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製裁伊朗石油,或者是對伊朗石油動武,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呢?

幸福地帶2


首先來看看伊朗在全球的石油地位。


根據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的數據,目前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約為1.032萬億桶,其中中東地區佔了全部儲量的2/3。原油探明儲量最多的五個國家都在中東地區,居首位的是沙特阿拉伯,其探明儲量佔<strong>世界總儲量的1/4以上,其次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朗,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10.9%、9.48%、9.35%和8.69%。


可見,美國製裁伊朗石油或者對伊朗石油動武,按照道理說,市場原油供給會下降,導致石油價格上漲。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從2018年4月末開始,受到OPEC減產、美國對伊朗石油禁運的影響,國際油價曾經一路走高。到了當年10月3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創下86美元高位後,便掉頭向下,整個10月份國際油價跌幅超過10%。


這是為啥呢?


因為當時美國並沒有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而是逐步限縮。同時美國深知,貿然全面禁運伊朗石油出口,油價上漲也並不利於美國經濟。所以美國為了一方面打擊伊朗,一方面對伊朗進行制裁,一方面要求沙特等歐佩克國家增產,以彌補市場空缺。


這樣市場對石油預期並不穩定,同時美國到處引燃貿易摩擦,世界對經濟增長預期也有點不確定,這樣對石油的未來需求也變得不確定。


在這種情況下,石油價格並沒有持續在高位,但歐佩克國家又應美國要求積極增產,一個市場供應充足,同時價格沒有那麼高的石油,最符合美國的利益,可以說一箭多雕。目前,世界銀行預期,今年油價可能穩定在64美元。這可以說既打擊了伊朗的經濟,也“掠奪”了歐佩克國家的石油,又維護了美國的利益。



北京不冷東京熱


成立於1960年的“歐佩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簡稱, 英文全名是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縮寫為四個打頭大寫字母OPEC。過去我們的英文不那麼普及,所以音譯過來叫它歐佩克;按照現在我們的習慣,直接就上字母縮寫了。

(圖:石油輸出國組織標識)

第一,行業協會有行業協會的規矩,照理說不該由外人來指手畫腳。

石油輸出國組織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一個賣石油國家組成的行業協會,成員來自亞非拉主要產油國。伊朗屬於歐佩克成員國,所以美國對伊朗進行石油禁運,或者因為伊朗石油輸出而動武,確實是對歐佩克的挑戰,嚴重點說美國是侵略也不為過。

為了說形象點兒還是舉個類似的例子吧。歐佩克屬於主要產油國組成的行業協會,情況類似於律師協會——加入歐佩克的成員國全是產油賣油的,而律師協會成員大多是幫人辦案打官司的律師。

(圖:英聯邦國家律師裝束)

美國並非歐佩克成員,就好像說美國不是律師協會會員一樣。美國對伊朗石油發動禁運,這就相當於一個沒有律師執業資格的人,不但非法接案子幫人打官司,還蠻不講理不許伊朗這名有律師執照的會員替人出庭辯護。

第二,歐佩克最牛掰最高光的時刻,就是成功發動了“石油戰爭”,讓西方大佬們服軟

上世紀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先輸後贏,殲滅埃及在西奈半島的一支部隊,又佔領了敘利亞控制的戈蘭高地。歐佩克的阿拉伯成員國出於憤怒,硬性把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抬升到10多美元,使得各西方工業國成本巨增,不得不向以色列施壓,戰爭僅打了20天就草草收官。


(圖:“贖罪日戰爭”的激烈場面)

這場也被稱為“贖罪日戰爭”的較量,阿拉伯各國輸了軍事,贏了經濟,驟然升高三倍的石油價格讓西方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美國經濟當年銳減14%,日本更是衰減了20%。

這事兒是歐佩克最牛掰最高光的時刻,他們發動了“石油戰爭”並且大勝,讓剛剛把美元跟石油貿易掛鉤的美國,見識了石油價格波動的威力,從此格外重視原油定價權和歐佩克的能量。

(圖:原來石油也可以成為一種武器)

第三,如今的歐佩克早已風光不再,內部四分五裂,其職能也漸漸被三大巨頭國取代

歐佩克共有14個成員國,受地緣政治博弈影響及大國的刻意打壓,如今已經輝煌不在:伊拉克分崩離析,利比亞軍閥割據,委內瑞拉窮困潦倒,卡塔爾宣佈退群不玩了,現如今伊朗又被掐住脖子近乎窒息。

歐佩克先前最主要的職能就是協調成員國與非成員國的石油產能,保證國際原油供需相對平衡,通過原油產量的增減保證國際油價平穩。

可眼下歐佩克老大沙特對該組織內部事務不熱心,美俄兩個非組織成員國石油產業異軍突起,美國藉助頁岩油技術,石油產量已擴大到每天1200桶,歐佩克的組織功能逐漸被美、俄、沙特三強鼎立所取代。


(圖:美國的頁岩油生產)

回到題主的提問,美國清零伊朗石油輸出算不算對歐佩克的侵略?還是打那個律師協會的比方,沒有律師牌照的美國,蠻橫地禁止伊朗這個協會成員接業務,偏偏美國仗著身強體壯經常揍人,跟協會會長沙特又有交情,而律師協會又一盤散沙,就算美國侵略了歐佩克這個協會,誰又敢出頭制止呢?

不知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


回馬一腔



第一,首先搞清什麼是歐佩克。度娘說,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60年9月成立。現有成員國14個。歐佩克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


第二,美國製裁伊朗,宣稱讓伊朗石油零出口、讓伊朗賺不到一分美元,本身就是對伊朗內政的無理干涉,就是美國霸權的強盜行徑,就是破壞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就是為了美國的石油霸權、美元霸權,當然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


第三,美國製裁伊朗,其實不僅僅是制裁伊朗。伊朗與很多國家有石油交往,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也是對其他從伊朗進口石油國家內政的野蠻幹涉,有些膽小的國家怕美國,所以不敢從伊朗進口石油了,比如美國在亞洲的兩個跟班日本和韓國;也有很多不怕美國的國家,該從伊朗進口石油還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根本無法干涉,也干涉不了,比如俄羅斯、土耳其和我國。但是,美國的霸道行徑,對國際經濟、國際秩序、石油市場的破壞是肯定的。


第四,面對美國的霸道行徑,伊朗必須以牙還牙。一方面,伊朗要想方設法出口石油,比如,通過6條秘密通道將石油賣出去,與有石油需要的國家簽訂石油換商品協議,與伊朗有債務的國家商討石油還債務事宜,鼓勵伊朗民間組織開展石油“合法走私”,與歐洲國家建立新的貨幣結算系統等。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步步緊逼,伊朗還可以阻斷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退出核不擴散條約、重啟核計劃甚至打擊軍事在中東國家的軍事基地。對付美國,伊朗有足夠的工具,也有豐富的經驗。


第五,歐佩克國家必須團結一心,抵制美國破壞石油市場。歐佩克國家中,有些是美國的盟友,比如沙特;有些是美國的敵人,比如利比亞。但在面對美國擾亂世界石油市場時,美國是歐佩克國家共同的敵人,伊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美國製裁伊朗,就是侵略歐佩克國家;美國首先不仁,歐佩克國家當然可以不義。歐佩克國家同仇敵愾,共同對付美國,美國再強大也無法霸佔世界石油市場。


第六,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應該給以伊朗更多支持。這場美國和伊朗的博弈,伊朗是弱小的也是正義的,美國很強大也很邪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但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過程,需要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其實,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一直支持伊朗,這是伊朗沒有退出伊核協議的根本原因。最近,伊朗宣佈部分退出伊核協議,這是對美國的嚴重反抗,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還應加大對伊朗的支持力度,不僅要讓伊朗安心留在伊核協議內,而且要讓美國為破壞石油市場付出慘重代價。


毛開雲


伊朗石油大部分走馬六甲海峽,供應東亞地區,今天的東亞地區已經離不開石油了,滿街的汽車,工廠的大量需求,農業的拖拉機,收割機水利灌溉,石油化工企業。特別是大量的人口進入城市,農村更加離不開機械化,一部收割機能夠代替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勞動力。

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更加快捷有效,今天的東亞地區的經濟是漂浮在石油上的,沒有了石油,東亞地區就會回到清朝時期,東亞地區的經濟大船就會沉下去。

而美國看見了這一點,石油一直是美國看重的,美國知道沒有了石油東亞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情況。

伊朗石油和東亞市場緊密結合,只要扼住伊朗石油的出口,東亞地區得不到石油,東亞地區的經濟就會失去能源,而回到人力畜力狀態,回到清朝時期。

世界上有許多種類的戰爭,有槍林彈雨的戰爭,這個叫武力戰爭。

有思想誘惑的戰爭,把一個思想軟件輸入進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頭腦中使其愚蠢無比,成為木偶任意操縱,這種戰爭體現在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解體,和顏色革命上。

誘導象戈爾巴喬夫這樣的領導人去做不利於他們國家而有利於美國霸權的事情。

東歐國家的鉅變就是這種戰爭的效果,蘇聯的解體也是美國思想誘惑的結果,也是這種戰爭的勝利,而這種戰爭有時會勝過武力戰爭,達到武力戰爭成倍的效果。

還有一種就是經濟戰爭,我們知道,當今世界的經濟基礎是石油,沒有了石油所有的汽車都會變成擺設,而成為一堆鐵。飛機,軍艦都將成為擺設。而毫無用處。

扼住伊朗石油閥門不準石油出口,必然卡死伊朗經濟,而使伊朗石油不能變成貨幣,使伊朗成為坐在金山上的叫花子。

但是伊朗對美國並不重要,而世界戰略目標才是真正的美國需求。

至因為這樣,美國才能夠用遠大的理想作為奮鬥的動力和源泉,勾畫出許多人看不懂的圖畫,或錯解的謎團。真正的目的是許多短志思維的人無法理解的。

美國真正的目的是飢餓政策,使目的國家飢餓,虛弱,而產生許多預想必然應該出現的問題,使其工業荒毀,農業荒毀,大量的人口失業,糧食危機,爆發出內亂,美國就可以火中取栗了。

這就是經濟戰爭,是另一種戰爭的式樣,而往往經濟戰爭為先導,武力戰爭跟上,而達到夢中的目標,這步棋,有誰能夠看得出來呢?


寶樹白石34222787


美國在中東發生衝突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本來在此地區何種實力很均衡,即便是動武,也不會輕易打破相互之間的制約。


但是華盛頓方面的一意孤行,輕鬆的將這種動態均衡給擊垮。而且在此之後,沒有相互能夠牽制的力量,直接致使現在的歐佩克分崩離析。

之前的中東依靠著石油的天然資源,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同時外部力量也很難再次地區站得住腳。


來自西歐的強國想把控蘇伊士,而普京又擔心黑海的出海口關閉。這兩股力量相互制約。因此在這種動態平衡下,即便發生局部戰爭,天平也不會輕易的倒向一邊。

之前伊拉克被美軍武裝入侵,但是這種平衡沒有發生很大的偏移。但是之後的敘利亞和利比的政府倒臺,直接導致一方勢力的迅速崩塌。

但是美方這麼做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能夠針對莫斯科,畢竟俄黑海艦隊的行動不再是那麼方便,完全在美國的監視之中。

同時由於北約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增加,控制蘇伊士就能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其成員國的貿易往來,北約依然在美國的掌控之下,而且這種代價遠比經濟援助或者駐軍低得多。


白宮的目的確實是達到了,同時帶給中東的是一片狼藉。

能夠支撐世界能源供應的也只有伊朗和沙特兩國,如果此時美軍和魯哈尼政府發生交火伊朗肯定扛不住,同時,沙特即便是開足馬力也不能提供足夠的石油,能源這根脆弱的神經就會被切斷。


多米諾骨牌一旦被堆到,很難讓其停下來。

屆時,西歐為了自己的貿易路線,普京為了黑海艦隊,世界各國為了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石油。恐怕到時會引發更大規模的動盪,後果不堪設想。


中評中語


伊朗作為世界四大石油出口國之一,在歐佩克國家聯盟中有很高的地位。歐佩克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整合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搶奪國際石油市場的定價權,維護各石油出口國的利益,可以說歐佩克聯盟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歐佩克成立之初就通過石油議價的相關條約。當世界其他出口國通過擴大產量,壓低油價擴大出口時,歐佩克聯盟成員必須一致減產,維持油價以保護歐佩克石油產業的地位和利潤,畢竟整個中東靠石油活命的國家可不少,如果不能掌握部分石油市場的控制權,歐佩克聯盟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




美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亦或者對伊朗動武,都會對整個波斯灣水路運輸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脅,影響的是整個中東石油的出口而不是伊朗一家。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自從美國頁岩石油氣開採技術取得突破,美國國內每日石油開採量突破1200萬桶,庫存超過4億桶,造成嚴重的石油過剩,美國急於將這些石油出口。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除了要打擊伊朗石油去美元化,更重要的是想把伊朗甚至整個歐佩克的石油市場化為己有,消耗美國龐大的過剩石油,不管怎麼做對美國都百利而無一害。



伊朗失去石油市場,其他歐佩克成員也會變的岌岌可危,一旦被美國得逞,歐佩克只能淪為美國的石油附庸,控制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到時候搓扁捏圓還不是美國說了算。說是侵略一點都沒錯。


李氏縱橫


美國打薩達姆,說是為了石油。後來伊拉克的油田美國公司沒撈幾個,又說是維護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伊朗這個最反美的國家,賣石油都只收美元,維護石油美元用得著去制裁一個忠心耿耿、專心致志使用美元交易石油的國家嗎?到底誰腦子裡全是水啊?現在又拉扯出歐佩克,制裁伊朗本質上真與歐佩克有關嗎?其碼歐佩克其它成員偷著樂吧,少一個賣貨的,市場更好控制吧!再說,有美俄與歐佩克競爭,對石油純進口國有著長遠的好處,非要被壟斷壓榨才爽?八十年代石油危機及一百刀一桶的油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左腦不行沒思考力,右腦記憶功能也喪失了。

從表面現象瞎聯繫搞陰謀論,是智力低下,無思考力的具體表現,說事講論據講推理邏輯。沙特等反伊朗,是對歐佩克的戰爭嗎?笑話!


眾人的黃昏


說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或對伊朗石油動武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在語言邏輯上有點不那麼嚴謹,不如干脆說是對伊朗的侵略來的更直接,更準確。伊朗是歐佩克國家,且是1960年成立時的5個初始國之一。這個機構全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為“歐佩克(0PEC)”是由伊拉克提議,伊朗,沙特,科威特,委內瑞拉帶頭髮起的。如今,發起國被美國幾乎搞癱的就有2個,沒癱的2個都被美國控制著。可見美國的狼子野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對歐佩克國家的目的在於完全控制。


美國為什麼要控制歐佩克國家呢?拿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一句話說就是“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二戰結束後,美國資本在世界取得了優勢,通過一系列不平等的租借協定,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霸佔了中東及世界各大油田,美國在中東的石油投資最高可以獲得70%以上的利潤。美英等國在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帶給石油輸出國的卻是被剝削,壓榨和貧困。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經過長期的鬥爭,石油輸出國才取得了一些勝利,主權國家逐漸佔到主體地位。但,美國資本對此是不滿意的。


歐佩克國家由於國情的不同,對美國的態度也不一樣,比如委內瑞拉,其石油完全國有化,美國雖近在咫尺,雙方的油企也是上下游關係,但美國的資本是進不了委內瑞拉的。再說伊朗,與美國交惡40多年,美國的資本也只能看別的國家在伊朗投資,自己只能望“伊”興嘆。所以,美國不惜興師動眾武力威脅。或費盡心機,經濟制裁這兩個國家,目的就是以壓促變。伊拉克前總統薩德姆在談到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拉克時,說了一句話“為了石油”,當然,石油就是軟黃金,過去美元與黃金梱綁,現在美元與石油梱綁。美國攪亂歐佩克,廢掉歐佩克的目的就是要取代歐佩克,由它來控制世界石油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在侵略歐佩克也沒錯。


天太2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表面看,美國製裁伊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以色列和沙特的安全,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從戰略層面上看,的確不容有失。

但從更深層次來看待這個問題,你會發現,美國極有可能有大的目標,那就是美國想獲得原油定價權。

“石油美元”不等於石油定價權;

首先“石油美元”這個詞主要是來自於美國與沙特之間的密約,即美國以承擔沙特的安全為前提,交換沙特對外石油以美元結算,這個主要是對美元形成了支撐,並不能說美元對石油有多大的定價權。

可以解釋這個觀點的現象很多,比如前幾年那次原油價格暴跌,就是歐佩克與美國頁岩油爭奪市場的結果。

可見,美國現在還真不能徹底掌握原油價格。

那現在的美國有沒有原油定價能力呢?

答案是有,大概通過下面幾個途徑;

  1. 最主要的就是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美國擁有最完善的金融體系,對期貨價格有一定的操控能力;

  2. 依靠對產油國施加壓力,控制其增產或減產;

  3. 利用美國龐大的石油儲備,干預油價;

  4. 依靠頁岩油產量影響油價;

發現一個特點沒?

都不是那麼直接,不能指哪打哪,真遇到歐佩克和你“犯渾”,就像上次原油價格大跌,你還真沒轍。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往歐佩克裡摻沙子;

美國不是,但委內瑞拉和伊朗是,顛覆了這兩個政權,美國不光幹掉兩個挖“石油美元”牆角的小賊,還可以扶持親美政府,通過他們來直接影響歐佩克的決定。

雖然這倆家現在的產量都不高,但巨大的儲量再結合美國石油巨頭的開採能力,其未來的潛能絕不比沙特低。

不光如此,如果能徹底控制伊朗,那美國就等於捏住歐佩克的油管子,再犯渾,明天就有海盜在霍爾木茲海峽上晃盪,回頭國際油價就蹭蹭的漲。


你看,這樣多好,比美國總統打電話給沙特國王來得痛快,同時,歐佩克再也不敢給美國人臉色看。

美國對於世界的統治加更加牢不可破。

順路說一句,不同於頁岩油和沙特原油,委內瑞拉和伊朗出產的都是重質原油,而我們和其他幾個主要亞洲經濟體都對這類原油有著巨大的需求。


聽聞知事


歐佩克就是石油輸出國的一個組織,組成國家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突尼斯。

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科威特等等,哪個國家是消停的?為什麼會戰爭不斷?一個字:錢!

美國其實早在弄伊朗前就一直在侵略歐佩克的經濟,為什麼到弄伊朗了,大家才意識到呢?

發動戰爭、製造內亂,要麼直接過來搶,要麼不讓你賣。不都是為了錢嗎?花點炸藥錢,搶來油,又不讓你賣,自己賣油掙錢,這麼明顯的手段,就沒人看明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