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高房價是導致人口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你認可嗎?

一字板肋玉麒麟


不認可。

導致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貧富分化貧富懸殊,而不是高房價。

若是大家都有錢了,都買得起房了,房價還高嗎?

若是大家都有錢了,沒有經濟壓力了,幸福指數提高了,多子多福,生育率不就提高了嗎?

所以,導致出生率降低的原因是:大多數國人在現在的收入水平下沒錢,經濟緊張,壓力大,不敢生。

沒錢是相對有錢說的,若是大家都沒錢,若是沒有貧富分化貧富懸殊,則物價也低,大家均衡發展,自然沒什麼壓力,自然就像過去那樣敢生了,生育率也就高了。

所以,導致生育率下降,人們生育意願降低的罪魁禍首是貧富分化貧富懸殊。

貧富分化導致少數人佔有大部分社會財富,富的流油;多數人佔有社會少量財富,導致社會不和諧,攀比風盛行,生活壓力大,導致生育意願降低,生育率降低。

並且貧富分化貧富懸殊是導致當下許多社會矛盾的根源,如看不起病、上不起學、娶不起媳婦、養不起老等。

正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


淘玉緣


說的有理。今年本人50歲,女兒26,兒子19歲。我兩口子辛辛苦苦一輩子讚了30萬,早沒買房子。現在孩子大了,想買房子房價8.9千甚至一萬多連個首付都交不起。如果買了房子我家就是窮光蛋一分錢也沒了,還都欠一屁股債。如果不買房孩子大了,結不了婚,後代就沒了。想想就害怕,我真是白活了50年,死的心都有。後代沒了,自己再逼死,高房價還真是減少人口的好辦法!


手機用戶23128206262


房價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還有教育,醫療,通貨膨脹,就說教育,我身邊同事,三線城市,幼兒園一學期5000塊,剛生小孩的,由於三聚氰胺事件,都買進口奶粉,一罐幾百塊,只夠吃一週的,現在升學競爭越來越大,很多都上補習班,一個假期幾千塊,2個假期上萬,還不包括平時請家教的錢。醫療,現在看病貴的要死,醫生只靠儀器看病,問你病情後,先咔咔咔幾個儀器檢測,幾百甚至上千塊就沒了,這才剛開始。小時候感冒一版感冒藥才5毛錢,現在生個感冒幾十塊下不來。通貨膨脹,以前100塊能花好久,現在100塊去趟超市就沒了。工資呢,都沒翻倍。孩子真的養不起。


誰人不識你是君


非常認可。我是70後,生有一個兒子,夫妻雙雙經歷了下崗,為了再就業學習技能找工作,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好不容易把兩人的養老保險金交夠15年,孩子慢慢拉扯大年近50了,兒子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大學4年,又去服兵役2年,研究生2年,等到工作時都27歲了,就算給他十年37歲再結婚,最近看了一下上海的房價,掏空我們一家三口的所有也付不起首付呀!別說生二胎三胎,養一個都如此困難,二胎要是再生個兒子,豈不要了老命?就算生二胎國家獎勵幾十萬都不敢生呀!


甘紅君


中國的高房價,確實讓人們不敢輕易多生孩子,尤其是生男孩。這個問題,是導致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居高不下的房價大大超出了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因此,在放開二胎生育之後,甚至在鼓勵生育的前提下,大部分夫妻依然不敢多生一個孩子。

有些小夫妻在結婚之時,便是貸款購買的婚房,幾十年內存在著還房貸的經濟壓力。在這種狀況下,哪還有多於的錢去再撫養一個孩子,即便想生也不敢生。

還有一些第一胎生了男孩的夫妻,想生二胎,但同樣有擔憂,怕萬一再生個男孩,除了撫養外,未來買房的壓力過大,因此,索性不生。

另外,現在的大部分女性在結婚前都要求男方購買婚房。而如今的高房價,不是誰想買就有那個實力去買的。從而,導致一部分經濟比較困難的適婚男性因買不起房而結不了婚,連婚都婚不了,還談什麼生孩子。因此,高房價導致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單身男性,他們更沒有生孩子的機會。

如今的普通老百姓,可以說是談房色變。誰都想買套新房子住,只可惜買不起,想生孩子,先得考慮未來能不能給孩子買得起房,假如買不起,便沒有生孩子的勇氣。

所以,超高的房價帶來了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新生兒出生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我國人口下降。

除此之外,撫養、教育、醫療等,同樣制約著人們生孩子的勇氣,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壓力的問題,因為現在大部分人的收入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生不起、養不起孩子,為孩子買不起房,人口自然會下降。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不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首要原因是計劃生育。其次是城市化發展。

首先看我們國家歷年人口出生數量及生育率:

1958年:1714萬;生育率5.48;

1968年:2772萬;生育率5.94;

1978年:1883萬;生育率3.0;

1988年:2457萬;生育率2.3;

1998年:1401萬;生育率1.49;

2008年:1608萬;生育率1.45;

2014年:1687萬;總和生育率1.61;

2015年:1655萬;總和生育率1.62;

2016年:1786萬;總和生育率1.62;

2017年:1723萬;

2018年:1523萬;

備註:生育率:指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 出生活嬰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15-49歲)人數之比;總和生育率:她們終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數稱為總和生育率。

為了數據的詳細和真實統一性,2014年之後的生育率我採用的是“總和生育率”這個指標,因為我們國家是前期生育率很高,所以導致“總和生育率”比“生育率”要高一點,而真實的“生育率”我在統計局也沒找到數據,百度的數據也不連貫,所以沒有采用,但是在《參考消息》中看到一個數據,說2010年之後的中國“生育率”是1.1-1.3之間,甚至有些媒體寫到只有1.05,這些數據我都沒有采用,這裡講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吧。

總的來講我們的人口生育率是在逐漸降低的,1987年和1988年是生育數量的高峰時期,達到2500萬人,80後應該很有感受,因為他們高考的時候,人數可能是最多的。

1999年是生育數量的低谷時期,出生人口不足1400萬人。主要是生孩子的母親數量比較少,因為70後的數量少。

1、計劃生育是導致人口減少的首要因素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不需要解釋了吧,原來一家可以生三五個孩子,現在突然只能生一個,人口不少才怪了,1982年計劃生育正式定為國策,1978年的生育率是3,1988年的生育率將為2.3,1998年就講到1.5了,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是湖南人,家在農村,我們這一輩那邊每家都是兩三個兄弟姐妹,只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嚴格執行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其他的都是罰款就可以生的,儘管如此,數量也是在3個以內佔了大部分,和我們的父輩五六個兄弟姐妹相比已經是減少很多了。因為畢竟也沒有那麼多錢罰款,而且有時候還需要躲出去生孩子,生完了再去認罰。

東北因為是國企重鎮,不執行政策恐怕飯碗難保,所以執行很嚴格,這個也是造成現在東北人口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在上學的時候,我們的同學當中,來自東北的幾個同學都是一個孩子的,我這個範圍可能有點片面,我沒有詳細查數據,有資料的讀者可以補上。

2、城市化的發展進程是導致人口減少的第二個因素

市場化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解放了女性作為勞動力,作為勞動力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在事業上花費的時間更多,而且時間更為嚴格,在農村時,你的耕作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在企業、工廠上班,你的時間是固定的,八小時工作制是打底的,這個導致女性在生孩子,養育孩子方面的精力和時間就少了,生育的慾望自然沒有那麼大。

生育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女性而言,對事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懷孕1年,養育3年(孩子頭3年是全天候需要人照顧的),一個人的事業中斷兩三年,對職場女性的事業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再生第二個孩子就謹慎得多,生第三個孩子更是慎之又慎。

養育孩子的成本逐年上升,以前生孩子容易,養孩子也簡單,多張嘴巴,加雙筷子,現在對孩子 的培育是下了血本的,以前孩子當牲口養,現在的孩子當寵物養,各種成本讓年輕的夫婦都對生孩子望洋興嘆。

從世界範圍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也偏低,經濟落後的地區反而生孩子和玩一樣,一直是地球造人的生力軍。而且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經濟一旦發展上去造成生育率降低以後,生育率是很難恢復的。日本對這一點最有體會。

3、人口是市場化經濟體系下最重要的生產力

在一個非市場化經濟體系下,人口可能是“負擔”,因為生產效率低下;在一個市場化經濟體系下,人盡其能,成為了最核心的生產資料,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力。

我主做股權設計/激勵、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業務合作,請私信


壹號股權


高房價是導致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全國3/4的人都不是富裕的人,交了首付接著要交二,三十年的月供,年紀偏大一點的人買一套房交完月供基本上退休了,年輕的交二,三十年月供早過了生育期了,如果養不起,還不如不生,這就是導致人囗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女人追求名利,都想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嫁人要求第一要有房,第二要有車,第三要有錢(存款),有很多年輕人達不到上述條件,乾脆不結婚,是導致人口下降的第二個原因。第三是各地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低,在兩千元左右,私企的老闆大部分都是獲取利益最大化,工人工資低,連談戀愛的錢都不鴝,還談什麼買房結婚?要提高人口生育率,就要迫切解決上述三大問題。第一房價,第二社會風氣,第三收入標準。


董工560


我來說兩句吧,我想我更有發言權一些,我在杭州

我們小孩子上中學了,學費一年3.2萬,補課費1萬,伙食費一年7000,服裝一年1000,班費資料一年1000。

家裡車子2萬一年,房子四萬一年,每個月給丈母孃兩口10000。

每個月吃飯,1000打底,一年一萬塊,過年過節給家裡買東西差不多5000塊,應酬請客最少5000塊。

家裡水電,家電損耗,平均每月得要500一年得6000塊

季節換衣服,褲子,襪子,鞋,短褲這些一個季度2000塊,一年要7千。

根本就活的很累,沒時間管孩子啊,月薪一萬以下的根本就不要考慮把孩子養好了,能吃飽就燒香吧!


趙哥140824091


比較認可這個觀點。

有人算了下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最後得出了一個比較通俗的結論:多生個孩子,等於多買套房。當然這套房是以全國平均房價來算的,而不是以北上廣深的房價來計算的。

韓國統計部最近做了個2018人口動向調查結果,發現生育率創了自1970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就有分析指出,就業難、購房難及育兒費用高、教育支出多是主要原因。這說明,導致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下降的原因中,一定會包括購房難。購房難,不會有太多的原因,唯房價高爾。

韓國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富裕程度自然高,而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也是一個不太敢生孩子的國度。原因是買房要排隊,以及職場競爭壓力大。可見購房因素,也是新加坡人不太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房子首先決定了戶籍,而戶籍又對子女受教育起到相當大的影響。所以,沒有房子不僅會影響到生育,甚而連能不能及時結婚都影響到了。所以房價太高,既阻止了多生,也使得結婚年齡有往後推的趨勢。這些都是人口增長的不利因素。在一二線熱點城市,30歲以前能買到房子的,大抵是要啃老的,否則光憑自身,實力是不允許的。

也有個粗略的估算,就是在一個家庭中,夫妻兩人的收入,如果生二孩,那麼差不多有接近一半收入要投入到培育孩子費用中。剩下的一半的收入,如果能抵得上房貸,那麼收支相對平衡。如果抵不上,那就有點慘了。畢竟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要面對很多東西,比如工作要穩定收入要還可以,比如房貸有了可能還有車貸,再比如養了孩子可能還要贍養老人。所以在生育上要做加法,絕不是一時興起,很多時候是經濟狀況的考量。

上述之外,還有一個生育跟房子、房價有關的事情。那就是房子住得大不大。如果只有兩居室又想生兩個孩子,那麼居住條件就差了很多。據說,美國人住公寓的一般少生孩子或不生孩子,而住大房子且門前還有草坪的,那麼孩子一堆的可能性很大。當然,房價越低,住大房子的可能性越大,房價越高住公寓的可能性大。所以,最終還是房價決定了能不能多生。


波士財經


中國的高房價是導致人口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句話沒毛病……

為什麼這樣說呢?

就單從我們的下一代結婚的問題來說……假如你們家有一個男孩兒到了結婚的年齡,是不是得需要給孩子有一個房子結婚用……

好像現在的形勢是沒有房子找不到老婆的,本來女孩兒就少……


試想一下,有哪個女孩兒願意結婚以後還租房住呢?現在的女孩兒找對象,不光是找有房子的,還得找有幾套房、有存款的“富二代”……

現在濟南的房價是有一個下降的趨勢……但是下降那麼一點兒,好像不管用……還是有大部分的人自己沒有住房,更不要提給孩子買房子了……我周圍的幾個朋友是這種情況的……他們家有男孩兒的,都二十八九了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媳婦……

就算60平方的一個樓房。現在的價格在15000一平方左右,不算樓下的儲藏室,稅前需要90萬……指望工薪一族的年輕人,猴年馬月才能買上住房……

不要說他們年輕一代不要二胎了,就算我們70後、80後、90後、想開的都不會要二胎……

就像我一樣,打死我,我也不會要二胎,白送都不要……

一個孩子需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錢是無限量的……單從房價來說,就是一個買不起的節奏……無形之中高房價是造成了人口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每當我看到別人家要二胎的事情,就從心裡面替他們感到難過和惋惜,雖然說要了孩子老了以後有人伺候,但是又有幾個是真正的孝子……


我眼中所看到的全部都是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和投入……

真正得到回報的沒有幾個,這也許又是有些人不要二胎,導致人口下降的一個原因吧……

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不妨留言與我們一起交流和討論一下吧,期待你的評論哦!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你的每一個支持,對於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創作動力!

看更多關注我。每日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