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在我國曆史進程中的‘地位’

福建的地形,一言以蔽之,全是山,山之間是河,河之間是山。全省12.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丘陵就佔了90%,山地的平均海拔大約在一千米左右,只有沿海有一些平地,但最大的漳州平原僅有850平方公里,正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

這種地貌,可不是什麼好條件——交通不便,不好種田,即使是在相對平坦的海邊,也得去變幻莫測的大海相搏,才能打到漁獲。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人類,如果不拼一點,蠻一點,是活不下去的。

福建省在我國曆史進程中的‘地位’

不利農耕的地理條件,使福建較晚才進入文明時代。公元前2000年左右,越族人建立了越國,公元前306年,楚滅越,越國貴族與平民向南遷徙到福建境內,與當地的古閩族融合成了閩越族,又建立了閩越國。

越人“斷髮紋身”,傍水而居,善駕舟行筏,還處在比較蠻荒的階段——“閩”字的起源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自然,源於越人的“福建人”這時候還處在比較落後的階段。秦統一天下後,設立了閩中郡,但秦始皇認為閩越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不好治理,是“荒服之國”,所以仍由當時的閩越王無諸統治,只是王號被秦朝取消了而已。

在秦末起義和楚漢戰爭中,閩越王無諸站隊正確,助劉邦立漢有功,被封為異姓王。無諸死後四十多年,閩越國為漢所滅,結束了自立一國的歷史,但人口仍然以越人為主。因為山勢崎嶇,幾乎不可能開發農業,也就無法派官和駐軍,所以只是在名義上“收歸中央”。直到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從196年開始,花了六十年時間,先後五次出兵,才將今天的福建完全拿下,建立了福建歷史上第一個城鎮——建安,由此也可見那時“福建人”還是很悍勇的。

福建省在我國曆史進程中的‘地位’

從西晉到隋唐,因躲避戰亂而南下的中原士族來到閩地,帶來了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福建的經濟、文化和人口有了明顯增長。隋代還人口稀疏的福建,到南宋時已是人口密集。

這一時期,因為農業、手工業技術日趨成熟,福建多山的地形反而帶來了物產多樣的好處,木材、龍眼、荔枝、甘蔗、靛青、柑桔、橄欖、棉花、苧麻、茶葉這些北方少見的作物成為暢銷商品,商人們從水路和海路往來福建,以類似今天“訂單農業”的方式收購農產品,逐漸形成了農商結合的傳統。

除了水果、茶葉這些經濟作物外,唐宋時期的福建還成為海外貿易的關鍵節點,有福州港、泉州港、漳州月港、廈門港四個世界性大港口,其中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更是國際化大都市。多種宗教、文化彙集於四大港口城市,絲綢和瓷器從福建運往國外,海上商路遠達印度洋、中東和東非。

朱熹認為,“天旋地轉,閩浙反居天下之中”,《宋史·地理志》記述,福建人“多向學,喜講誦,好為文辭,登科第者尤多”,兩宋時期福建共有進士5986人,狀元19名,明萬曆年間的首輔葉向高(福建福清人)曾自豪地說:“海內皆蒙宋之化,而閩獨得宋之宗”

唐五代時期的福建是中國佛教的中心,寺院、僧人全國最多,有“海邊佛國”之稱。宋代的福建先於其他各路普及了縣學和州學,民間的文人學士也自發創辦了數十所書院,閩北在南宋成為文化中心,“人才之盛,甲於天下”、“東南全盛之邦”、“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

從以上可以看出福建省在我國不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歷史地位都佔有重要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