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鋼,大手筆分紅背後的祕密

A股的上市公司中,銀行股一直被視為分紅的楷模。

只要買的價格不太高,基本上每年拿分紅就能比上定期存款。很多人甚至把買銀行股當定投來用。

但是,A股連續兩年最慷慨的公司,已經不是銀行股。

方大特鋼發佈的最新年報,披露了2018年分紅計劃: 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7元,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4.65億元,派息比率高達84%

這已經是連續兩年派息率高達80%以上。

敢如此大手筆分紅的上市公司,它的財報裡到底有怎樣的秘密?高分紅的公司,就一定是一家好公司嗎?

方大特鋼,大手筆分紅背後的秘密

2018年的業績表現

2018年,方大特鋼實現營業收入172.86億元同比增長23.96%;幾乎是2016年的兩倍。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29.27億元同比增長15.26%,因為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03.32%,導致淨利潤漲幅小於收入漲幅。

方大特鋼更耐看的是它的毛利率,特鋼產品平均毛利達到32.48%,其中,彈簧扁鋼高達50.58%,而銷量最大的螺紋鋼也有31.94%的平均毛利。

在毛利率偏低的鋼鐵行業,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數據了,南京鋼鐵2018年半年報數據,毛利率大概也是在20%左右,寶鋼股份的毛利率更低,很多產品不到15%。

這是方大特鋼的產品優勢,一直處於行業領先的地位。

高分紅之後的現金流

從方大特鋼的年報中,短期確實沒有流動性風險。賬面現金32.61億, 而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總額只有6.62億,短期借款也很少,應收賬款餘額,也從去年的16.64億,減少到2018年的4.9億左右。

2018年,方大特鋼在資產流動性管理方面,做得更好了。進一步降低了資金佔用成本,提高週轉效率。

但是,在一次性支付24.65億分紅之後,會不會有流動性風險?

鋼鐵行業的原料採購,是大宗交易,且價格波動較大,需要有更多的資金儲備來應對市場環境變化。

雖然方大特鋼減少了票據結算業務,但票據在鋼鐵行業很普遍,只要出票就需要有保證金。

同時,大宗交易也需要保證金。

在剔除這些影響後,不受限的自由現金有多少?

年報中,報告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約是35.72億元,分散到每個月不到3億,多少有點杯水車薪的味道。

格力每年的分紅金額也很大,但格力的賬面現金餘額,常常是幾百億,顯然是更財大氣粗,而且格力在採購環節還是相對強勢地位,更有能力要到付款賬期。

相比而言,方大特鋼的大手筆分紅是不是有點“任性”的味道。

高分紅之後未來

中國鋼鐵行業在經歷了野蠻增長之後,不得不“降槓桿、去產能“。可即便如此,鋼鐵行業整體來說仍還是處在低價競爭的泥潭裡,所以方大特鋼才更顯得鳳毛麟角。

但是,產品優勢需要持續不斷的改進來維持。

2018年,方大特鋼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中的比重都很低,全年研發投入不到7千萬,大概只佔營收的0.39%,比南鋼股份上半年的投入還低。

中國在材料科學領域還有短板,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在整個鋼鐵行業前景不夠明朗、風險很高的情況下,公司管理層選擇保守投入,落袋為安,這很好理解。但是,對投資者來說,是短期的現金分紅更重要?還是未來的持續增長更重要?

此外,方大特鋼的報表,還有兩項不好理解的數據:

1、負數的財務費用。這表示有很高的利息收入,但是現金流量表中,有26億的短期借款,且去年也支付了20多個億的現金分紅。利息收入來自何方呢?票據的保證金收益?

2、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只有57億,而流入是135億,資產負債表庫存金額並沒有明細變化,應付賬款還是減少的,少的這部分在哪裡?

讀報表的水平有限,如果您知道,還請指點。

方大特鋼,大手筆分紅背後的秘密

彼得.林奇曾說:穩定增長的分紅,是一家好公司的特質

不過我想,分紅不能是殺雞取卵,如果公司在未來有更好的增長,是對股東投入更好的回報。

以上,僅是個人對方大特鋼財報的思考,不對之處請指正,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