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有追求目标,活得精彩死得壮烈,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官迷心窍以至于迷失了自己,那么这一生都会过得很悲催。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个人的官瘾超级大,几乎是削尖了脑袋想戴乌纱帽。可是造化弄人,这三个官瘾最大的梁山好汉活得憋屈死得窝囊,最后连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都没做到,可见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一点都不假。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起码有一半的人不想当官,比如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简直是视金钱和官帽如粪土。即使受招安了,鲁智深武松也不肯换下“本身服色”。这其中鲁智深大块头有大智慧深有佛性可以理解,行者武松连度牒都是冒用别人的,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头陀。这二位不肯脱下僧衣直裰换官袍,摆明了是不想跳进官场这个烂泥塘。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与鲁智深武松不同,“五侯杨令公之孙”青面兽杨志,则是一心想当官,为了当官,他可以放低身价放弃原则,倾家荡产也要给贪官奸臣们送礼。

咱们来看杨志一出场时候在干什么?据他自己说:“洒家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在此之前,杨志实际是在给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当帮凶——押运花石纲。读者诸君都知道方腊因花石纲劳民伤财不堪欺压而造反(方腊起,以诛勔为名),花石纲耗尽国力,也是北宋灭亡的诱因之一。据《宋史· 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记载:“截诸道粮饷纲,旁罗商船。”“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金兵还没来打,杨志这样的皇帝禁卫军兼花石纲押运者,先把自己的城墙和民房拆的差不多了。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杨志失职(也算老天报应)沉了船,但是他并没有主动承担责任,而是畏罪潜逃了。逃跑之后并没有以平民身份隐居,而是“将出那担儿金银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能说高俅做得过分,因为他叱骂杨志的话还真无法反驳:“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连点评水浒的袁无涯都忍不住感叹:“如此判断,亦可说不听寅缘,甚有执持。”在这件事中,坚持原则的是高俅,花钱买官的是杨志。

杨志怒杀牛二(不是失手误杀:望牛二颡根上搠个著,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之后,又得到了梁中书的赏识,当了“管军提辖使”,并承揽了押运十万贯生辰纲的任务。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梁中书是个贪官,送给蔡进的十万贯金珠宝贝都是民脂民膏,但是这些都不是杨志考虑的问题,他只想圆满完成任务,因为梁中书许诺了:“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勒令回来。”为了升官,杨志可谓是尽心尽力,出发前就准备了好几根藤条(金圣叹批语:以备后用)。这些藤条后来真用上了:“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志已经把那几个士兵折磨成什么样了。

人算不如天算,杨志丢了劳民伤财的生辰纲,也丢了民脂民膏汇成的生辰纲。有人为杨志辩护:他就是个军官,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无可厚非。这样说来,恶奴欺压良善是受主人指使,奸臣是按照昏君旨意办事,都可以不受指责了?为虎作伥者一点责任都没有?小官盘剥百姓送礼给大官,也是“迫不得已可以原谅”?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杨志一心求官却一步一个坎儿,最后也没有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征方腊的时候,还没开战,杨志就病了,而且这一病就病死了。读者诸君都知道,病死和战死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杨志的家属最后连抚恤金可能都要少拿了……

说完青面兽杨志,咱们再来看看豹子头林冲。

林冲这个人浪费了他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做出的事可怜之中又带着一些可恨:妻子被上司高俅的儿子调戏,他那双拳头举起来却不敢打下去,理由居然还狠充分,是顾忌“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高衙内两次调戏林娘子,林冲只敢砸了虞候陆谦的家,却不敢对高俅表示半点怨恨,反而买了一把宝刀想跟高俅套近乎:“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连老婆受欺负都不敢抱怨,如果高俅看上了这把宝刀,林冲又会作何反应呢?当然是“承蒙不弃,敬请笑纳”了。事实证明,林冲是肯把老婆也舍出去的,他在发配之前休了林娘子,其实就是甩锅:“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电视剧里演的林冲拒绝招安并被气死,而原著中的林冲却是很乐意为朝廷效力,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林冲阵阵落不下,只是在凯旋途中“患了风瘫”,缠绵病榻半年才死掉了。其实林冲早在“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瘫痪症状,不肯带着妻子弃官出走,最后一纸休书让妻子失去抵御骚扰的最后屏障,林冲已经半瘫,重新归入朝廷体制,林冲内心早已瘫成了一团泥——这就是官瘾巨大者的典型症状:只要官帽不要骨头。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杨志官瘾大,为了做官可以甘当昏君奸臣鹰犬;林冲官瘾大,为了保住官帽可以舍弃结发妻子。但是这两个人的官瘾都没有及时雨宋江大:为了让官帽大些再大些,他就是把梁山兄弟都拼光,也在所不惜。

宋江“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众兄弟谋个前程”,实际是拥兵自重跟朝廷讨价还价:招安后朝廷给众好汉安排工作,自然是要各就各位——一百单八将都聚在一个州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编制。宋江说是“不想与众兄弟分开”,实际是嫌朝廷还没有给他明码标价——对朝廷毫无功绩,又怎么能封官加禄?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等到征方腊回来,宋江被任命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之后,拿着朝廷赏赐的十万贯赏钱回家大兴土木,盖庄园、修九天玄女庙之后,再也不提“兄弟情义”“生死不分开”了,而是“还至东京,与众弟兄相会,令其各人收拾行装,前往任所。”看见了吧,这时候宋江官帽够大了,兄弟们也不能再跟着他了,一个“令”字,把宋江的情意面具彻底扯下,露出了他官迷心窍的真实面目。

宋江被一杯毒酒断送残生,临死前还拉着黑旋风李逵垫背——其实李逵官瘾也不小,这个小狱卒也有大志向:“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好一个“鸟水泊”,连李逵这样的蠢货都瞧不起落草为寇,金圣叹也忍不住苦笑:“铁牛思做将军,真乃未能免俗,然吾不知其藏之胸中,已复几时,直至今日,始得快吐之也。”

活得憋屈死得窝囊:官瘾最大的三个梁山好汉为啥没能为国捐躯?

​杨志林冲宋江一心想做官,这本没有错,但是为了一顶乌纱帽而放弃了亲人、尊严和做人底线,那么他的乌纱帽,就像某个皇帝所说的那样,也不过就是个卵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