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導語:“攜福來”,對於老底子的上海人來說,就是一種情結。很多年前一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老華僑提起小時候在上海的生活時,記憶最深的就是雪佛蘭。他用上海話說出來時就變成了“攜福來”,很符合上海人的“洋氣”,略帶不屑弄堂市井的克勒,頗有海派的腔勢。這與“拐派頭”的粗鄙不同,多半帶有教養並見過世面的文雅。】

上海歷史博物館新址正式落戶在原上海跑馬總會。對於上海人來說,這幢建築是打開記憶大門的一把鑰匙。作為歷史的見證,在上海大劇院對面的威海路上還能找到至今保留完好的馬廄(現在成了七十二家房客)。我曾多次在這裡逗留和採訪,試圖通過馬路與汽車,跑馬廳與上海的關係來詮釋這座城市的底色。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作為新館開館的重頭戲,除了把外灘匯豐銀行門口一對銅獅子(Stephen和stitt)請進博物館壓陣之外,還特地將鄔達克的建築設計視為“立體音符”開啟這座城市交響的第一樂章。

喊了很久的海派文化終於在鄔達克的建築中找到了新的解讀密碼。它是歷史見證,也是至今都能對話的物體。從萬國建築到十里洋場,回憶似乎都離不開“老辰光”的語境,影視劇也繞不開那時的影像(三十年代)。比如百樂門、大世界、國際飯店,蘭心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等代表性的時代元素,由當時的時尚符號變成了現在發黃的老照片。

“百年曆史看上海。”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這是相對於北京和西安的歷史參照。不過,以這樣的參照往往將這段並不長的歷史當成了今日上海的資本,勝過百年或上千年的優越(摩登)。昔日漁村搖身變為執當今中國牛耳的魔都,有了“上海化”魅力。這座城市“不但本國人容易上海化,連碧眼虯髯的外國人也容易上海化,他們遠迢迢的到了上海,不多時就會變成上海式的外人。”也就有了現在上海一句廣告詞的緣由:“海納百川,大氣謙和”。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而作為一種外化,汽車其實是最典型的,也是對這座城市最為形象的表述。“沒有汽車哪有上海的繁華和時尚。”一言以蔽之。十多年前,有人編過一本書,題目就叫“車輪上的上海”。叫我評點。我說,這是老照片的彙集,沒有內核。後來又有人出了不少類似的書,都是一種資料彙編。即便是現在,書店裡堆放的不少有關上海的書,就是找不出一本像樣的有關汽車與上海的書。倒是冒出了不少有關上海馬路和老房子的書,唯獨汽車的缺席減少了不少歷史的厚度。

鄔達克在為顏料大王吳同文設計的“綠房子”時說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再過50年,這幢房子的現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過100年,我相信她不會過時。我想,她應該可屬經典之列。”一個“上海式的外人”竟如此誇下海口,而早於他來到上海的汽車卻從來不曾被人正視過,則被稱之為“小包車”,與洋房為伍的標配。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我去看過(北京西路,銅仁路轉彎角)。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依然現代。老底子的上海人還是喜歡叫哈同路,愛文義路上的綠房子。如果用上海話來講,聽起來還是那麼有味道。這就生成出“洋房和小包車”的影像,這與黃包車和石庫門的市井圖卻完全是兩碼事。

屈指算起來,鄔達克來上海時(1918年),汽車已經在上海流行起來(1901年)。車輪上的上海在當時不僅是指西方舶來品的代表,也是一種觀念和意識的輸入。重要的是,人們從汽車的引進和流行中明白了什麼叫“現代化”,找到了歷史被迭代的途徑,參照世界的座標。早在三十年代,上海的高校就開始涉獵汽車專業,同時這座城時也成了研發和製造汽車的重鎮。有人曾研究認為,汽車鼻祖在中國(我曾撰文介紹,收在《輪上風流》裡)。可以說,汽車百年看上海不是謙詞,而是事實,並不比西方發明汽車晚到哪裡,而從原理的發明中比達芬奇還要早。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對於這樣的歷史,現在找到的都是一些圖片,卻沒有人和事件的記錄。有關汽車遺聞軼事早就淹沒在歷次的運動和革命中,它不同於建築可以豎在那裡,不只一字亦可風流。不過,在老上海的口傳歷史中還是存在的,依稀找到老上海的影子。其中提到海派文化就離不開雪佛蘭。當年鄔達克在上海發達起來時開的小包車,說不定就是雪佛蘭。因為這是上海式外籍名人不可或缺的一種標籤。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概稱的海派文化,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代表了中國文化前進方向的新文化。

“雪佛蘭是上海抹不去的記憶。”

我找到“上海老茶館”的老闆張薦茗時,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句話:雪佛蘭是老上海家喻戶曉的牌子,海派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雪佛蘭重返上海已有11個年頭。現在重又活躍起來,成為上海的一道風景。但是,在眾多的傳播中關注的主要是年輕和活力,卻鮮有與老上海的內蘊連在一起。事實上,雪佛蘭是老上海人心中的一個情結。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十多年前,我在採訪上海出租車大王周祥生後代時,他們談到雪佛蘭在上海的故事時臉上就放光。在老上海的記憶裡,雪佛蘭就是上海懷舊的代名詞之一,與上海的人文有著密切關係。從相關資料中可以看到,解放前在上海坐得起雪佛蘭或擁有雪佛蘭當屬“上流生活”的標誌。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在採訪通用公司副總裁楊雪蘭時,她向我回憶,雪佛蘭是老上海最有影響的汽車品牌之一。

事實上,在上海還沒有放開私家車消費時,雪佛蘭已經如雷貫耳。1993年,上海通用在滬成立了一家專修通用轎車的特約站,名叫“上海幼獅高級轎車修理廠”。總經理陶巍,有上海汽車修理大王之稱,也叫汽車修理博士。當時我在他的汽修廠看到過不少通用的汽車,大開眼界,除了大名鼎鼎的凱迪拉克和別克之外,就是雪佛蘭。陶巍曾經這樣形容雪佛蘭,“這是上海人最熟悉的汽車牌子。”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我注意到,用滬語說出雪佛蘭這三個字是美妙的——“攜福來”,語調既柔有雅,有濃厚的江南味道,當屬吳儂軟語。如果從港臺的老上海嘴裡說出來,那才叫地道的上海味道(學術上把上海文化的“根”歸之於江南)。我曾多次在老上海的嘴裡找到了久遠的過去,那種神態和語氣,大有身臨其境,回到“ 老辰光”的感覺。此時,上海還沒有“家轎”的概念,即便是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得的私家車,也不叫“家轎”,而是沿襲舊時的稱謂,叫“自備車”。這是個讓人懷舊的概念,重又回到了老克勒的海派生活。

“洋房,小包車。”這是過去上海人對於上流生活的描述。今天看來,就是散落在上海的小洋房,而小包車就是自備車,即私人備用的汽車,這就給人聯想到擁有管家和傭人的富裕,官宦之家的階層劃分。張賢亮在回憶他在上海幼年的富裕生活時,曾描述過家裡有自備車時的情景,那時可以把車開進家門的私人住宅。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據史料載,1949年前,上海是全國擁有私人汽車最多的城市,佔有三分之二。而且都是自備車居多,也就是轎車。其中,美國車最多,上海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雪佛蘭。我曾請教過一些老上海,他們說,過去也有“商務車”,只是叫法不一,生意人和官員會選擇別克。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周公館的一輛別克,當年屬於豪華車。相對而言,雪佛蘭就很接地氣,可以從當時的廣告就能看出,很受上海人的青睞。凡遇大事,都會叫上一輛雪佛蘭以示隆重和體面的享受,如婚禮、祝壽、慶生等。這一風俗沿襲至今。我曾在新舊世紀交替時撰寫過一篇“元年不遙遠”的文章中介紹過。在文革時期,上海人看到一輛上海牌轎車,都會湊上去拍照留念。如果誰家婚禮和老人祝壽有轎車迎送那可是再風光不過的體面。當時,這種優雅,沒有粗俗的攀比,而是對現代生活的認同,有儀式感的自尊。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為了瞭解上海人解放前的“汽車生活”,我通過上海歷史學家鄭祖安認識了張薦茗。張是上海知名的收藏家,曾以收藏張愛玲《太太萬歲》手稿而出名。我在他的茶館裡看到他做的海報和明信片。在接觸中,張給我的印象不僅是人文歷史古董收藏的行家,而且觸角涉及交通和汽車相關的文史資料和實物。比如,他非常有心地收藏了雪佛蘭的產品說明書,還有廣告。包括當時的交規、學車要求、登記檔案、駕駛執照、汽車牌照、戶外廣告、上門修理專車等。可謂一應俱全,反映了舊上海對私家車服務的周到,理念超前要遠勝於當下,所不同的只是手段不同罷了。比如,上門服務,專洗汽車中的地毯和內飾,這與當下時興的“汽車宅急修”和“上門女婿”如出一轍。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我問張,你對雪佛蘭為何這樣情有獨鍾,況且外國車在上海也不少?他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用上海人特有的敏銳和精明向我看了幾眼說,“收藏並不僅是靠經驗,還要有知識和閱歷。”在他看來,像雪佛蘭這樣的老牌子幾乎是與老上海連在一起的“生命體”,如果缺少了汽車上海三十年代的繁華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懷舊的理由也就空乏。正因為有這樣的直覺,當別人對張愛玲《太太萬歲》手稿難辨真偽時,他憑直覺高價拿下,書寫了滬上收藏的一大傳奇。所以,張看中雪佛蘭完全是從上海對這個品牌的情感,嚴格的說,是從這座城市的角度在尋找歷史的記憶。

張的眼光沒有錯。可以說,雪佛蘭是記錄中國汽車消費最早的“活化石”之一。從張的收藏中,我看到了舊上海的汽車消費已經非常發達,尤其是對服務規範,無論是理念還是要求都做的比現在還要到位和貼切。比如對司機開車要求,除了有保證書之外,還要按上手印,有人格上的承諾,被看作是一件莊重而神聖的事。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在張的茶館裡有一幅用搪瓷做的雪佛蘭戶外廣告,讓我吃驚的是,這不是轎車,而是貨車和客車,用今天的專業術語來說,應該叫“商用車”。由此可以證明,雪佛蘭品牌進入中國是系列最全的汽車品牌。後來我又從史料中找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雪佛蘭與上海的生活場景,比如在上海新式里弄裡,有一個小孩坐在雪佛蘭引擎蓋上,童趣盎然,生活氣息濃烈;以籬笆圍牆為背景的雪佛蘭,反映了老上海對品質生活的審美。

雪佛蘭的上海味道原來是“攜福來”

這些信息告訴我們,雪佛蘭過去給上海帶來的不僅是優雅的生活方式,還是構成老上海海派風情的紐帶。由此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品牌時,難怪老上海會那麼起勁,以驕傲的口吻回憶舊上海的橋段(眼界),原來自備車與私家車還是有區別的,就像懷舊與鄉愁有著本質的不同。

“攜福來”,對於老底子的上海人來說,就是一種情結。很多年前一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老華僑提起小時候在上海的生活時,記憶最深的就是雪佛蘭。他用上海話說出來時就變成了“攜福來”,很符合上海人的“洋氣”,略帶不屑弄堂市井的克勒,頗有海派的腔勢。這與“拐派頭”的粗鄙不同,多半帶有教養並見過世面的文雅。

雪佛蘭之於上海,是一罈陳年老酒,醇厚而綿柔。它的迴歸,激活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有了觸手可及的感覺,海派風情由此可以不再空乏,變得生動而厚重起來。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