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是如何客觀的去了解這句話的?

90後女孩打工日記


作為一名老師,和絕大多數老師一樣,對這句話可以說深惡痛絕。不知道那個“磚家”說的這句話,真想給他一板磚。

孔子夠牛了吧,聖人也。一輩子弟子也就三千多,出色的也就七十二個。現在的普通老師每年少則教上班人,多則教幾百人,每個都可以教好。你讓我們的孔夫子情何以堪?臉面往哪裡放?每個老師都是教育聖人?這位“磚家”說的這句話經過孔聖人同意沒?還是說他教過書沒?是否瞭解中國的教育現狀?

誠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著自己的潛力。就像羅丹說的,生活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的眼睛。問題是,當一個老師,一天面對幾十上百個學生的時候,他就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該眼花繚亂了吧?

更勿論老師除了備課上課改作業,還有一大堆的教研活動和上下級的檢查。每天能夠擠出來,真正還給學生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

如果,如果每個老師面對一個或者幾個學生,而不是大班教學,或許,老師真的可以做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如果,如果老師除了上課下課,安安靜靜地從事教學工作,沒有那麼多其他各級部門的“檢查調研”,或許,老師真的可以做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但是,沒有如果,只有所謂的“磚家”之言,所以,我們很無奈,只剩下苦笑😖。我們只能在課堂上,面對著高矮肥瘦不一的一大群孩子,我們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態度,同樣的微笑,講著同樣的內容,改寫同樣的作業。但是,我們真的沒辦法做到每個學生都學到同樣水平,領悟到同樣道理。

或許,那些“磚家”可以吧,希望“磚家”可以示範一下,引領一下。那麼,教育之幸,國家之幸。





風掠過留痕


“沒有笨學生”,這話說的太絕對,也太武斷。笨與不笨,只能相對而言,更要因時因事因領域區別看待。

你說他笨,笨在哪裡?具體到某件事、某方面,別人比他強得多,是你判斷他笨的依據。換個地方,換個領域試試吧?你可能會被啪啪打臉。


我有一個堂哥,今年已經64歲,小學二年級畢業,公認的“笨孩子”。對數字文字沒有任何感覺,指望他識文斷字光耀門庭是不可能的,大伯老早就讓他下學參加農村生產勞動了。長大後的堂哥,對耕作機械情有獨鍾。大伯出錢給他買了一臺柴油機,成了他的掌中之寶。天天守著它,得空就搗騰,幾年下來,他能把所有零部件拆散並重新組裝上,還能耳聽手摸給機器確定“病症”,不需要大卸八塊就可以找準病巢,三下五除二就把問題解決。我可以作證,這些年來他沒拜過師學過藝,全靠自己摸索。

當年,會這一招兒的機械手,在方圓幾十裡內也是鳳毛麟角。誰還能說他是笨人?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他觸類旁通地學會了修水泵、車輛、電冰箱、洗衣機等各種技藝。


再說被人所認可的“聰明人”吧,那一定是他有與眾不同、智慧超群的地方,引起我們的關注。比如某學生記憶力好、腦瓜子靈活、成績優異等,就會被大家評判為“不笨”“聰明”,真的嗎?不見得。

愛因斯坦夠聰明吧?世界著名科學家,比我們中間任何人都聰明。可是就這麼一個聰明人,也有“笨”的時候。

某一天,他的秘書接到一個電話:“請問小姐,你能告訴我一下愛因斯坦的住址嗎?”秘書答到:“對不起,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愛因斯坦先生是不歡迎外人打擾的。”稍有停頓,電話那頭又放低聲音說道:“我就是愛因斯坦,正在大街上。我忘記了回家的路和住址……”


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一個陌生年輕人站在你面前向你求助,你會把他判斷為“聰明人”嗎?你不把他看作有智障的人才怪呢!愛因斯坦聰明絕頂,思維縝密,過目不忘,記憶超群,怎麼會把自己回家的路和住址忘得一乾二淨呢?不瞭解底細的人,都會把他與“笨人”聯繫在一起。其實他是把整個身心都用在了科學技術研究上了,對一些生活細節不太在意,才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面。也就是俗話說的“大智若愚”。

至於題主說“只有教不會的老師”,這是一句對老師極為不公平的話。照這樣說,醫生呢?警察呢?這是用偏激的言辭對老師的侮辱,也是對醫生、警察等職業的嘲弄,更是對單身男人的戲虐:沒有不想嫁的女人,只有不會找媳婦的男人。


沒有從事過教育第一線的人,很難體會教育學生的苦楚。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學習的心情,對文化知識沒有一點的感覺,你耐心啟發誘導,他便睡覺;你稍微懲罰,他便徹底放棄不再理你。有的學生,只要不提學習的事,做哪一樣事情都樂意。老師最頭疼的就是這類學生,雖然只是極個別,但深深影響老師的聲譽。“只有教不會的老師”這句話就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我們老師從不認為他們是“笨孩兒”,只是把他們看作“學習之外的天才”。


鄉村微荷


這個問題實在是爭議很大。我以為可以這樣理解。

1,教好是什麼標準?好是什麼樣的才叫好?A學習成績好,考進名校是好。B品德高尚,成績一般是不是好。C成績不好,品德敗壞,會賺錢,是不是好?諸如此類等等。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往下討論。

2,A情況,說只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的,說明顯是屁話。BC等等情況也能說是好,那麼說只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句話才有討論的價值。

3,在第二點回答了的情況,就可以討論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因材施教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辦法,培養不同的人才。說只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是有道理的。


158559144


這是江蘇洋思中學老校長、全國優秀教育家蔡林森提出的教育理念。老先生用他一生的教育實踐詮釋了這句話,他把一個普通的農村初中發展成全國名校,創立的“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風靡全國。晚年退休後受聘於河南永威教育集團,把一個處於一盤散沙的民辦學校帶成河南省知名學校,參觀者絡繹不絕。蔡校長心懷坦蕩、人格高尚,不愧為教育家。他這句教育名言不是字面理解或現實比對,其實是要教育者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鼓勵教育者勇於創新,因材施教。


燦如夏花92227887


怎麼說都有道理!當了這麼幾十年的老師,深有體會。再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對這個問題都難說。


george20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問題,通過我快二十年的小學老師的經驗來說,碰到天生腦子笨的孩子,即使再好的老師,累死也教不好,但是我覺得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優缺點,學習笨的孩子別的方面不一定笨,所以還是要發展每個孩子的特長,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寧靜致遠148410462


這個是無比正確的事實,問題是成本而已。正常智商情況下,多對一的教,特別制定教學計劃,不規定教學年限,學生是一定可以學會的。

下面是但是:我們現在的教學體制叫班級教學制,為什麼要採用這個體制,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效率的目的就是降低教學的成本。這個就像製作一個物品一樣,手工的方式,精雕細琢,出來的產品肯定比流水線的強。不過手工製作一個的時間,流水線可能已經生產了一萬個。作為整個社會是選擇精品呢,還是流水線?


怪子641


其他的話什麼都不說,我只想讓提出這個結論的專家深入基層,上崗入班教一個學年,看看走姿!


大豆73494603


世界上沒有絕對,相對而言這句話是沒錯的。


用戶2000538923441


“沒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沒有不會賺錢的人,只有不願努力的你”,其實這三句話看起來都似是如非,只是孩子在普遍的認知上總是處於被動且容易受影響,所以把鍋丟給別人罷了。

除了不太大的孩子,孩子基本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而且影響最大的按順序排名也是他的 家庭、朋友、老師,是環境總和影響著孩子,共同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價值觀。

好不好不由誰定義,老師的義務不壓抑孩子的天性,也壓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