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窩禪茶:公司與農戶共生共長

象窩茶,廣東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山中有云、雲中有茶、茶中有禪”的象窩山生態園。象窩茶文化源於唐代,因六祖惠能緣起。


象窩禪茶:公司與農戶共生共長



4月12日,“全國農民報總編輯看廣東鄉村振興”大型調研採訪團走進雲浮市新興縣象窩山生態園。放眼4000畝生態茶園,看到的是一幅茶企與茶農共生共長的美麗畫卷。

2017年1月,新興縣引進廣東翔順象窩禪茶有限公司,整合茶場資源,以禪文化為魂,以象窩茶名,走上“綠色生態有機茶”之路。如今,該公司又推進茶旅融合發展,打造集養生文化、觀光旅遊、茶葉種植生產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態園。去年,茶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旅遊收入超過3000萬元。

“象窩茶堅持與茶農共成長,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700多戶農戶增收,包括貴州省貴定縣昌明鎮50多個布依族貧困農民。”該公司總經理崔少強說,企業承包農戶閒置土地,使農戶有租金收益;讓有能力的農戶承包公司茶園,按公司要求種植管理,公司保價回購茶青,增加農戶收入;公司4000多畝茶園每年有10個月採茶期和2個月管護期,為農戶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已在園裡工作近10年的水浪村村民張光玉,在濛濛細雨中採摘芽茶。“這裡最高海拔達860米,好山好水產好茶,我承包了4畝茶園,公司提供技術和農資,我只負責管理和採摘,一年純收入有3萬多元。”張光玉很滿意現在這份工作,“收入不錯,離家又不遠,村裡一大半人跟著公司幹。”

目前,新興縣正在謀劃,由太平鎮委、鎮政府牽頭,進一步深化翔順象窩禪茶公司“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有機茶葉,發揚禪茶文化,打造特色現代化茶產業園,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預計總投入8000萬元,增加開發3000畝新茶園,建設現代化禪茶加工基地,同時重點培養300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高素質的新農民。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胡勝芳 方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