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銀行理財怎麼樣,有沒有風險?

高焱11


銀行的理財產品分為三個大分類:

第一就是低風險,低收益區域。這種類型的理財往往是一些貨幣基金的理財,風險極低,但是收益率也只有3%-4%左右,市場比較保守的,希望保本保息的理財投資者。

第二種就是中風險區域,這些收益往往比較高,可以達到5%-6%左右。不過相比外面的理財產品來說,這些大部分都是經過銀行篩選過的,所以風控上有一定的保證!

第三種就是高風險區域的,這些理財產品往往都是7%-8%左右,甚至更高,有信託,有保險,有股票型基金等。那麼自然所要承擔的就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情況了,當然,如果投資時間不對,選擇的產品不好,也會有虧損本金的風險!

所以說,如果你想要獲得一個什麼樣的風險,什麼樣的理財收益率,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去挑選!實在有不明白的,也可以去周圍比較靠譜的大型銀行,進行一個諮詢,會有漂亮的大堂經理為你講解和導購的!

目前的京東理財APP上理財收益最高的為億聯銀行的5年期定存,可以達到複利年收益6%,而其他的5年期也可以有一個單利的5.45%左右!並且現在在允許銀行倒閉,甚至讓許多民營銀行,小銀行進入市場以後,這些高收益率,但是低風險的理財越來越多了!

再加上有50萬的銀行倒閉賠償保證金,所以大大降低了對於小銀行的理財選擇造成的安全隱患和風險控制!所以如果你是年輕人,並且懂得使用智能手機和APP軟件的話,那麼這個非常適合年輕人來理財!

但是如果你是中老年人,對於手機的理解和運用不太熟悉的,那麼還是可以到銀行,做一個普通的理財方式!最終要的還是,省心,找適合自己的!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朋友們好!標題中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想理財,比利息多賺點收益!可是目前理財的收益也不是太高,害怕賠本不划算…明確的講:在銀行理財,有風險!但風險可控!目前銀行理財,擁有眾多的客戶,總體運營平穩,正規可信!

先來看為什麼銀行理財有風險:

理財與存款有所區別!存款,有明確的提前約定利率,期限,兌付方式等,不允許單方面更改,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而理財,是一種更主動的投資,風險自擔,收益浮動不得剛兌!因此有一定的風險!

其次,來看為什麼風險可控:


有關部門為了避免,投資人購買到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稱的理財產品,對理財產品,按風險的高低進行了風險分級,5分5級!同時,投資人,購買理財產品,也需要做風險測評,按風險偏好,也分為5個級別,正好可以匹配到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大大的避免了,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第三,銀行,正規可信,管理嚴格,經驗豐富!

來分享幾款,相對穩健,低風險級別以內,的銀行理財產品:

1,保本理財!
如上圖,銀行出品的保本型理財!本金非常安全收益相對穩定!定期45天,低風險!


2,新型智能現金存款!
如上圖
,新型的存款產品,隨時可以存取,目前支取收益率3.5%!安全性極高!

3,銀行,低風險定期理財!

如上圖,這是某銀行,手機銀行的理財產品!5萬起,淨值型,長期滾動,定期開放申贖!例如最後一款,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7.56%,屬於債券類,雙週定開,即每兩個星期,開放一次申贖,方便朋友們進出,保持了很好的流動性!同時如果不操作,會自動滾入下一期,極為節省精力,而且還有,雞生蛋,蛋又孵雞娃娃的複利效應…低風險,pr2級,適配穩健型投資人,及以上,廣大投資人!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有風險!但銀行正規可信,管理嚴格,實力雄厚,經驗豐富!還有1對1的人工諮詢服務,因此只要做好自身的風險測評,依照不同產品的風險程度進行選擇匹配,在銀行理財風險是可控的!根據目前的實踐,和市場的反應,銀行理財產品,銷售量極大,深受朋友們歡迎值得信任!是理財路上的搖錢樹,信得過的好管家!


理財迦


做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主要看投資人對風險的把控。

投資理財其實就是銀行把募集的錢再拿去投資,中間銀行對投資標的的認識跟普通老百姓肯定不一樣,所以銀行因為它承當了這部分認知中的風險,所以它就應該得到再投資的價差收入。

其實對於銀行存款也是一個道理,銀行幫你承擔了比較大的風險,所以存款利率就比較低。

對於投資,主要還是要認識到資金的真實流向,而不是隻聽別人推薦,畢竟錢是投資者的,風險也需要投資人承擔。至於收益就看投資人的認知深度了,當然也可以借鑑投資理財顧問的建議。


巨眼財富劉玉成


監管部門取消剛性兌付後,銀行理財同樣有風險,只是風險相對偏低。


世事無常145473013


銀行理財是可以的,比普通存款要高。但是隻限於存款類理財產品。


獵狐決策甄磅


對於理財:沒有絕對安全,銀行理財只是相對於其它理財風險係數要小很多而已,但是存銀行一定要看清楚是存的哪種類型的理財,不要被銀行客服忽悠了,本人真實經歷,存款被忽悠買了五年保險,沒到期取出來,本金都沒拿完,還扣了1000多。


鄧小焱DengXiaoYan焱


連銀行存款都有風險,何況理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