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联及出联?

昭空闲人


对对联要懂得联律。

懂得了联律,也就能够鉴别出句是否合乎对联的要求。不合联律的出句不值得应对。出句低俗的不宜应对。

怎样出句?那要看你读了多少诗词,看你对诗词的领悟有多深,还要看你对自然界和人情事理的通达程度。

出句有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当你看到某句古诗词非常绝妙,原作者没有对偶句的,就可以用来当作出句。这叫作名句续对!

例如李商隐的:

留得残荷听雨声

例如苏东坡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然,你自己能够拟出意境高雅的出句进行征联,那是最好不过的。


东方神4571775636926


其实对联也是有一定格律的。一般还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一三五可以不论,二四六必须分明。

词性可以相近,也可以相对。对联五花八门,流水对,无情对,太多了。这个需要时间慢慢学习,记住一般格律,还可以背一背《声律启蒙》对于学习对联肯定有帮助。

还有意境,和写诗一样,不能太白了。那样一点味道也没有,既然学了就好好学,如果只是凑趣凑数,也没多大意思。

最要注意的是,上联尾子必须是仄声,那么下联尾字一定是平声。

当然每个人来头条的目的不一样,很多人就是玩,也没打算学,那就随便吧。我一直认为既然学习了,就力争最好,没有能力没办法,不认真就是不对了。

很久懒得回答问题,今天看是熟人邀请,随手写一点。见笑了




红玉w红玉


写对联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声律要适应相对,上联一般平起仄收,下联相对,仄起平收,一般要求平对仄,仄对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在特殊用词和意境时,可以相对减弱对平仄的要求。

其实对联没有多神奇,想要学好对联,找一本启蒙教材,叫《声律启蒙》,那里是古人写对联用词用句的一点小总结,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其实就这么简单,多写多看不难掌握。至于要做出精品,还有绝对,这就很难了,如乾隆出的“烟锁池塘柳”至今没有完美的对联,但是不完美也正是对联的魅力之一,一百个文人有一百种想法,对联在每一个人眼里都是不同的,这就是大家喜欢对联的原因之一。


鄞粤强


它要求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子,同一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配",并避免上下句的同一位置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

明白了什么是"对联",出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是出联者出联时,也应考虑到对联者的方便,不能把相关的词语出绝了,例如:上联:远山云水风月近,这个上联中,山、水、远、近、云、风、月,七个字里两个反义形词、五个紧密相关的名词都用上了,下联就很难做答。所以出联者要给作答者留些余地,不是要考住众人,难倒大家,而是合理出联,寓乐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