊市;2009年雖然有著股市階段上漲,但從形態上看,階段上走出了2009年-2013年的相對底部橫盤震盪。

2014年-2015年6月股市再一次走出了牛市行情,大幅上漲;2015年6月-12月,“股災”出現,單邊式大幅下跌。進入到2016年之後,股市再一次的進入相對底部的橫盤震盪。

那麼,從走勢特徵的角度上看,股市下一個階段將會進入哪個階段呢?個人認為會是進入階段上漲的牛市。

單有趨勢,沒有時間,也是沒有辦法辨別。

2、A股還有一個時間規律,個人稱之為“五年時間”。也就是說,以任何時間基點作為基礎,不管是往前推5年,還是往後推5年,會有一個很好的年度行情。2015年6月之後存在嗎?是沒有的。從時間上看,至2019年6月剛好是4年,之後進入第五個年頭。從規律的角度講,2019年、2020年很大概率會有著年度行情。

綜合走勢特徵與時間規律,2019年很大的概率會是下一次牛市啟動的“元年”。

總結:牛市的大底與否,不能用橫盤不橫盤去看待,還是需要從價值出發。從走勢的角度上看,甚至現在還處於橫盤震盪,個人認為2019年很大概率會是下一次牛市的啟動“元年”。


厚金說


首選,目前能夠確認的是A股的行情有所好轉,但是並不是說已經進入了牛市!真正進入牛市的信號是在能夠長期穩定的站上3587點這個階段性的高位之後,才可以確認!

因為在3587點的下方存在著的是一個2015-2018年大面積的熊市下跌套牢盤,也是一個相對的散戶成本區域!因此從2440點漲到了3288點的過程就是主力故意而為之,為的就是讓底部不願意操作的散戶,在自己的成本附近進行買賣,從而達到洗盤吸籌的目的!

那麼對於現在來說,其實根本沒有進入牛市的週期,而是出於一個震盪洗盤,確認底部的熊轉牛週期,自然是還未出現有橫盤的跡象!再加上2010年有了創業板的加入,其實上證指數的走勢已經不太具備參考價值!

特別是2010年以前的大底形態更沒有可比性,因此值得我們參考和注意的其實就是在2010年創業板加入後的2012-2013年熊市大底,這裡才是近十年裡最有參考價值的熊市底部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2012-2013年的熊市裡,其實上證50是走出了下跌的走勢,而中小創則是走出了一個相反的局部行情!而到了2014年,上證50調整完畢,中小創邊拉邊洗結束,兩者才一同進入了牛市的主升浪階段!


如果參考2012-2013年,我們會發現其實現在的A股也有這樣的徵兆!目前指數從2440點漲到了3288點,漲幅巨大的只是上證50個股和部分的權重個股,其他大部分的中小創都是出於一個滯漲,甚至底部區域裡震盪洗盤的階段!
那麼未來也大概率會有一個分化和補漲的行情出現!所以說,從2440點拉昇到3288點其實是為了提振散戶的士氣,激發賺錢效應,把大部分的個股帶出一個底部“冰點”,不交易的狀態!而不是說牛市已經來了!未來是一定會有震盪洗盤的週期,那麼自然指數也是可能出現和2012-2013年相似的走勢!畢竟每一次的大級別牛市到來之前,都會經歷一波割韭菜的週期,不可避免,只有少數的人才能夠帶著底部的籌碼進入牛市的盛宴!

在投資中不要幻想做完美主義,莊家洗盤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預計的,不要因小利益耽誤大行情,不要因小變動迷失大方向;看大方向賺大錢,看小方向賺小錢。在股市中熊掌魚翅是不可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