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慶幸我還有機會給媽媽說,我愛你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兩個女兒爭著跟我說,媽媽我愛你!爭著問我想要什麼禮物。

不得不說,我的兩個女兒,比我小時候懂事多了。

因為迄今為止,我都還從來沒有跟我媽媽說過,‘我愛你’。

我慶幸我還有機會給媽媽說,我愛你

小的時候,我曾做過3年的留守兒童。我兩歲的時候被我小姨從東北帶回了山東老家,這一待就是三年整。

由於八十年代的時候交通落後,留守老家的整整三年,我父母就只回來過一次,在那個通訊器材為信紙的年代,自然也沒有視頻通話這些東西了,所以,三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腦回波還沒長全的孩子將自己的親人忘記。

等到我5歲,父母舉家遷回山東的時候,我完全不認識父母了。我看見他們就像看見大特務,父母只要一靠近,我就鬼哭神嚎著對他們拳打腳踢,並哭喊著自己沒有父母,只有姥姥和小姨,整的父母又尷尬又哭笑不得。

一直鬧騰了小半年,有一天晚上,趁著看流動電影的機會,我小姨才把睡著的我偷偷放回父母家,自此,我才跟父母生活在了一起。

但是,我跟父母一點兒也不親,跟他們總是有一層隔閡,只要一到週六我就揹著書包去我姥姥家,寒暑假更是直接就住在姥姥家。(在這裡,我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孩子是誰帶大的,就跟誰親,那些不想帶孩子,還指望孩子以後跟你親的,你那簡直是痴人說夢,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請所有人謹記!)

我慶幸我還有機會給媽媽說,我愛你

跟姥姥這種親暱的關係,一直到我上班,到她去世。

上班第一次的薪水只給姥姥買了禮物;每次回老家,無論多累,只要不是太晚,也總是跑到姥姥家去看看,不然總是覺得坐立難安的想念姥姥。

我跟姥姥的那種親暱,我媽都吃醋,曾經她就跟我說過,如果有一天她老了,我能對她跟對姥姥那麼好,她就知足了。當時我還挺不以為然的,心裡想,你能跟我姥姥比嗎?

在我心裡,我的姥姥可能更像我的媽媽吧,我姥姥脾性特別好,很慈祥,很善良。

八十年代,都比較窮,孩子又多,我好幾個姨家和舅家的孩子都在姥姥家,一到寒暑假,姥姥家的孩子都有八九個多,簡直都能趕上一個小型幼兒園了。

姥姥對我們這些孩子們都很好,一視同仁,沒有親孫外孫的特別待遇,唯一不同的就是,對我要更親一些,這可能跟相依為伴的那三年有關。

跟我媽媽的緩和,就是姥姥去世之後吧。其實,我和我媽媽之間也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就是最平常的母女關係,我連青春叛逆期都沒有,跟我媽一直都是平平淡淡的相處著。

我慶幸我還有機會給媽媽說,我愛你

一直到我也做了媽媽,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一顆母親的心。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所謂‘多個孩子多跟腸子。’自從有了倆寶貝以後,我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多一個孩子多一份牽掛,母親的心,在孩子身上永遠都是最柔軟的,真的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深刻,我體會媽媽的不易,理解了媽媽當初把我留守的無奈,我知道她一定是充滿了愧疚的,所以,她總是在我面前小心翼翼。

看著媽媽越來越深的皺紋,我慶幸我醒悟的及時;我給予她物質上的充足,給予她關懷,即使不能長相伴也儘可能的保持一週兩次的通話,娘倆聊聊家常,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暱,她也把我當成未來最貼心的依靠,我們都很滿足現在的這種狀態。

我想人到中年,父母健康,孩子平安,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感謝我的姥姥和媽媽,我想對你們說,我愛你!愛你們!

我慶幸我還有機會給媽媽說,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