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後期想長得快,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肉雞後期想長得快,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肉雞養殖後期是很關鍵,直接影響養殖利潤,如後期採食量不增加,腸道不好有腸毒,會導致料比高,甚至出現傷亡量增大等等。

一、通風不好、溫度過高

長期缺乏新鮮空氣,導致雞舍空氣質量下降,出現缺氧、腹水甚至死雞率增加。在飼養密度高的雞舍裡,空氣傳染病的機會增多,特別含氨量高時,常會誘發呼吸道疾病。肉雞生產的後期管理應該以通風換氣為重點。

解決方案:圍繞,增加排風量,增加風速,合理應用水簾,前期溫度適當高些,讓雞從小適應,增加耐熱性能,前期通風不能超量,後期通風不能保守。

二、營養的因素

營養者,更多的關注是飼料本身,肉雞後期飼料一般是顆粒料或者粉料兩種。肉雞後期飼料特點是能量多,蛋白低。影響雞採食的營養因素很多,其中顆粒硬度,制粒大小影響較大。硬度越大雞採食量越低,制粒大相對採食量高。飼料經過絞龍多次傳運會把顆粒變小,為了降低顆粒變小程度,飼料硬度需要適當增加,隨著顆粒硬度增加會降低肉雞採食,因此,飼料硬度和顆粒大小需要合理匹配。後期顆粒料的粒徑比在1:1.5-2.5之間,後期肉雞同樣營養成分情況下,顆粒料比粉料的採食量高。

解決方案:飼料硬度和顆粒大小需要合理匹配。後期飼料的粒徑比降低,可有效減少飼料破碎。減少運輸中飼料通過絞龍的週轉次數,籠養可以選擇用巷車加料,減少一次絞龍對飼料的可有效減少飼料破碎。

三、疾病的因素

1、病毒性疾病的存在。如溫和型流感病毒,從外表看雞群精神狀態沒有太大不正常,但是部分雞有呼吸道症狀。病毒的存在,導致個別雞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紊亂,從而導致消化液分泌量減少,從而影響食慾,採食量降低。

2、球蟲病的存在。球蟲的存在,導致腸炎的發病,時間長了形成腸毒綜合徵,這樣的雞群羽毛雜亂呈現魚鱗狀,排出的糞便稀、水樣,甚至有粘液性便,爛肉便,糞便中沒有消化的飼料顆粒增多,雞皮膚變白、貧血。對外界應激表現過度,病雞難抓,一抓就跑。治療此類疾病時,及時調整腸道內有益菌群數量對疾病的恢復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3、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存在。腺胃炎和肌胃炎引起的採食量降低是首先考慮的因素。可以通過外觀症狀很好的判斷。治療腺胃炎和肌胃炎時,充分考慮及時修復胃粘膜,可以適當添加優質魚肝油。

對於肉雞腸道疾病的預防,也可以試試壯寶寶,通過調節雞腸道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同時還有大量腸道有益菌抑制腸道有害菌,減少雞腸道疾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