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本文章來源於中國網:http://zgsc.china.com.cn/2019-05/10/content_40746817.html

海拔兩千多米的山地,盤山的梯田,辛勤犁地的耕牛,施到田裡的農家肥……在都市人的腦海裡,這一幕田園牧歌式的畫面似乎只存在於遙遠的過去,但對於貴州威寧縣小海鎮銀光村的貧困村民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畢節市是全國馬鈴薯四大主產區之一,是貴州省最大的馬鈴薯產區。威寧是貴州馬鈴薯主產區,素來有“南方馬鈴薯之鄉”的美稱,“威寧洋芋”已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威寧馬鈴薯”已成為威寧縣產業扶貧的龍頭產品。

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銀光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小海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處烏蒙山脈的雲貴高原上,平均海拔2200米,年日照1700至1945小時,境內山脈縱橫,垂直落差大,低緯度,高海拔,日照時間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幹夏溼、夏秋多雨、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無霜期短、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10.2℃,氣候冷涼,種植馬鈴薯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洋芋本喜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威寧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空間。威寧全縣耕地面積376.02萬畝,分佈在海拔2000米至2400米之間的佔絕大部分,由於高海拔的特點,馬鈴薯退化緩慢,為生產優質馬鈴薯創造了條件,良種覆蓋率達到 80%。

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銀光村屬於貴州省級深度貧困村,全村共715戶,3701人。其中有建檔貧困戶315戶,1462人。在這裡,每個人都不忘記努力追求幸福生活。全村以土豆種植為主業,其土豆品質在整個貴州十分有名。

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優質產品有了,銷路卻成了難題。過去,這裡的村民只能靠當地政府幫扶,流動商販這兩條銷路。產品也只限於貴州市場,所以賣不出好的價格,甚至大部分村民的土豆屬於自產滯銷的狀態。一次偶然的機會,貴州耘貴生態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丁習品到威寧考查,瞭解銀光村的具體情況後,在畢節市政府下派的工作人員張紅的幫助下,與合作社達成了合作意向。就像該公司負責人之一丁習品說的那樣:“我呢,是大山裡面走出的孩子,知道農民的艱辛,我們在參與扶貧的前提下,能夠將雲貴高原的優質農產品走向市場化,將產品品牌化後,有效的拓寬了銷路,給村民帶來了更大的價值。”

所以,在畢節市政府、銀興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幫扶下,現合作社擁有土豆種植基地3000餘畝,有黃土豆、紫土豆、七彩土豆等,每畝產量三千斤以上,今年預計產量達四千噸,七月份上市。

貴州威寧:要為四千噸 “威寧洋芋”找“婆家”


據悉,貴州耘貴生態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2018年11在六盤水市鐘山區建業國際805室正式運營。註冊資金1000萬,現有團隊20人,下轄基地兩個,農產品10餘種。公司依託雲貴高原原生態、低汙染的大好環境,結合現下大數據優勢,旅遊行業的蓬勃發展,人民對食材安全問題的巨大需求而搭建平臺。以參與貧困地區扶貧工作為榮耀,以輸出健康食材、中藥材等無汙染生態產品為核心業務,秉承“耘在高原,貴在品質”為運營理念。

最後,丁習品希望所有企業及個人都能參與到這次的訂購中,幫助銀光村的村民打通銷售渠道。(作者:蔡小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