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今天去駕校培訓,在寮步鎮。中午休息時間,地圖上搜個附近的地方玩,結果到了一條叫

“橫坑”的古村。村裡有個月牙形的大池塘。說池塘有點委屈它,說湖又小了點。湖邊有公園,很多慈祥的老人在下棋或閒聊,為他們遮擋烈日的是一排枝繁葉茂的古樹。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突然發現東莞叫“坑”的地名很多,回來好奇就查了一下,大大小小居然有21“坑”那麼多。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據學者研究,“坑”作為地名用字,遍佈於東南丘陵地區,通常出現在自然村、村、鄉鎮地名中,其意義是“溪澗、山谷”。越是低級的地名層級,如自然村,“坑”字越多。原生地名常常以山水等地理實體作為命名依據,因為人類社會早期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東南丘陵水系發達,小盆地錯落,逐水而居、依“坑”聚落成了先民的生活常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看著古村的一排排古芒果樹,樹齡500多年,一排排巨大的古榕樹,樹齡300多年到600多年都有。我想,它們歷盡滄桑依舊枝繁葉茂,庇護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芒果的甜蜜滋養過村民們遙遠的祖先,幾個世紀後的今天還在……哪來的“坑”,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啊!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所以世上的事物,表面和實質經常相反而行。名字帶“坑”的不坑,反而是福地。生活中真正的巨坑,經常在我們最熟悉、最信任、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東莞還有一些常見地名用字,是我老家和我以前帶過的北方少見的,也很有特色。

比如和水相關:

“洲”“沙”“塘”“湧”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王屋洲、金洲、柏洲邊、簡沙洲、黃粘洲、洲灣、洲渦、桔洲、南洲、泥洲、楊公洲、稔洲、黎洲、角朗洲、大洲……

武山沙、同沙、簡沙洲、芙蓉沙、朱平沙、沙腰、冼沙、烏沙、沙頭、上沙、沙田、福祿沙、齊沙、義沙、大魚沙、大羅沙、梅沙、烏沙、鰲沙、沙塘、大沙、沙步、下沙、沙角、沙湖口……

興塘、溫塘、鰲峙塘、大蓮塘、塘廈、新塘、沙塘、寶塘、塘唇、塘邊、泉塘、大塘朗、大塘、新塘、洋坑塘、長塘、梅塘、塘廈、橫塘、蛟乙塘、塘新塘瀝、竹塘、塘角、長安塘、草塘、塘尾、月塘、松柏塘、塘角、黃泥塘、土塘……

氹湧、麻涌鎮、鷗湧、扶湧、五湧、官橋湧、潢湧、三湧、袁家湧、吳家湧、蜆湧、谷湧、新谷湧、水蛇湧、流湧……

比如和山有關的

“崗”“嶺”“石”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宴崗、赤崗、崗貝、廈崗、雙崗、馬蹄崗、浮崗、松崗、鳳凰崗、謝崗、鳳崗、崗梓、白石崗、崗頭、邵崗頭、鐵崗、塔崗

大嶺丫、赤嶺、下嶺貝、嶺廈、大嶺山、矮嶺冚、太公嶺、雞翅嶺、元嶺、大嶺、黎貝嶺、諸佛嶺、龍背嶺、鳳德嶺、嶺頭、黃麻嶺

石龍、石井、石美、石鼓、石排、石碣、石龍坑、石步、石廈、石新、石潭埔、石鼓、石馬、白石崗、板石、石湧、企石、寶石、石排


還有與人類活動有關的

“村”“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村頭、陳村、花園新村、樟村、新村、篁村、一村、梁家村、蘆村、凌屋村、新莊、林村、四村、黎村、村尾、村頭

林屋、王屋洲、周屋、餘屋、莫屋、嚴屋、袁屋邊、李屋、杜屋、單屋、劉屋、凌屋村、洪屋渦、陳屋、劉屋巷、楊屋、顏屋、陳屋貝、盧屋、李屋、屋廈、鄧屋、莫屋、楊屋、黃屋、彭屋、丁屋、黃屋、孫屋


東莞地名,好多的湧、沙、塘、坑、崗、嶺、屋……

地名中大有乾坤,不同的地區地名中有一些普遍熱詞,體現著當地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特色。我總結東莞的這些地名之後,從中彷彿看到一幅山水和人類活動水乳交融的美麗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