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運城未來將成為晉陝豫區域副中心

《2035版大運城總體規劃》從規劃定位、發展規模、城市結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城市文化等角度,清晰勾勒出大運城發展的美好藍圖,前景可期,令人神往!

市城區城市能級提升,各縣市發展動力持續激發——

一座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城

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向更廣闊的發展願景,2035年的大運城城市建設定位為“‘一帶一路’重要源點、晉陝豫區域副中心、先進製造業產業高地、生態宜居和華夏文明根祖文化旅遊城市”。這一定位,呼應運城的嫘祖養蠶絲綢起源,落實區域規劃定位導向,突出運城三大資源優勢,科學提出了對未來發展的轉型升級內涵,明確了大運城建設的發展目標和發力方向。

要實現運城在新時代的城市使命,就必須具備強有力的核心引領,發展壯大中心城市。為此,在鹽臨夏同城化基礎上,重點規劃建設大運城核心區。核心區的範圍涵蓋現在的市城區、臨猗和夏縣縣城、解州及其他重點城鎮,南面以中條山山脊線為依託,涵蓋鹽池全域,面積1650平方公里,佔市域總面積的12%,鹽臨夏行政轄區面積的42%。

到2035年,大運城核心區常住人口規模將達到20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0%左右,城鎮人口約160萬人,穩步跨入大城市發展序列。

大運城之“大”,不僅體現為規模之“大”,還要有內涵之“大”。將特有文化資源不斷整合提升,以人類遠古文化為核心,串起運城六大文化的時間卷軸,發揮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和人文薈萃三大資源的優勢,形成文化空間鏈條;將歷史文化資源與旅遊發展充分結合,文化創意產品形成特色效益;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有效供給,數字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開放運營;積極申報納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列,將鹽池與解州關帝廟率先建設成為首批5A級景區,大幅提升文化旅遊品牌水平和旅遊產業能級,不斷增強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

中條山蒼翠連綿,官道河水韻靈動——

一座環境優美的生態之城

汲取“象天、法地、理水、營城”的中國智慧,大運城核心區將構建“一軸一脈、山水融城,一心三輔、組團發展”的空間結構。

“一軸”為城市發展軸線,沿解放路方向,是運城從古至今的城市發展主軸線,向南發源於中條山和鹽池,向北經過池神廟、老城,越過孤峰山,指向黃河龍門。該軸線體現了古代運城的山水營城理念,也是現代運城持續向北發展的主導方向。

“一脈”為城市生態脈絡,中條山、鹽池在城市南部橫向展開,東聯太行,西接黃河,形成核心區厚實的生態依託,是大運城寶貴的“金山銀山”,也是城市山水格局的標誌形象。

“一心”為中心城區,依託現有市城區發展壯大,強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形成大運城的城市發展龍頭、輻射凝聚中心和城市形象代表。按照“片區開發”的理念,中心城區“中優、北進、東拓、西聯”,將形成北部新城、老城片區、空港片區、西部片區4個功能特色鮮明的片區,發展壯大為一個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三輔”為臨猗、夏都、解州3個輔城區,臨猗、夏縣撤縣設區,解州發展定位得到提升,形成中心城區鼎足發展的3個輔城區。臨猗輔城區以特色農產品加工、貿易為特色,常住人口達到25萬人,夏都輔城區以休閒度假、生態旅遊為特色,常住人口達到15萬人,解州輔城區文化名片效應進一步發揮,常住人口達到10萬人。

生態優越、環境優美的大運城也在齊頭並進。修復中條山生態環境,疏浚水系連通黃河,凸顯“依山伴河”;發揮農業大市的生態優勢,保護林田生態,形成“林田環繞”;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提升鹽池生態價值,著力解決鹽池生產和生態功能的融合,以及鹽池對城市的景觀環境作用,強化“池城相映”;建設官道河生態廊道,整治提升涑水河、姚暹渠等河流水系生態環境,形成“藍綠成網”。這樣一幅“依山伴河,林田環繞,池城相映,藍綠成網”的城市丹青正徐徐鋪開……

交通方式高效舒適,公共服務均衡完備——

一座便捷智慧的宜居之城

關公機場將擴建提級,充分發揮區域性國際機場的輻射帶動作用,機場和高鐵站之間的城市道路實現貫通。運三客運專線和蒙西鐵路建設加快推進,融入國家幹線鐵路網絡;深入研究南同蒲鐵路功能置換,逐步遷移貨運功能,增強客運能力。高速公路佈局調整,沿核心區外圍繞城通過,形成“一環”,東南西北4個方向延伸,形成“兩橫兩縱”,通達市域,連接省域。

交通設施佈局全面優化,將209國道改造到位,圍繞核心區與高速環相輔相成,形成周長90公里的城市外環,分流過境貨運交通,向外放射延伸9條幹線,構建“一環九射”的結構體系,形成“一小時交通圈”,並輻射統領市域交通格局。未來大運城“鐵—公—機”的多元化交通方式綜合發力,加強與周邊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密切聯繫。

與此同時,市政設施建設協調發展。“3515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城北汙水處理廠等一批重大市政設施建成投用,汙水處理率達到98%,集中供熱普及率大幅提升至95%,基於5G網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形成綠色、智慧的市政設施體系。

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活圈完整覆蓋居住社區,民生服務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與15分鐘生活圈緊密結合,學生就近入學充分保障,美麗校園遍佈城鄉,教育均衡優質實現高水平發展;城區建成15分鐘健身生活圈,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以市中心醫院為龍頭,各片區綜合醫院為主體,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社會辦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備,“住、養、醫、護、康”五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模式成熟運行。屆時,極點帶動、服務均衡的網絡化公共中心體系,使市級中心大氣亮麗,片區中心功能完備,社區中心均衡便捷,人民健康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2035版大運城總體規劃》,拉開了新時代大運城全面高質量發展的序幕。在總體規劃發展框架的引領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學部署,一系列規劃建設行動正付諸實施,大運城建設風生水起、日新月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