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文|飛魚說史

說起皇帝的象徵,無數人會想到玉璽,但這都是秦朝之後的事了,相傳秦始皇嬴政用舉世珍寶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並且被後代爭得面紅耳赤,只因它代表了正統。

那麼代表王權的玉璽誕生之前,王權用什麼代表呢,那就是洛陽九鼎,這個九鼎到底是一個鼎的名字,還是九個鼎呢,後世一直有爭論,我們姑且就先把它當作九個鼎來說。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相傳這九個鼎,是大禹建立夏朝之後,華夏大地上有九個州,那時候的銅幣還是銅,九州各自交稅交上來的銅,就被大禹鑄成了九個鼎,代表九個州,這個鼎從大禹鑄成之時,就一直在洛陽待著未曾移動,因為當時的洛陽是華夏的中心。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周王室的王權逐漸衰弱,但是九鼎代表王權這個概念卻一直沒有被人們遺忘,尤其是雀雀欲試想要爭霸的諸侯國君主,更是對洛陽九鼎念念不忘。

但洛陽九鼎卻是諸侯的夢魘,楚莊王問鼎被嚇跑了,秦武王舉鼎被砸死了,所以洛陽九鼎即使是王權的象徵,也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那麼它後來到底去哪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必須從頭說起。

楚莊王問鼎被嚇跑了。

春秋時期有五霸,其中一個就是楚莊王,有了老大的實力,自然再不把衰弱的周王室放再眼裡,這時候諸侯國林立,楚莊王想著,自己雖然被天下人認為有這樣的實力,但是名義上還是周王室的,就很鬱悶。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楚莊王手下有人就說了:老大,我覺得不如把周王室的九鼎給整過來,這樣不就在實力和名義上都有了老大的權威了嗎?

楚莊王點頭稱善,就立即揮軍北上,陳兵在洛陽城外,周天子沒有辦法,只能派了一個叫王孫滿的人去慰問楚莊王,楚莊王見了他就問:洛陽九鼎有多重啊,我就想問問,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我們楚國有個廣場還差點裝飾品。

王孫滿就說:王上啊,這鼎年代太遠了,根本沒人知道它有多重。

楚莊王就生氣了:你看看我們楚國的兵,他們每人手上的兵器,足夠造九鼎了吧?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王孫滿憋了很久說了一句,退卻楚兵的話: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這話說的楚莊王,只能幹吹鬍子瞪眼,因為他的雄心是讓春秋所有諸侯臣服,如果被其餘國家認為沒有德行,要是搬走了鼎,就成為了天下共敵,楚莊王覺得這鼎燙手,就不再打這個鼎的注意了,所以問鼎中原就流傳了下來。

秦武王舉鼎被砸死了。

就這樣,周王室的九鼎一直到了戰國中期才有人打它的注意,這個人就是秦武王嬴蕩,秦武王對於這個鼎的痴迷,還是源自於張儀曾經對他爹說,可以把鼎拉回秦國,以號令中原,但是秦惠王沒有這麼做。

秦惠王不這麼做,並不代表他的兒子也不這樣做,秦武王是個尚武之人,隨著國力膨脹,也不再把諸侯放在眼裡,他一直對張儀的話念念不忘,秦武王就命令甘茂攻打宜陽,讓自己去洛陽的路可以順暢。

甘茂也不負眾望,經過半年時間,成功拿下韓國宜陽,秦武王看著路上沒有釘子了,高興地跳著舞就去洛陽了,秦武王到了洛陽就直奔主題,問:你們的鼎呢?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在東周王室臣子的引導下,秦武王見了這傳說中的寶器,很滿意,尤其是那個代表秦國的“雍鼎”,深深吸引著秦武王,既然自己滿意,就要帶回秦國,所以秦武王就想著看看它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天生神力,手下更有一批大力士,秦武王就想和他們比比力氣,結果都舉不起了,秦武王覺得展現自己男人魅力的時候到了,就親自去舉。

還別說,秦武王還真把鼎給舉起來了,他想著,我得走兩步,才更能顯示無敵,結果,剛踏出一隻腳,腳底一滑,整個鼎就砸了下來,把秦武王直接給砸死了。

洛陽九鼎到底去哪了?

秦武王死後,洛陽九鼎好似被下了詛咒,無人敢提,但是秦國到了秦昭襄王時期,東周的王就死了,於是東周這塊地就成為了秦國的,當然周王室的鼎也成為了秦國的了。

再後來到了秦莊襄王時期,把西周也給滅了,周王室徹底不復存在,滅了周之後,代表天子王權的九鼎,徹徹底底被秦國人佔為己有,應該是在滅周之後的第二年,洛陽九鼎就被遷移到了咸陽。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直在咸陽的九鼎,當秦始皇嬴政誅滅六國統一華夏之後,就不見了,有人說洛陽九鼎沉到了泗水彭城,秦始皇還專門派人去這地方打撈,結果一無所獲。

代表天子王權的神鼎,就這樣詭異的消失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見過洛陽九鼎的真面目,後來的皇帝們,還一直對洛陽九鼎念念不忘,武則天和宋徽宗都重新鑄過九鼎,但是再也不是大禹鑄造的九鼎了。

飛魚說:

洛陽九鼎是諸侯的夢魘,楚莊王問鼎被嚇跑了,秦武王舉鼎被砸死了,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其實沒有任何人知道它的下落。

春秋戰國,諸侯並起,雖然周天子已經衰落,但是洛陽九鼎隨著周王室的覆滅,也跟著消失了,但是關於九鼎的傳說卻一直不斷,尤其是王孫滿的一句“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當真是真理。

洛陽九鼎是王權的象徵,並不是誰都可以問的,它後來到底去哪了?

封建社會在中國的歷史上整整統治了兩千多年,朝代更替無數,其實都是因為前朝的君主沒有做到“德”,失去了德行,也就失去了民心,這樣的話,即使抱著象徵王權的物品,最終也只會走向覆滅。

天子王權其實也並不是一個物品可以代替的,物品的背後,其實代表了強大的綜合國力,就像秦國統一天下一樣,即使九鼎不在,不還是統一了華夏嗎?

您對洛陽九鼎知曉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