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去了一所三本院校,今後如何改變本三的命運?

武新旺


既然改變不了現實,那麼就努力的去改變自己。如何改?山村老師可以給你以下幾點建議參考!

一、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的目標——考研、讀博

三本院校雖然國家承認學歷,但由於是民辦學校,在社會中的認可度不高含金量不重,畢業後工作難找。這也是當前三本院校所處的一個尷尬的境遇,既然選擇了三本,又不甘心現狀,那麼可以努力考研繼續升造學習。如果有條件,有能力,還可以繼續升造讀博!


山村老師高中時的一位校友,當年高考也僅僅考了一所二本院校,但他不甘於平凡,於是努力考研,讀完研後又繼續讀博。現在留在了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工作。

二、進政府機關單位——考事業單位或公務員

很多人讀大學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找一份工作?如果願意,你也可以往這方面考慮。現在的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很多都是要求本科畢業。這裡的本科,沒有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分,所以只要是本科就有進場的門票。可以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做準備,如果有條件,可以參加一些事業單位或公務員考試的培訓。當然,也可以自己看書刷題。


山村老師家農村的,領居家的一位小妹妹也是三本院校畢業,最後經過努力,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現在也成了一名幼兒教師。

三、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能力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生一入大學就開始變得墮落,對於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毫無規劃。自身起點就低,只有在大學四年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多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假期多打打工,多磨礪自己積累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現在的用人單位首先看中的是學歷,其次是能力,再者就是經驗,要懂得把自身的劣勢變為優勢。


總結語:既然改變不了現實,那麼努力改變自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切勿在該努力的年代貪圖了享受,否則將來更加痛苦!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如何改變三本院校的這一命運呢?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改變命運的唯一砝碼就是淡化學歷來源,重視個人能力的提升。

經過高考的篩選,的確有一部分學生進入了三本院校就讀,這本身就是一次命運的抉擇,無法選擇更好的學校,退而求其次進入三本院校,也算是一個圓滿和交代。但往往受限於現實的種種情況,從三本出來後的命運不容樂觀。

首先,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高考錄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實行的分批次錄取,從而導致了一本,二本,三本的人為劃分,進而產生了就業學歷歧視,尤其是三本院校,那麼社會對三本畢業生歧視的原因何在呢?

1、三本院校社會認可度低。這些院校基本都是名辦高校或者是公立大學的獨立學院,實際就是由民營資本投資的學校,這類學校一般都是建校時間短,缺少歷史文化沉澱和畢業生的影響力,社會認可度低。

2、三本院校和金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都知道,高考一旦失利,如果要進入三本學校讀書,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費問題,動輒上萬的學費,甚至2-3萬都有,這個續費是公立高校的N倍,普通家庭是承受不起的。進而導致社會普遍認知,那就是三本院校不是正規的,而是搞錢的,只是花錢買學歷而已,如此一來,用人單位也會受到社會認知影響。

3、三本生源差,教學難出成果。這個問題應該不用說的太明白,大家都清楚,與一本和二本相比,三本的成績要求低了很多,生源整體素質欠佳。再加上三本院校本身的師資力量一般,很多三本院校當年招聘的老師大都還是本科學歷,只是每個專業招1-2個退休教授或者兼職講師等,實際很難帶動整體教學和科研,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是很難出教學成果的。三本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可想而知。

4、夾縫中生存的教學模式。我們都知道本科教學和高職高專教學是兩碼事,本科學歷教育是按照學科教學來進行,更多的是理論基礎內容,而高職高專則凸顯的是技能教學。這就意味著,普通本科生需要有自發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高職高專則更容易順利就業。三本也是屬於本科教學模式,他們同樣也是照搬公立高校那一套,這就會導致嚴重的教學與技能培訓脫節,教學本身達不到一本和二本的深度,技能比不上高職高專,夾縫中生存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就業競爭力極弱。

其次,雖然三本批次錄取大部分省份已經取消,但實質性存在並未改變。在讀學生和未來的學生,如何通過努力去再次改變命運呢?我想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努力二字可以解決的,需要腳踏實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樹立遠大目標。高考因為偏科之類的特殊原因進入三本,也沒有關係,至少在學歷層次上比專科好,但一定要樹立遠大目標,不要僅僅把目光停留在目前現狀上。努力深耕專業學習,積極備考研究生。不管社會如何任何三本學歷,但考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是三本學生尋求突破和擺脫社會偏見的最佳機會。所以,從一開始入學就要著手準備研究生考試,越早準備,就會越有可能成功。

2、積極培養自身實踐能力。很多人曾經說過,除了985高校,其他層次的本科學歷都是差不多的,包括211高校,這些畢業生在畢業後並沒有明顯的能力素養差異。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大學生能力培養更重要。大學四年,一定要有機會的培養好自己的能力,依據專業性質和未來的就業方向,儘早儲備相關職業能力,包括校內培訓,校外培訓,要做到不僅僅拿到學歷,還要拿到技能和證書,將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3、做一個鶴立雞群的人。三本院校雖然社會認可度較低,但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之所以能獲得學歷頒發資格,自然也就有其過人之處。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憑藉著學校的特色,來給自己助力。再不濟的學校,如果你能做到出類拔萃,該拿的獎學金全部拿到,綜合測評年年都是前列,社會實踐一直都是優秀,畢業的時候你會發現學歷來源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這是一個關於命運的挑戰,不會那麼簡單,但也不至於有多複雜,一切都在自己的努力和取捨之間。既然選擇了三本,那就要把自己和一本,二本,甚至是高職高專的差距給彌補回來,甚至是超越他們。

改變不了學校,那就改變自己。找準差距,培養能力,超越對手,相信你的命運不會差,加油!


美蛙英語


想改變本三的命運,我認為一是通過考研,二是重回高三再參加一次高考。

一、參加考研。這應當說是挺靠譜的一條路,每年憑藉本三學歷考上985、211院校研究生的也不算少數,通過研究生來改變自己的學歷,甚至說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獲得更長遠的發展。那麼這就要求本三的學生,早立志,立早志,不要跟學校裡面普通的學生一樣,每天稀裡糊塗的打遊戲過日子,要時刻明白自己的目標,特別是在大三時期,努力複習,為考研打好基礎。

二、重新高考。通過重新參加高考再次選擇大學的例子身邊也有,我當時就是因為第一年考了本二,複習了一年考上現在學校的,在當時復讀班裡面,全是對第一年學校不滿意選擇復讀的,不過我們基本上都是沒有去讀而直接選擇復讀,當然也有少數人是讀了一年甚至兩年也重新回來復讀的。後來的復讀結果也是可以的,基本上都考上了比原來好一些的學校,但是也有人還不如第一年考的好。這就需要樓主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分析。如果高中成績很紮實,是因為高考發揮失常才來到了本三,那麼復讀是可取的一個選擇,如果高中非常努力成績也不太好或者說高中時成績就特別差,那麼還是建議選擇考研,因為這種情況即使重新復讀,面臨的可能是高一到高三這巨大量的學習內容,一年時間可能根本就不夠,復讀了也沒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