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每到栽培季節,經常接到客戶(瓜農菜農)的微信和諮詢電話。我公司技術人員瞭解情況後得知,很多瓜農菜農朋友把施藥不當造成的藥害反映,當成病害,反覆用藥,常問的一句話:

這是什麼病,用什麼藥!

亂用農藥成了普通現象,結果是,費力不討好,多花了藥劑成本和人工成本,藥害嚴重的還會明顯減產,甚至失收,很為這些瓜農菜農朋友惋惜!

本公司銷售的種子,都配送了《良種與良法》書一本,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按書上介紹的方法防治即可,但有的客戶沒有認真看這本書,把抗病性很強的絲瓜都藥害成死株了,絲瓜很少有病害發生,在全生育期一般噴1至2次預防性殺菌劑即可,如多菌靈、百菌清等;蟲害也較少,但要根據各地的情況而定。

筆者(鼎牌技術員)見到一合作社種植的絲瓜,小苗期發生了“黃守瓜”蟲害,有的地方稱“黃蟲子”,因施藥不當,造成三百多畝絲瓜全部產生藥害,原因就是用藥濃度過高。

為什麼出現這些情況呢 ?

筆者分析:

一是施藥者不懂病和蟲

,靠“聽說”來施藥,這樣往往用錯藥,造成藥害。

二是想一次性很快地把蟲子馬上打死,用藥量習慣加倍,上例絲瓜的情況就是這樣,殊不知,蟲子沒有全部殺死,絲瓜苗也藥害了,藥劑濃度再高,在噴施時有一部分“黃守瓜”蟲子飛走了,隔一天又飛回來了,這裡還有一個用藥時間問題,如“黃守瓜”蟲子,以早晨或傍晚用藥才有好的效果。可嘆的是,這家合作社還請了一位所謂的技術員,藥害後,他居然說絲瓜有什麼病了,又馬上安排噴施治病的殺菌劑。

 三是除草劑沒有規範使用,造成藥害。

如何區別藥害還是病害?在此舉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菜豆除草劑藥害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菜豆病毒病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黃瓜葉片藥害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黃瓜缺鎂症狀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葡萄藥害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葡萄霜黴病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番茄2,4-D藥害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番茄高溫障礙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番茄蘸花葯害造成畸形果


把藥害當病害,後果慘重!認真讀讀這篇文章,避免損失!


番茄缺硼引起的畸形果

我們都知道,作物豐收離不開農藥,然而,有些情況農藥用得不好,會對作物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比如長得矮、不好看,結出的果少不說,長得還像歪瓜裂果,有的甚至整株作物就死了。

瓜農菜農朋友辛辛苦苦幫作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結果沒長得更好就算了,還越長越差。

那麼為什麼農藥用的不好,會影響作物的發育和結果呢?

經驗豐富的瓜農菜農一看就明白,這是遇上藥害了。

一、什麼叫藥害?

農作物的藥害是指因為使用農藥不當引起的農作物反應,產生各種“病態”,包括作物體內生理變化的異常、生長停滯、植株變態甚至死亡等症狀。

藥害又分為急性藥害和慢性藥害。

急性藥害指的是施藥後幾小時或者幾天內表現出燒傷、變色、變形;果實出現藥斑;根系停滯生長或變黑,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落花、落葉、落果甚至植株死亡的現象。

慢性藥害在施藥後沒那麼快表現出來,經過比較久表現出發育不良、開花開果延遲、落花落果增加,慢性藥害造成作物不僅產量降低,品質還差。

二、藥害的表現症狀?

1、斑點

藥斑跟生理性病害斑點要區分開來。

藥斑:在植株的分佈上沒有規律,整個地塊有輕有重,斑點大小、形狀變化多。比如你頻頻用殺蟲劑防治白粉蝨時,會出現葉子邊緣捲曲,葉面有斑點。

 生理性病害斑點:一般發生普遍,植株出現症狀的部位和形狀比較一致。

 2、黃化

在莖和葉子上都有變黃的現象,不過葉子上要常見一些。

這裡要區分藥害引起的黃化、營養不良引起的黃化以及病毒引起的黃化。

藥物引起的黃化:往往由黃葉發展成枯葉。

營養不良引起的黃化:一般是全田黃化表現一致,跟土壤的肥力和施肥水平有關。

病毒引起的的黃葉會有碎綠狀的表現,田裡既有健康的也有黃化的植株。

3、畸形

常見的有卷葉、叢生、根種、畸形、畸形果等。

 藥害引起的畸形:發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現局部症狀;

病毒病引起畸形:往往零星發病,常在葉片混有碎綠、明脈,皺葉等症狀。

4、枯萎

表現為整株植物都出現枯萎,主要是與除草劑使用不恰當有關。

這裡要區分一下藥害跟病害引起的枯萎。

藥害引起的枯萎:沒有發病中心,過程比較慢,先黃化,後死株,根莖中心沒有褐色變化。

 侵染性病害:多是根莖部輸導組織堵塞,先委蔫,再失去綠色,植株死亡,根部變成褐色。

5、停滯生長

也就是說植株生長緩慢。

這裡要區分藥害引起的生長緩慢和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生長緩慢。

藥害引起的生長緩慢:往往伴有藥斑或者其他藥害的症狀。

 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生長緩慢:則是根系生長差,葉子發黃。比如缺素症發僵表現為葉色發黃或暗綠等。

6、不孕

有的藥物在植株的生殖期使用不當,就可能會引起不孕。

這裡要區分藥害引起的不孕和氣候因素引起的不孕。

藥害引起的不孕:為全株不孕,有的時候雖然部分結實,但是混合其他藥害的症狀。

氣候因引起的不孕:沒有其他症狀,也很少出現全株不孕的現象。

 7、脫落

藥害引起的脫落:常常伴有其他的藥害症狀,比如黃化,枯焦後再落葉。

 而天氣或者栽培引起的脫落:直接就跟災害的天氣有關,比如颳大風、下大雨、高溫、缺肥、生長過旺等。

8、劣果

植物的果實體積變小,形態異常,品質變劣。

這裡區分一下藥害的劣果和病害的裂果。

藥害的劣果:只有病狀,沒有病症。

病害引起的劣果,既有病狀也有病症。

三、為什麼會產生藥害呢?

這裡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

 1、作物方面

不同作物的耐藥性不同,一般茄科、百合科耐藥性比較強,而瓜類、豆科、比較容易產生藥害。很多植株在開會花的時候對農藥比較敏感。所以說,不同的植物對農藥敏感度不同,相同的植物不同時期對農藥的敏感度也不一樣。

同一作物不同的發育階段耐藥性不一樣,比如芽期、幼苗期、花期、孕穗期、嫩葉期和幼果期對藥劑敏感,容易產生藥害。

作物的生理狀態不同,耐藥也不一樣。不同季節生長的植物的耐藥力不一樣。

2、農藥方面

農藥的濃度過高、霧滴粗大、噴霧不均和假冒偽劣的農藥容易產生藥害。

同一家農藥的不同劑型的安全性不一樣,一般來說,乳油的安全性差,可溼性粉劑、顆粒劑的安全性最好。植物性農藥、微生物農藥對作物最安全。

農藥混配不當容易引起藥害。比如石硫合劑跟波爾多液混用,就容易產生藥害。所以說,混用要小心。

環境方面,比如在溫度高的時候,藥劑的揮發性越強,植物吸收的農藥增多,產生藥害的可能性增加,就像撲草淨。

有的農藥在低溫、陰雨、溼度過大的條件下的容易產生藥害,比如波爾多液、水溶性較大的除草劑等。

另外藥害跟土壤、有風的天氣也有一定的關係。

四、農藥藥害的急救方法

使用農藥不慎發生藥害,很可能會引起很大的損失,這種損失有可能是毀滅性的。所我們要儘量把傷害降到最低。農藥藥害如何急救呢?

1、清水沖洗

在葉面和植株噴灑某種農藥產生的藥害,在發現的早期,快速應大量的清水噴灑受害藥物的葉面,反覆噴2-3次,並且增施磷鉀肥,中耕鬆土,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恢復能力。

2、噴藥中和

如果藥害是酸性農藥造成額,可以撒一些生石灰或者草木灰,藥效比較強的話還可以用1%的漂白粉葉面噴施。

如果是鹼性農藥引起的藥害,可以用硫酸銨等酸性肥料來中和。

如果藥害造成葉片白化,可以用粒狀50%腐殖酸鈉3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或將50%腐殖酸鈉配成5000倍液進行澆灌,這樣操作之後3-5天葉片就會神奇變綠。

如果因為波爾多液產生的藥害,可以噴灑0.5%-1%的石灰水減輕害。

如果受到石硫合劑的藥害,可以在水洗的基礎上噴400-500倍的米醋液。

如果受到多效唑抑制過重,可以噴灑0.005%赤黴素溶液緩解。

一般來說,抗病威或病毒K、天然蕓薹素和植物多效生長素等可以緩解或者消除其他農藥的藥害。

3、及時增肥

作物發生藥害後生長受阻,長勢弱,及時補氮、磷、鉀或有機肥,這樣能促使植株恢復。

無論是哪種藥害,葉面噴施0.1%-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上0.2%磷酸二氫鉀混噴,每隔5-7天1次,連噴2-3次,都可以降低藥害造成的損失。

4、加強栽培與管理

適量除去受害已死的枝葉,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

中耕鬆土,深度10-15cm,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

5、耕翻補種

如果藥害嚴重,植株大都枯死,待藥性降解後,犁翻土地重新再種。

若是局部發生藥害,先放水沖洗,局部耕耘補苗,並施速效氮肥。

中毒嚴重田塊先暴曬,再洗藥,後耕翻,待土壤殘留農藥無影響時,再種其他作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