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1394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後,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Hanyang,한양),並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eong,한성)。在朝鮮王朝時期,漢城又稱“都城”、“京”。

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韓國「漢城」早在1945年就改稱「首爾」了

2005年1月19日,「漢城」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會,

正式宣佈把「漢城」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如下圖)。

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各國大城市的中譯名,從清末以來幾乎都已固定下來,

韓國為何如此大費周章?……

【歷次更名】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了朝鮮王朝。

1394年,朝鮮王朝遷都漢陽,改名為漢城。

1910年,日本佔領朝鮮半島,

將漢城改名為「京城府」並與「開城府」一同併入『京畿道』。

1945年,京城府從京畿道分離,成為韓國首都,

韓語稱其為『首府』,英文名為「Seoul」,

由於沒有對應的漢字,於是就沿用了朝鮮王朝的漢字名「漢城」。

韓國「漢城」早在1945年就改稱「首爾」了

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景福宮,建於1394年,朝鮮王朝的正宮)

【讀音】

朝鮮王朝的漢城,讀音是Hansung。

日本將它改名京城,讀音是Kyongsong。

成為韓國首都,『首府』的讀音是Seoul。

600年來,中國人認知的「漢城」,在韓語已多次改名了。

【正名目的】

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1970年代,韓國總統朴正熙下令禁用漢字,全面改用韓語拼音字,

韓國就不再用「漢城」這兩個漢字來稱呼自己的首都了。

所以,2005年「漢城」這次正名,目的其實非常明顯,

就是韓國人不希望華文世界再把自己的首都稱為「漢城」,

寧願要大家改用發音相近的「首爾」。

【韓江?】

有意思的是,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後,

韓國有人倡議流經漢城的漢江(如下圖)應改名為韓江。

韓國漢城改首爾後又有倡議改漢江為韓江,大費周章卻為何不了了之

韓國「漢城」早在1945年就改稱「首爾」了

然而,韓江是廣東第二大水系的名稱,

而且韓國還有廣州、江陵、襄陽等,一堆與中國相同的地名,

真要改下去將沒完沒了,只好就此打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