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居民收入不能持續增長,房子會貶值嗎?

王文碧


很有意思的問題,我曾經也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大家肯定都知道房價收入比這一概念,以前我反駁那些鼓吹說房價還會暴漲的人的主要的觀點就是這房價收入比,一個脫離群眾的房價怎麼可能持續的下去?但是後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現在的房價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的多。

第一,中國現今的房價不是中國經濟的組成之一,某種意義上講房子就是中國經濟,首先來說我們的收入,我們的收入大多都是工資組成,如果房價真的是按工資來確定上下區間的,那房價早就應該到頂了,可是如今來看,完全有潛力更高,也就是說房價怎麼樣完全不會因為你工資的高低而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經濟要增長,每年6%的左右,經濟增長怎麼可能不印錢?印出來的錢去哪哪裡的物價就暴漲,看看今年蔬菜肉類各項的價格大家應該清楚了,如今的為什麼不讓進房地產了,因為真的已經太高了,那為什麼很多地方去年到今年房地產還暴漲了,因為實在沒錢了啊,江蘇去年一年發債1000億,房地產的價格更多的時候現在已經不是普通百姓買不買房的行為了。

第三,國家希望提高國民收入,然後慢慢壓縮房地產泡沫,最差也要房地產斜坡式的往下走,結果現在一個能頂的都沒有,汽車也趴下了,那居民收入可能維持麼?維持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你的錢每年貶值,如果不增長只是維持在那我覺得房地產貶值的幾率不大,那怎麼樣房地產才會有貶值的基礎呢,國民收入增長,同時國家政策配合好控制住房地產,還有一種我覺得我也不用表示了。


數據探索


從目前來看,中國的GDP已經降到6.8%,未來還有下滑的趨勢。國內很多行業都不景氣,居民收入有增長趨緩的可能。那麼居民收入不能持續增長,與房價有直接關係嗎?肯定是有的,關係主要在於二個方面:

一是,居民收入增長預期放緩,那麼剛需買房或者置換的熱情就降低了。中國居民之所以敢於加槓桿,主要還是前些年國內經濟增長迅猛,收入增長預期被放大。而如今,居民收入增長預期放緩了,而且目前房地產還處於歷史的高位,大家肯定會放緩購房的步伐。

二是,居民在購房之前總要算算還貸能力吧!如果收入增長減少了,房貸利率上升了,這意味著未來自己可支配收入減少了,有些人會因為收入增長預期放緩,而推遲買房,選擇租房居住。

這些年來,房子一直是升值的,而房子一旦出現貶值,說明中國去槓桿,去泡沫進行已經開啟,這其中當然有居民收入下降因素在內。面對高房價,收入增長放緩的改善型和自住型群體肯定退縮了。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房子主要是投機炒房者撐控,居民收入不能持續增長,跟樓市無關。但你要知道,投機炒房者最終還是要把房子拋給改善型和自住型購房者的,如果這當地居民群體收入跟不上來,一旦房價下跌,可能就會成為斷崖式的重挫,炒房者要想拋售房產也不那麼容易。


不執著財經


房價跟收入不是沒有關係,而是很有關係的。

沒有建立在收入水平基礎上的房價,都是耍流氓,無異於空中樓閣,除了虛幻,還是虛幻,在一定時期後,這種泡沫含量大的房價,必然會破裂。

有一個詞叫“房價收入比”,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房價收入比是衡量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房價泡沫有多少的有效數據。目前國際上以房價收入比在6以內為安全區,而根據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平均的房價收入比為8,這就已經在房價收入比的危險區了。

房價決定了房子的價值,如果房價泡沫破了,當然房子會貶值。這些年中國的居民收入是持續增長,而房價在政策面這兩年多時間的持續調控下,熱點城市的房價總體比較平穩,沒有大跌也沒有大漲。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子保值或是適當的增值,還是有的。

雖然20年來,房子比起它的商品屬性而言更像一個投資品,但它終究是商品,是商品就跟需求與購買力有關。從房子的商品屬性來看,如果居民收入不能持續增長,意味著即使房價不變,購買力會下降,消費意願會減低,連續出現這種情況,也會倒逼價格下行,商品貶值也就是事實了。

從1998年中國全面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房子就是一種商品。現在樓市調控中有一個政策叫“限價”,就是新建商品房住宅要拿到預售許可證入市銷售之時,房企的定價不能偏離官方的指導價,否則是拿不到預售許可證的。之所有這樣的調控政策,就是因為一些城市的房價水平跟收入水平相比已經夠高了,所以要拉住房價向上突奔的韁繩。

樓市有兩種需求最值得關注,一個是剛性需求,另一個是改善型需求,這兩種需求要得到滿足,房價就不能太高。房子如果居住屬性高了,那麼貶值與不貶值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波士財經


這些年,伴隨著通脹,物價漲、工資漲、房價更是蹭蹭的漲。完全可以說,在消化通脹的問題上,房地產功不可沒,但同時房地產在經濟結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


特別是近幾年,實業普遍感受到了生存的艱難:

一方面,是經濟轉型期,市場正在淘汰一些過剩產能,所以普遍感受到生存壓力的行業大多集中在產能過剩的傳統行業;


另一方面,房地產吸收了大量的通脹,必然會居民其他領域的消費,進而導致實體經濟增長乏力,甚至停滯和負增長。這將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這意味著一旦收入跌破支撐房價的臨界點,房地產將出現真正的拐點。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產業升級能都順利接盤過剩產能的勞動力。其順利程度將決定房地產的命運,是漲是跌,是平穩過度還是崩盤,風險就隱藏在其中。


音樂大獅


如今房價居高不下,排除種種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居民的收入在不斷的增長。也就是說老百姓越來越有錢了,購房的能力也增加了。所以,房價也就被大家的購房熱情給帶動起來了。



同時,在我們收入增長的時候,建築行業的相關人員工資也在不斷的上漲。而收入的增長也是房地產行業成本增加的因素。

所以說,對於房價來講,其實也是我們自己推動起來的,工資的增長和生活變好後的需求,共同作用之下給房價的上漲帶來了動力。

那麼,一旦居民收入不再持續增長,房子會貶值嗎?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畢竟收入的增長會為購房者帶來購房的信心和經濟實力。對於購房也會有積極的態度。所以,收入不增長了,購房者的心情必定受到影響和打擊。

最後逐漸的大家失去購房興趣房子就沒人要了,總會有人耐不住開始降價。只要有一個人降就會有其他人跟風降價,房子也就貶值了。

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壓力顯著,同時通脹也是在持續發酵。如果說我們的收入不增長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成本就會逐漸的增加。這樣一來我們的資產也就要縮水了。這個時候我們最想的其實就是保住錢,因此一切花錢的舉動都會變得奢侈,購房就更奢侈了,房價也就難以在需求下降之後再支撐了。

其實,對於貸款購房來說,購房者看中的就是月供的穩定性和工資的增長性。兩者相互作用,在購房幾年以後一般家庭都沒擺脫還貸的影響。因為房貸的部分已經被上漲的工資所取代,生活又可以回到小資的日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房貸的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少。

但是,面對收入沒有持續增長來說,房貸的壓力會一直伴隨著我們。這樣的壓力絕對會讓很大一部分購房者放棄買房的想法。最終房子沒人買,貶值就在情理之中了!


房產老J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高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國的居民收入會不能持續增長嗎?很明顯這是不可能是,雖然中國的GDP增長速度慢慢的放緩,但中國經濟依舊要繼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老百姓的收入也許會增加的緩慢但絕對不可能不增長。

既然中國的居民收入還會增長,那麼房價就不可能出現下跌。而且按照最近的表現情況來看中國的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還在不斷的上漲,未來老百姓的收入會越來越高,這樣看來中國房價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另一方面,就算未來中國的居民收入不能持續增長了,但對房價的影響也不大,畢竟在筆者看來雖然居民收入跟房價有一定的關係,但實際上決定房價的並不是居民平均收入而是那些頂尖人群的收入。這一點很好理解,畢竟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些城市七八萬的房價難道是由萬多元的平均收入決定的?肯定不是,而是由那些月薪百萬的人決定的。

所以頂尖人群裡最差購買力的那群人,決定了房價的高度,所以就算居民收入不增長,但只要高淨值人群的財富在增長,那麼房價就會繼續上漲。


樓盤網


房子不會貶值,會加大貧富分化,貧富不均!


易水禪纏


現在工作越來越難找了,企業實業工廠都因房價地皮原材料成本高艱難支撐,工資差不多十年沒加了,大寧波市平均工資4000左右房價2萬,不吃不喝半年工資買一平,大奉化工資3000房價1.5萬,買房貸款加利息一百年才能買一百平,你說會貶值嗎?不貶值普通工人會不會對社會失望呢?最後後果會怎麼樣?


阿HAO1


房子在中國是具備金融屬性的,也是國家用來抵禦國際熱錢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一件法寶,房價的上漲促進了土地價值的上升,土地價值的上升增加了地方的財政收入,城市的財政收入增加了,就加快了公共設施的建設,公共設施完美了,房價就又上漲了。

現在的房價早己跟居民的收入脫了鉤,由於人口性別的失調,男人娶老婆,商品房成了基本配製,因此許多農村人一家省吃儉用,才給孩子交上一個首付,然後孩子在城裡上班,背上沉重的房貸。


黎明214021510


房價工資比。由如越南盾跟人民幣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