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週年看今日汶川,鐘樓地震遺址保護好,人均收入增3倍


汶川隸屬於川西北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轄,距省會成都約146公里,川藏北線317國道和貫穿西南西北的213國道經過汶川,都汶高速又於2012年底通車,連通汶川與阿壩州州府所在地的馬爾康高速段將於2020年通車,交通較為便利。

下了高速,還要走一段國道才能進縣城。沿途兩旁高高聳入雲的山峰,讓見怪了大山的筆者也嘖嘖稱奇。山上植被比較稀疏,似乎只長草,沒有大樹,地質結構也比較鬆散,沿途不少地方布了網兜。

進入縣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大禹銅像,高達16米,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執耒鍤,堅毅的目光直視前方,那種治水時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勢栩栩如生。這裡就是大禹廣場,汶川有“大禹故里”的別稱。

大禹廣場往前車行幾分鐘就到了紀念5.12汶川地震最具標誌性的地方——鐘樓地震遺址廣場,鐘樓上的時鐘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一歷史性時刻。

鐘樓原為阿壩師範專科學院的美術系樓,8級大地震造成了鐘樓嚴重損壞,牆體開裂,部分外牆磚塊脫落,玻璃震碎,但大樓並沒有傾斜,現在是汶川地震紀念園最具震撼性的標誌。

鐘樓地震遺址旁邊的介紹展板,介紹了地震發生及救災的情況。

汶川地震11年,汶川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岷江旁的汶川縣城一角。

汶川縣城四周都是高聳的山峰,龍門山系與邛崍山系包裹著汶川,岷江蜿蜒盤旋穿過縣城。

遠處高大的山系,又缺少茂密的植被,主要是草坡。不過,汶川具有較高的海拔,年均降雨量可高達1000多毫米,夏天是避暑勝地,是成都周邊避暑比較近的地方之一,也有“熊貓家園”的美譽。

山腳下的汶川縣城,頗具藏族、羌族建設風格。汶川是全國四大羌族聚居地之一,有“羌繡之鄉”的美譽,全縣羌族人口占比接近30%,是瞭解羌族文化的一個好去處。

汶川的特產也很有名,比如因果大、色澤鮮豔、品質好而倍受消費者青睞的甜櫻桃,使得汶川有“櫻桃之鄉”和“甜櫻桃基地”的美譽。汶川現在的經濟發展也邁了一個新臺階,人均GDP甚至高於四川省平均水平,11年來,人均收入增長了3倍多,也將會越來越好。//原創圖文,請勿轉載使用,違者必究。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給你帶來更多旅途中的所見所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