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月二手房市場改善需求擴大,量價走勢穩定

2019年4月,上海房產之窗二手房指數為3916點,比3月上升11點,環比上漲0.27%,漲幅縮小0.25個百分點,二手房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上漲;4月,二手房指數同比下降1.09%。

4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25230餘套,環比下降1.90%,同比上升87.59%;以成交面積計,環比上升1.20%,同比上升88.31%。成交量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2.5萬套以上水平。截至4月底,全市二手住宅掛牌量為66234套,環比下降0.45%;同比下降27.86%。掛牌量持續下降達22個月。

上海4月二手房市場改善需求擴大,量價走勢穩定

4月市場表現:一、樓市“小陽春”延續,需求加速,量價穩定。其中中大戶型成交走勢搶眼,成交比例上升。具體為,本月成交面積環比上升、套數環比下降,套均面積由上月的76.66平方米擴大到79.09平方米,表明改善類需求擴大,中大戶型成交上升,小戶型下降;也表現為中高價位房源成交增加。

二、市場上下月成交呈現波動,總量保持高位。4月上半月成交11820餘套,比3月下半月下降20.15%;4月下半月成交13410餘套,比4月上半月上升13.45%。

三、全市130個板塊價格走勢,上漲板塊佔比由上月的73.08%縮小為65.38%;下跌板塊佔比由上月的12.31%擴大為20%;持平板塊佔比仍為14.62%。以城區統計,依次為中心城區(成交佔比32.16%)總體價格上漲0.29%;新興城區近郊(成交佔比58.95%)總體價格上漲0.23%;新興城區遠郊(成交佔比8.89%)總體價格上漲0.31%。以環線統計,內環內總體價格上漲0.31%,內外環間上漲0.23%,外環外上漲0.19%。

四、全市130個板塊成交量走勢,63個上升,67個下降。

以城區統計,中心城區上升1.63%,近郊城區下降2.39%,遠郊城區下降10.16%。以環線統計,內環內成交上升5.04%,為3180餘套;內外環間成交下降1.99%,為9520餘套;外環外成交下降3.94%,為12420餘套。以價格段統計,總價300萬元以內房源成交佔比63.34%,低於上月的66.60%;300-500萬元房源成交佔比23.69%,高於上月的22.88%;500萬元以上房源成交佔比12.97%,高於上月的10.52%。以面積段統計,七個面積段成交量四升三降,110平方米以上房源擴量顯著。具體為,200平方米以上、140-200平方米、110-140平方米、90-110平方米房源,成交分別上升35.67%、18.56%、8.49%、1.13%;50平方米以內、50-70平方米、70-9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下降6.49%、4.63%、4.18%。

五、全市普通住宅成交17020餘套,非普通住宅成交8210餘套。普通住宅與非普通住宅成交比例,全市為2.07:1,內環內為1.72:1,內外環間為2.09:1,外環外為2.18:1。內環內兩者佔比更為接近。

六、全市成交TOP10板塊中,中心城區板塊1席,新興城區近郊7席、遠郊2席。近郊的浦東三林、閔行浦江、浦東周康以616套、609套、518套分列前三位;遠郊的金山新城、嘉定城區以490套、440套分列第五、九位;中心城區的靜安彭浦以453套列第七位。全市成交TOP10小區中,新興城區近郊9個、遠郊1個;新興城區外郊環6個,郊環以外2個、內中環間1個,松江泗涇的新凱家園以128套位居榜首。

4月22日,上海市房管局局長鬍廣傑做客“2019上海民生訪談”表示,上海的住房發展處於“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關鍵期”“居住困難矛盾的轉換期”和“住房租賃體系的構建期”。近兩年來,上海的地價、房價基本平穩,市場預期比較穩定。將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鬆,著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市場預期。上海還將在保證滬籍居民供應的前提下做增量,為非滬籍居民開放共有產權房申請。去年先行試點了三個區——金山、松江、虹口,今年計劃通過二季度對政策試點以來評估的基礎上,三季度16個區要全面拉開。

市區漲幅明顯縮小

4月,中心城區(7個傳統市區及浦東內環)總體價格上漲0.29%,環比縮小0.33個百分點,收縮過半以上;其中內環內上漲0.31%,環比縮小0.43個百分點。長寧、徐匯、黃浦、虹口、楊浦分別上漲0.36%、0.29%、0.28%、0.28%、0.27%;浦東內環、靜安、普陀均上漲0.26%。中心城區全部65個板塊中,44個上漲、11個持平、10個下跌。上漲板塊如徐匯萬體館、靜安西藏北路、黃浦濱江、長寧古北,價格分別上漲0.69%、0.61%、0.56%、0.54%。下跌板塊如普陀甘泉宜川、長寧北新涇、徐匯康健、楊浦東外灘,價格分別下跌0.25%、0.22%、0.17%、0.12%。

中心城區成交量環比上升1.63%,為8110餘套。其中內環內成交量上升5.04%,為3180餘套。中心城區7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戶型房源成交佔比35.28%,高於上月的31.86%,表明中心城區各類改善需求釋放明顯。所統計的七個面積段中,四升二降一平,90平方米以上面積段成交均現上升,其中,200平方米以上房源升幅最大,環比上升38.67%,為100餘套;其次是110-140平方米、140-200平方米房源,環比上升29.38%、22.84%,為640餘套、350餘套。下降的面積段分別為,50平方米以內、50-70平方米房源,環比下降5.25%、1.08%,為2950餘套、2290餘套。從中心城區成交量前100個小區看:一、以環線統計,分別為內環以內31個,內中環間30個,中外環間板塊30個,外郊環間9個。各環線成交最多的小區為,內環內中遠兩灣城、內中環曹楊五村、中外環間陽光建華城、外郊環間桃浦七村。二、套均成交50平方米以內小區47個,環比減少3個。成交領先的小區多在楊浦中原、鞍山板塊,如市光三村、鞍山四村、工農三村,分別成交26套、23套、22套,以40-45平方米的一室戶型、一室半戶型為主,動遷購置本區房源的需求推動成交。另外,學區房小區如密雲小區、梅園新村、濰坊九村,分別成交25套、19套、16套,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三、中大面積段房源成交明顯放大,如90-120平方米的中大面積段改善小區陽光建華城、中遠兩灣城,分別成交35套、32套,高於上月的28套、24套,套均面積為101.61平方米、114.08平方米,套均總價為429萬元、707萬元。四、大面積房源成交量上榜的小區為浦東聯洋的仁恆河濱城、陸家嘴的世茂濱江花園,分別成交20套、18套,套均面積為170.04平方米、178.71平方米,套均總價1450萬元、1470萬元。

內環內成交升幅領先板塊,長寧、普陀、靜安內環板塊分別上升27.50%、18.09%、14.97%,為250餘套、220餘套、360餘套;浦東內環板塊成交唯一下降,下降6.07%,為940餘套。七個面積段六升一降,其中200平方米房源成交升幅最大,環比上升48.72%,為50餘套;其次為110-140平方米、140-200平方米以內房源,環比上升26.12%、17.19%,為330餘套、220餘套;50平方米以內房源成交環比下降4.16%,為1120餘套,表明內環內本輪行情由改善需求帶動。從板塊表現看,成交前三的虹口四川北路、浦東洋涇、靜安新客站,環比上升10.42%、12.27%、6.12%。成交案例顯示,上述三板塊內400-550萬、70-80平方米的二室戶型成交集中,買家購房為求改善居住,不少非學區房的中等面積房源也熱銷。由於帶看量增多,優質房源提價2%-3%。

4月,新興城區近郊價格總體上漲0.23%,環比縮小0.15個百分點;遠郊價格總體上漲0.31%,環比擴大0.19個百分點。成交前三的浦東內環外、寶山、閔行價格分別上漲0.26%、0.25%、0.25%;嘉定、松江、青浦價格分別上漲0.22%、0.17%、0.16%;含有較多遠郊板塊的金山、崇明、奉賢,價格分別為上漲0.12%、下跌0.05%、下跌0.14%。新興城區全部65個板塊中,41個價格上漲、16個下跌、8個走平。上漲板塊如浦東惠南、寶山顧村、青浦趙巷、松江佘山,價格分別上漲0.62%、0.56%、0.52%、0.42%。下跌板塊如金山朱涇、松江莘閔、寶山羅店、奉賢南橋,價格分別下跌0.34%、0.21%、0.17%、0.16%。

近郊城區成交量環比下降2.39%,為14870餘套,所統計的近郊區域中,下跌領先的松江、浦東、奉賢近郊,分別下降6.33%、4.46%、2.59%,為1550餘套、4820餘套、670餘套;上升區域中,金山近郊升幅最大,環比上升83.33%,為60餘套,其餘如嘉定、寶山近郊,成交環比上升2.77%、0.04%,為1000餘套、2830餘套。從面積段分析,50-90平方米房源成交最多,佔比59.52%。所統計的七個面積段四降三升,50平方米以內、50-70平方米、70-90平方米、90-110平方米房源,環比下降7.30%、4.67%、4.59%、2.16%,為1600餘套、4020餘套、4760餘套、2170餘套;200平方米以上、140-200平方米、110-140平方米房源,環比上升36.59%、15.18%、4.11%,為280餘套、470餘套、1440餘套。綜上可見,近郊城區本月僅110平方米以上房源成交出現上升,中高端改善客需求強於剛需及初級改善客。其中,大面積房源小區如閔行浦江的新浦江城、閔行春申的上海春城、浦東周康的康橋半島,分別成交22套、21套、18套,均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套均總價在600-800萬元,套均面積在130-160平方米。近郊城區成交100套以上的板塊49個,其中成交升幅前三的青浦徐涇、寶山共富、嘉定南翔,成交環比上升54.81%、32%、21.89%,為160餘套、330餘套、200餘套,價格分別上漲0.18%、0.47%、0.54%。成交量前三的均為外環線附近板塊,為浦東三林、閔行浦江、浦東周康,三板塊也是全市成交前三,但成交環比下降2.84%、7.73%、4.07%,為610餘套、600餘套、510餘套,價格分別上漲0.38%、0.47%、0.47%。調查顯示,上述板塊中以250-350萬元的動遷配套房、老工房(售後公房)為成交主體,板塊內完善的配套使得不少年輕家庭或養老者選擇購房,由於底價成交,一些新掛牌房源出現3-5萬元的漲價也為買家所接受。從近郊成交前100個小區看:外郊環間小區70個,中外環間24個,內中環間6個。外郊環間購房需求集中,近郊城區成交排名前三的新凱家園、崧澤華城、和家欣苑均位於此區域,分別成交120套、90套、80套,所在的松江泗涇、青浦趙巷、寶山共富板塊價格分別下跌0.19%、上漲0.52%、上漲0.47%,三小區均為上市的動遷安置房,成交以200萬元左右、75平方米左右的二室戶型房源為主。內外環間成交領先小區,如內中環間的大華錦繡華城、中外環間的經緯城市綠洲,以套均500-600萬元、10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為主,所在的浦東北蔡、寶山上大板塊價格分別下跌0.14%、上漲0.35%。

遠郊城區成交量環比下降10.16%,為2240餘套。全部11個板塊中9升2降;價格表現為7漲2平2跌。成交量前三的金山新城、嘉定城區、臨港新城,成交佔比遠郊的64.46%,分別為490餘套、440餘套、310餘套,價格分別為上漲0.27%、0.39、0.29%。成交案例顯示,三板塊內成交以150-200萬元、75-90平方米的房源為主,購房者中外省市戶籍比例高,其中大多為首次購房客,需求持續釋放,價格微漲。價格下跌板塊如金山朱涇、崇明長興島,價格分別下跌0.34%、0.28%,成交環比下降24.14%、27.40%,為80餘套、100餘套。調查顯示,上述兩板塊購房者以本地居民和投資客為主,成交以150萬元以內、8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為主。

二成板塊價格下跌

4月,全市130個板塊中,價格上漲板塊85個,佔比65.38%;持平板塊19個,佔比14.62%;下跌板塊26個,佔比20%。

價格上漲板塊比上月減少10個,價格總體上漲0.40%,環比縮小0.23個百分點。上漲板塊中,中心城區44個,新興城區近郊34個,遠郊7個;46個板塊量價齊升,39個板塊價漲量跌。其中成交量升幅領先的多在中心城區,如靜安江寧路、楊浦新江灣城、普陀武寧,分別環比上升78.26%、69.44%、49.28%,為80餘套、60餘套、100餘套,價格分別上漲0.51%、0.27%、0.26%。上述三板塊中,大面積改善需求增速明顯,靜安江寧路110-14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上升250%,為14套;楊浦新江灣城、普陀武寧140-200平方米房源成交分別環比上升200%、175%,為15套、11套。調查顯示,上述板塊內大面積房源的成交升溫,帶動了置換鏈中的中小面積段房源成交上升,由此板塊整體量價齊升。新興城區成交上升板塊如浦東曹路、寶山上大,分別上升13.68%、12.27%,為210餘套、240餘套,價格分別上漲0.23%、0.35%。其中,浦東曹路90-11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上升84.62%,寶山上大110-14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上升45.45%。兩板塊50平方米小戶型成交則現下跌,環比下降16.67%、21.74%,在此類以首套客為主的近郊板塊中,置業面積出現擴大,表明改善需求增速超過剛需。而降幅較大的多在新興城區較偏遠的板塊,如金山楓涇、松江新橋、浦東外環、浦東惠南,分別環比下降33.33%、28.04%、25.5%、20.64%,為30餘套、130餘套、110餘套、370餘套,價格分別上漲0.13%、0.29%、0.52%、0.62%。上述四板塊購房者以首套客為主,需求下降但價格未受影響。

價格持平板塊19個,與上月持平。其中,中心城區11個,新興城區近郊6個、遠郊2個。價格持平板塊成交10升9降,成交升幅前三的為金山亭林、黃浦南京東路、閔行航華,分別環比上升95.65%、71.43%、20.18%,為40餘套、20餘套、270餘套,從成交案例看,上述三板塊價格穩定,主力面積段成交上升明顯,閔行航華、金山亭林90-11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上升82.61%、80%,為40餘套、20餘套,改善型需求明顯釋放;黃浦南京東路50-7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上升150%,為10套,剛需客增多。成交下降幅度前三的為崇明新城、嘉定豐莊、長寧仙霞,分別環比下降42.32%、19.71%、17.58%,為180餘套、280餘套、210餘套。上述三板塊成立主力面積段均為70-90平方米房源,分別環比下降35.37%、37.36%、54.84%,成交下降受有效掛牌影響,價格波動不大。

價格下跌板塊26個,比上月增加10個,價格總體下跌0.18%,環比縮小0.04個百分點。其中中心城區10個、新興城區近郊14個、遠郊2個;量價齊跌板塊20個,價跌量升板塊6個。量價齊跌板塊中,跌幅領先的多為新興城區近郊偏遠板塊或遠郊板塊,如崇明長興島、金山朱涇、青浦重固、寶山羅店,分別環比下降28.04%、24.14%、22.5%、17.88%,為100餘套、80餘套、30餘套、220餘套,價格分別下跌0.28%、0.34%、0.25%、0.17%。調查顯示,上述四板塊地理位置偏遠,降價幅度通常在1%-2%,買家多為首次購房者,預算250萬元以內者居多。價跌量升板塊中,中心城區如徐匯康健、靜安大寧綠地成交分別環比上升9.67%、6.25%,均為320餘套,價格分別下跌0.17%、0.19%。上述兩板塊均出現了小面積房源成交下降、其餘面積段成交上升的情況,升幅最明顯的為110-140平方米房源,分別環比上升75%、50%,為20餘套、30餘套。調查顯示,800-1000萬元價格區間的購房需求增長,一是賣家方面積極配合,並未坐地起價,甚至給出1%-2%的優惠,使得成交暢通;二是此類購房者多為置換客,目標小區出現合適房源後,快速出手。而板塊內售後公房價格仍現下跌,由此影響板塊整體價格走低。新興城區如嘉定安亭、浦東北蔡,成交分別環比上升14.84%、3.11%,為170餘套、290餘套,價格分別下跌0.21%、0.14%。嘉定安亭成交以70-110平方米房源為主,成交量環比上升48.68%,大多業主面對預算有限的剛需客,採取降價攬客的手段。浦東北蔡需求結構發生微弱變化,成交主力50-70平方米房源讓位70-90平方米房源,交易環比上升26.76%,表明板塊內改善需求增加,剛需下降。

上海房產之窗二手房指數報告指出,4月上海二手住宅市場延續小陽春行情,其中,需求結構產生變化,表現為改善需求明顯放大,有效填補了剛需的減少,本輪行情在中大面積改善需求釋放下使得成交總量得以保持。各面積段房源成交表現差異,中大面積段房源成交量上升,小面積段房源出現下降,表明市場熱度由整體上升,轉為以改善為主的結構性上升。價格走勢連續第二個月上漲,但幅度有所減弱,上漲板塊的數量也隨之減少。值得關注的是,從城區走勢看,中心城區是本月唯一量價齊升的區域,但漲價幅度收縮最大;而新興城區近郊和遠郊部分,均出現了價漲量降的情況,不過遠郊成為本月漲價幅度最大的區域。市場走勢量價制約顯著。

4月,市場成交得以站穩2.5萬套水平之上,延續“小陽春”特徵。市場的結構性需求變化再次凸顯。其中一大變化是,非學區改善房的需求增速,超過小面積房甚至學區房,表明樓市向滿足自住性、舒適度為主的方向轉變。這類中間價位層房源成交的上升,對售後公房、大面積住宅、高端住宅的成交起到有效推進作用。5月,改善需求能否進一步放量,也取決於價格博弈,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