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30多名網友志願者,開啟了一場尋找“長江精靈”之旅


宜昌30多名網友志願者,開啟了一場尋找“長江精靈”之旅

在長江宜昌段漁政碼頭,宜昌漁政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莫宏源向大家介紹收繳的捕魚網具、地籠等各類捕魚工具,重點講解這些工具對江豚、中華鱘等長江各類生物的危害。

宜昌“群英匯”群主代表,在此次活動中兼任了保護區內的巡護員。

莫宏源說這種叫蝦籠,網眼很小,長度很長,捕量很大。

在船艙會議室,莫隊長給大家講解了長江大保護,宜昌在行動所取得的成效和長江水生物有關知識。

在船艙會議室,莫隊長給大家講解了長江大保護,宜昌在行動所取得的成效和長江水生物有關知識。

宜昌“群英匯”各群群主及志願者認真聆聽莫隊長的分享。

志願者在長江上急切地尋覓著江豚的身影,期盼自己能親眼看見宜昌江豚躍起來。

志願宜昌漁政工作人員說,邂逅江豚需要看緣分、碰運氣!順江探尋一個多小時可惜,江豚並沒有出現!

在胭脂壩江段,55歲的江豚巡護員謝順友拿出手機,向大家介紹“江豚管家”APP ,巡護中,一旦發現江豚蹤跡。通過“江豚管家”APP,拍照、記錄江豚出現地點、出水次數和出水頭數等相關數據。“以前靠打漁為生,現在成為一名巡護員,是為了讓子孫後代能在家門口看到江豚、中華鱘。”謝順友笑著說。

接著,大家來到了宜昌市中華鱘救治中心,走進中華鱘子一代、胭脂魚蓄養車間。

在標本展覽車間,巨大的中華鱘標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通過莫隊長的介紹,大家進一步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對魚類的重要性。

志願者在中華鱘子一代蓄養車間觀察中華鱘。

莫隊長告訴大家,為保護這群可愛的“微笑天使”,2018年7月12日,江豚保護協助巡護宜昌示範點成立,巡護範圍為葛洲壩以下30公里水域,該水域是宜昌中華鱘保護區核心區,也是江豚最集中的活動區域之一,現已探明至少有17頭以上的江豚種群。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2018年1月1日起,宜昌中華鱘保護區全面禁捕,區內從事捕撈作業的漁民全部轉產安置。2018年,宜昌攝影師吳延捕捉到江豚與市民在水裡嬉戲同框的畫面。

同年6月,宜昌組建江豚協助巡護隊,6名自願退出漁業捕撈的漁民成為江豚協助巡護員,他們放下漁具,接過聘書,從“捕魚者”變為“護豚人”。 2018年,宜昌攝影師吳延遇見一對情侶江豚。

2019年,宜昌攝影師張泉在葛洲壩水域遇見的江豚。

江豚被視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指標生物”,它們的頻繁出現,是宜昌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最新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