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和單反拍照差別到底有多大?如何用手機拍出單反效果照片?

Agoni一半


“手機拍照和相機拍照差別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在這讓任何一名普通攝影玩家來做全面的回答,是不太可能也是欠科學欠嚴謹的。

下面我就結合這幾年來在一些題材上用手機玩攝影的經過,簡單的圖說下二者之間的差距(手機是國產某系列產品,均為千元機)。用手機相機拍攝的題材主要是(休閒健身行走時隨遇而拍)一些風光和微拍。其中微拍昆蟲小動物多些。這是最能夠容易看出手機相機與相機(單反)差別的地方(個人觀點)。

1,光照大致相同情況或接近情況下,二者拍攝的圖片細膩度的差別是明顯的。如題圖和下圖
2,背景的虛化差距明顯。如下圖。二隻昆蟲(都是象鼻蟲)大小相近,拍攝的(等同)距離也近似。但二者在景深上處理方式的不同與差別,自然的也就影響到了拍攝中前後景的虛化效果。


3,複雜光線下,二者的差距優劣同樣的易表現出來。
4,相對於相機(單反)

,手機相機的自動對焦遲緩和快門時滯的二大“短板”,在微拍(活體)昆蟲小動物中也更容易顯現出來。儘管在手機相機設置裡有“目標跟蹤”設置,但似乎在應對微拍活體昆蟲效果不大。而快門時滯,簡單的說,就是快門釋放滯後了。

其實,二者有差距是很正常的。原本兩產品的定位就不相同。如果說你側重於攝影創作,那就多用相機拍攝,能保證作品的完美與出處需要。如果你只是想娛樂攝影,手機相機在一些攝影題材上是能讓你享受到攝影樂趣的。

那麼,如何用手機拍出單反效果呢?這裡應該先明白一個問題:手機相機也好,卡片相機也好,單反微單也好,他們的共性都是照相(攝影)工具。不同的是因消費群體的定位不同。在產品的設計理念和生產工藝上有所不同。產品功能上的偏好與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他們在攝影創作過程中(不含後期的“設計”製作)都共同遵守著相同的攝影法則。在這方面上,大家是公平的。從這一點上說,手機相機在一些題材上的拍攝也是可以和單反徽單一樣拍攝出在視覺上的(這是不去深究啥質感的)達到愉悅的片子的。

1,風光攝影。手機相機完成常規光照下的風光攝影不是難題。


而在拍攝日落日出時,手機相機的HDR模式拍照有利於及時察看實時出片。用HDR模式拍攝日出日落的片子,曝光點應選擇以落日為主。只要稍有一定的持機穩定性,便可拍攝成功(最後的出片還得做個適當的後期校調)。相對單反的HDR(文件格式為jpeg時,可開啟可關閉。raw格式時為關閉)在手動模式下的選取曝光點的靈活性,手機相機的HDR適用範圍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

2,山澗流水,瀑布浪花的拍攝。

(1)手機相機“專業模式”下用最高快門“定格”飛濺的水花(浪花)與流水。現今大多的千元機都有“專業攝影”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只需將手機相機快門(S)設置為最高快門1/4000(其餘的設置基本不動),拍攝者就可以專心擇機拍攝下需要的畫面了。



(2)

利用手機相機中的“流光快門-絲涓流水”模式,拍攝山澗溪流,運動物體。
千元機使用這模式拍攝的時候,需要穩定手機相機,力保拍攝期間不晃動位移。


3,手機相機的微距攝影。手機相機+(數碼)變焦,可以實現手機相機的微距攝影。
相對手機相機其它題材攝影,手機相機的微距攝影,對手機相機的持機穩定性要求更高。不同的光照條件,不同狀態的昆蟲小動物,選擇不同的手機相機模式拍攝。這些都要有個熟悉與運用過程。也是能夠讓你“足不出戶”的享受手機相機的微拍樂趣的(如果感興趣,就請前往5月初我的答題《手機攝影,也可以拍好微距小昆蟲麼?可否談談你的心得》觀看較詳細的回答)。




4,手機相機的“全景”接片攝影。
相對於單反的“全景”
(接片)的拍攝,手機相機的“全景”(接片)模式下拍攝,更直觀些也就更容易上手些。從按下快門起,只需留意平移(或上搖,有的手機有豎拍全景模式)時的運動方向指示箭頭與中心線(有的是圓圈對接)保持吻合就成。(如果感興趣,請前往5月初我的答題《手機全景照片拍攝小技巧是什麼》觀看)


如果你不是對攝影創作要求太高,那麼,手機相機在一些題材攝影上是能夠滿足你玩攝影的樂趣的,同樣的也能夠拍攝出不錯的片子的。這最終得取決於對攝影的技能技法的掌握。


閒人小攝fjsm


手機的拍照只能當臨時使用,看看新聞上各類重要會議都用的是相機拍的,沒有攝影記者會用手機拍。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感光原器件

手機上那麼點一塊感光設備怎麼和APS-C或全畫幅比,手機拍照的照片放到數碼店洗一張10英寸的照片比比就知道了,這個也是為什麼大部分都沒有用手機拍照後沖洗的習慣

2、防抖

單反相機的尺寸和重量都是經過嚴格設計的,可以很好地應對由於手抖而產生的畫面抖動。

3、景深和虛實

由於景深是由物鏡和感光器之間的距離決定的,手機的焦距太短,幾乎拍不處漂亮的小景深,也就是拍不出很好的虛化效果。

4、價格

單反半幅一般在4000+,全幅在12000+,大家用的手機一般在3000-6000,這個價位段根本不會用大量的最新技術用在手機拍照上。



馬士雖


反和手機拍照的區別

  1、首先就是感光元件大小,由於現在都是採用感光元件捕捉光線,並通過電路轉化為光信號,經過ISP圖像處理器的處理之後生成圖片,而在捕捉光線的環節中,感光元件的面積就至關重要;目前由於手機內部體積等原因的限制因此即便像松下Lumix CM1使用了1英寸的CMOS,即便是與目前微單上面使用較多的APS-C規格的CMOS相比,一英寸感光元件尺寸為13.2*8.8mm,而APS-C為24.9mm*16.6mm,尺寸上大了接近一倍;而更大的傳感器能夠接收到更多光線,而且由於單像素面積的增大,夜晚等弱光條件下的表現也更為出色;

  2、動態範圍,同樣是得益於更大的尺寸的傳感器,在動態範圍上面的表現更好;動態範圍簡單來說就是傳感器能夠感應到捕捉到的光信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一般自然場景中的動態範圍要比傳感器可以捕捉到的大不少,因此一個傳感器的動態範圍越好就能夠捕捉更多畫面的細節,尤其是在高光和暗部上面的細節;

  3、此外,同樣是更大的尺寸的傳感器在色彩表現以及感光性能上面都會有優勢,比手機上面的傳感器的性能更加出色;

  4、機身防抖,現在越來越多手機已經配備有OIS的光學防抖功能,但同樣是由於手機內部空間的限制,因此在OIS的效果上並不如單反的機身內多軸防抖系統的效果;此外再加上還有不少鏡頭自身也是帶有防抖功能,因此在相對來看,在防抖性能以及抑制畫面抖動的效果上都有更好的表現;

  5、景深和虛化是通過光圈和鏡頭焦距控制的,由於目前主流的手機都採用的是固定焦距的鏡頭,而可變光圈也只限制於固定的光圈數可變,因此實現長焦和虛化效果主要是通過多鏡頭系統合成和ISP後期處理實現,在效果上面也是與單反有一定的差距;

  6、不過,小巧的機身也讓手機能夠隨時進行抓拍,拍照更為方便,而目前手機拍照的素質也已經能夠勝任日常記錄生活實用;

  7、手機搭載的智能系統得益於採用智能系統,在後期照片處理和分享中更方便快捷;而且更為簡潔設計的操作界面,和AI功能的輔助,使用手機拍照無需調節太多參數,使用起來也更為簡便;

  以上就是關於單反和手機拍照的區別的相關介紹,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風動褲管


不想多說,看圖。











紫墨手攝


如果您是指虛化效果,那手機不可能做到單反的效果,即便現在手機有虛擬虛化的效果,也無法對比單反的物理虛化。再一個逆光拍攝和夜景拍攝手機都無法對比單反,另外新聞抓拍也是單反的優勢。畢竟術業有專攻,一個主業是打電話,一個主業就是拍照,目前在攝影領域單反還是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當然如果是出門旅遊,一臺手機足夠優秀


照相的老king


手機只能隨身拍拍,要攝影一定得用相機,才可以拍出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