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教授:何時為保護糖尿病患者腎臟的最晚時機?

张宏教授:何时为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最晚时机?| PUDF2019

導讀:5月11日,2019北大糖尿病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的張宏教授就“何時為保護糖尿病患者腎臟的最晚時機”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報告,小編整理如下。

张宏教授:何时为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最晚时机?| PUDF2019
张宏教授:何时为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最晚时机?| PUDF2019

張宏教授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也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由於DKD發病率高、難以控制並且危害大,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糖尿病患者如併發腎病,經濟負擔會增加十倍),近年來DKD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一旦DKD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於延緩DKD的意義重大。那麼,什麼時候是保護糖尿病患者腎臟的最晚時機呢?張宏教授強調,沒有最晚時機,要做到早預防、早篩查和早治療。

DKD的特點

發病率逐年增高: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腎病患病率為30%-50%,其中合併蛋白尿的患者比例為34.2%,近年來DKD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難以控制:DKD是糖尿病難以控制的併發症,近30年來對DKD患病風險的改善不如其他併發症。

危害巨大:糖尿病是終末期腎病的首要致病因素,白蛋白尿和GFR受損患者10年累計死亡率高達47%

衛生經濟學負擔重:隨著DKD進展,需要透析或腎移植,這會顯著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數據統計,有腎臟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的醫療支出是無此併發症者的10倍。

DKD的診斷和篩查

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病。臨床上以持續性白蛋白尿和(或)GFR進行性下降為主要特徵,可進展為ESRD。1型糖尿病患者應在糖尿病診斷5年後篩查腎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即可伴有腎病,確診2型糖尿病後應立即進行腎臟病變篩查,包括尿常規、UACR和血肌酐(eGFR)。以後每年至少篩查1次。

在排除其他原因導致慢性腎臟疾病的前提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如出現微量白蛋白尿(UACR 30-300mg/g)或者大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或者eGFR下降(<60ml/min/1.73m^2),若同時合併有視網膜病變,可以臨床診斷為DKD。

糖尿病患者合併腎臟損害,除DKD外還可能由非糖尿病腎病(NDKD)引起,因此糖尿病合併腎臟損害不一定都是DKD,其中,糖尿病患者中NDKD的患病率為16%-83%、DKD合併NDKD的患病率為3%-46%。經皮腎穿刺活檢是DKD診斷的金標準,但不推薦作為常規診斷方法。如患者尿沉渣顯示活動性血尿、突發水腫和/或大量蛋白尿、短期內腎功能迅速下降,尤其不伴視網膜病變時,需要進行腎穿刺活檢以除外糖尿病伴非DKD或者同時合併其他腎臟病。

DKD患者腎病進展風險評估

KDIGO2012指出:白蛋白尿和eGFR兩者均是腎臟疾病終點事件和CVD的獨立危險因素,聯合評估可預測DKD患者預後(見圖1),糖尿病患者除了檢測血糖水平以外,應長期且定期監測尿蛋白、腎功能、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和尿酸水平,並定期進行眼底檢查,以全面評估DKD風險。

张宏教授:何时为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最晚时机?| PUDF2019

圖1 DKD進展風險評估

DKD發生和進展的危險因素

DKD的發生是多種危險因素相互協同累積作用的結果。現有證據中,引發DKD的危險因素包括:與糖尿病相關的糖尿病病程、血糖未達標和糖尿病視網膜併發症;與腎功能相關的白蛋白尿和/或GFR下降;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相關的高齡、高血壓、脂代謝紊亂、肥胖等;其他如尿酸升高等。

其中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水平低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菸、胰島素抵抗、慢性/複發性感染、高尿酸血癥、口服避孕藥和維生素D缺乏等。不可糾正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種族、年齡增長、青少年起病、糖尿病病程、DKD家族史、子宮內發育遲緩以及母親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等。

DKD分層管理

對於DKD的管理應堅持積極篩查、早期發現、分階段管理及綜合干預的原則。對患者採取分層管理,從以下三個階段出發。

第一階段(預防DKD發生):早期篩查,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和血壓。

第二階段(早期綜合治療):對出現白蛋白尿或eGFR下降的DKD患者應予以綜合治療,減少或延緩終末期腎病(ESRD)的發生。

第三階段(晚期綜合治療):包括腎臟替代治療、防止ESRD相關併發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對於DKA的患者要採取綜合干預措施,一方面包括非藥物治療手段,一方面包括藥物治療手段。

1.DKD的非藥物治療:有嚴格限鹽、控制體重和低蛋白飲食。張宏教授指出DKD患者應嚴格限制鈉鹽攝入,保證鈉鹽攝入量<5g/d。超重或肥胖的DKD患者應將體重控制在正常水平,即BMI<24kg/m^2。DKD患者都應避免過高的膳食蛋白攝入,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1.3g/kg體重,對於GFR<30ml/min/1.73m^2的DKD患者蛋白質攝入量應不超過0.8g/kg/d。

對於DKD患者應該採用生活方式干預:即運動、戒菸、減輕體重。其中最後一點關於減重的內容,對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通過飲食、運動合理減輕體重,但對於CKD 4-5期的患者,減重是否有益尚存在爭議。

2.DKD的藥物治療:即針對血糖、血脂及血壓的控制和管理。

血糖控制:應遵循個體化的原則,對於一般DKD患者,HbA1c≤7%;對於eGFR<60 ml/min/1.73m^2的DKD患者,HbA1c≤8%;對於老年患者,HbA1c可適當放寬至8.5%。張宏教授提到,因為CKD患者紅細胞壽命縮短,HbA1c可能被低估。在CKD4-5期的患者中,可用果糖胺或糖化血清白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關於降糖藥物,推薦所有的DKD患者合理降糖,其中白蛋白尿並非使用二甲雙胍的禁忌。SGLT-2抑制劑具有降糖以外的腎臟保護作用。DKD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後血糖不達標,可優選SGLT-2抑制劑。另外,GLP-1受體激動劑可改善DKD腎臟結局。然而對於強化干預降低蛋白尿風險,目前尚無腎臟硬終點獲益的證據。

血脂控制目標:有ASCVD病史或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LDL-C應<1.8mmol/L,其他患者<2.6mmol/L。

腦血管疾病(CVD)是D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脂是CVD的可控危險因素,對於非透析DKD患者,推薦降低低密度值蛋白膽固醇(LDL-C)作為調脂治療的首要目標,首選他汀類藥物。不推薦未使用他汀類藥物的透析患者開始他汀治療,但已經開始他汀治療的透析患者可繼續使用,除非出現副作用。

血壓控制目標:應嚴格控制血壓,對伴有DKD,尤其是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舒張壓不宜低於70mmHg;老年患者舒張壓不宜低於60mmHg。患者降壓藥物首選ACEI/ARB,雙倍劑量ACEI/ARB可能獲益更多。ACEI/ARB治療期間應定期隨訪UACR、血清肌酐和血鉀水平。不推薦聯合使用ACEI和ARB類藥物,不推薦ACEI/ARB用於DKA的一級預防。迄今為止,RAS阻斷劑及新型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是降低DKD患者腎臟負荷終點風險的有效治療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